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成員

想當製錶師免出國 台灣鐘錶學院二年學制與國際接軌<經營已暫停>

Sep 8, 2020

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
台灣鐘錶學院比照瑞士鐘錶學校的二年學制、教育及授課環境。各種鐘錶維修的專業設備都是從瑞士或德國原裝來台,連桌椅、檯燈都是如此。

天災人禍煩擾的2020年還是有好消息,今年五月份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開幕,想當製錶師的有志之士終於可以在台灣接受如瑞士WOSTEP般的二年制專業鐘錶訓練。目前台灣鐘錶學院有四位學員,除了教學之外,也經營維修中心,在短短的三、四個月間,創辦人鍾家豪已感受到為台灣鐘錶教育開創新局並不容易,卻仍不忘初衷全力向前。

同時我們也採訪了創辦人的師父高銘信,他不但有幾十年製錶師的豐富經驗,而且走過向政府建議鐘錶教育體制化的年代。最後還有從美國鐘錶學院返台的學務主任潘泓宇,他心中的鐘錶師最重要特質有別於一般所想,觀點應該會出乎你意料之外。

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左起為創辦人鍾家豪、資深鐘錶師高銘信、學務主任潘泓宇。
台灣鐘錶學院的三位靈魂人物,左起為創辦人鍾家豪、資深鐘錶師高銘信、學務主任潘泓宇。

年紀輕輕的鍾家豪怎麼會想要創辦台灣第一家鐘錶學校?除了有興趣之外,也是因緣際會才讓夢想得以實現。話說取得GIA(美國寶石研究院)學位的鍾家豪原本專精珠寶,後來因同學父親是鐘錶師傅(高銘信)的關係而接觸鐘錶,沒想到深被精密的微型機械吸引,轉而拜潘氏鐘錶高銘信為師,六年之中不但練就了一手維修巧藝,而且受師父影響覺得台灣很需要如學校般的正規鐘錶教育。然而,辦教育可不容易,一直放在心中的念頭要在遇到關鍵人物之後才化為現實。

2019年7月鍾家豪受邀到中國參加世界性的機械錶維修技術大賽,全台僅約10人參加,而晚宴上的參賽者、來賓、工作人員等等卻超過2000人,當他正為隔天的比賽忐忑不安時,台灣鐘錶工匠協會理事長侯有文主動來關心,侯理事講述了自己過去參與台灣製錶榮景的事蹟來鼓勵他,並提到想發揚台灣鐘錶工藝並傳承下去的心願。返台後侯有文找鍾家豪進一步落實想法,加上師父高銘信的協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催生了台灣鐘錶學院!(關於侯有文的鐘錶熱情請參考〈製錶人物誌│侯有文 打造台灣製錶業的未來〉) 

初步來說,鍾家豪對台灣鐘錶學院立下三個目標。一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教學,用系統化的方式傳遞正確的製錶觀念。二是提供與時俱進的技術。三則是培養更多的鐘錶人才。

前二項主要是針對師徒制和短期受訓等傳統教學的弊端來做調整,因傳統方式受限於個人經驗或時間短促等因素,傳授的技術、視野相對來說比較會受到限制,並且現今製錶已經結合許多新材質、新技術,製錶師的觀念也要能跟得上時代。最後一項從小處來講可以實現許多有志青年的鐘錶夢,而從大處來看,則為台灣的製錶界培育專業人才,奠下百年發展的基礎。

不過,事情沒有想得那麼容易。營運幾個月下來,鍾家豪覺得最主要的瓶頸在於需要化解人際的問題。想要改善台灣鐘錶產業的體質還需要很多前輩的幫助,然而,過去鐘錶師傅間也有派系,雖然大家都贊成台灣鐘錶學院的方向和理念,但要大家放下彼此成見、手牽手朝向同一目標努力還是很困難的。他在這方面就消耗很多心力,而這卻不是他最擅長的。現在所想的就是盡力而為,有困難就解決而不是找退路。

製錶師潘泓宇示範車製擺輪軸新
除了齊集各項鐘錶教學設備的教室之外,還有一間兼具古董與現代製錶機具的維修室,學務主任潘泓宇正在示範手工車製擺輪軸心。

台灣鐘錶學院在台灣是創新的鐘錶教育,傳統上是透過師徒制或鐘錶眼鏡業職業工會、寶島體系之類所開的短期課程來培養鐘錶人才,但這和二年制的現代化學程相比是差很多的。師父高銘信早在20多年前就覺得應該朝學校教育的方式來做,當時台灣鐘錶業也曾多次向政府建議成立鐘錶學科、學系,但最後因師資等問題而未成。在那個只看重學歷的時代,忽略了優秀鐘錶師的專門技藝,實在可惜。

高銘信接著說到眼鏡、鐘錶在台灣本是一家,當時眼鏡行也在爭取能夠進行驗光等專業檢測而不只配鏡,希望能透過學校來培養人才,初時醫學界很反對,最終有了視光學系培養視力調節等相關的人才。言下流露感嘆之情,幸好台灣鐘錶學院的成立算是踏出了第一步。

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維修中心
技術純熟的製錶師藉由古董機具能修復零件早已停產的古董錶,這也是坊間一般錶店無法提供的服務。

事實上,潘氏鐘錶負責人高銘信(潘氏鐘錶之名為師承而來,念舊所以沒改。)至今仍有在教授鐘錶維修,他跳脫傳統白天在店內協助賣錶、打雜,晚上才學修錶的傳統師徒制,為有興趣的人在店內工作室開課傳授經驗,曾在其門下的學生不僅遍布台灣各錶店、品牌服務中心,甚至連瑞士鐘錶業界都有。目前的幾位學生也兼當台灣鐘錶學院的助教,教學相長讓彼此都越發成熟。

話說回來,台灣鐘錶學院的場地、設備、人員支出等等都有開銷,而學院為了維持教學品質,每期只能收四位學生,因此學院還設有維修中心,服務海內外同業和消費者,以優秀的技術、合理的收費和服務取勝,每一只錶的狀態、維修記錄都存在雲端,藉此可以讓鐘錶師了解該錶從以前到現在的情況,進而做最適當的檢查與保養。

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維修保單
台灣鐘錶學院附設維修中心,可服務錶壇企業或個人收藏家,以個人收藏家來說,維修保養後的鐘錶都會附上方位測試結果的實體保證書;企業則可從雲端系統隨時掌握進度並查看電子保證書。

在理念與經營之外,負責教學的學務主任潘泓宇是與教學品質息息相關的人物。以第一名成績從美國德州Paris Junior College鐘錶學院畢業的他從小就對精細的手工藝很有興趣,小學時就喜歡摺寬度不到一公分的紙鶴,可以說是心靈手巧。而機械錶對他來講已經超越了物質的範疇,那是妙思巧藝的工匠花費大量時間、心力才完成的作品,是精神層次的創作。

秉持這樣的熱情,返台後他參考瑞士、美國等鐘錶教材,再按台灣環境來編寫學院專用的教材,內容裡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由他親自示範。這是到目前為止他覺得最困難的,而學生都是有興趣自願來學的,所以教學互動等方面倒是沒什麼問題。他希望能培養學生有足夠的知識能看出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有穩定的雙手來執行精密的「手術」。

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教學用陀飛輪模型
由可以運作的手上鍊陀飛輪模型讓學員更容易了解陀飛輪結構。

有趣的是,當問到鐘錶教育最重視什麼時,他回答「製錶師的品格」。這答案有點令人意外,卻很合理。畢竟腕錶有太多細微的精密零件,有沒有被好好保養、對待,只有製錶師自己知道。因此,有好的品格才能在沒有人監管的情況下也按部就班地仔細維修保養,把客戶的錶當作自己心愛的錶一樣對待。如果師傅都能有這樣的心態,就不會時不時聽到錶被修壞、刮傷等等之類的事情了。

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成員
台灣鐘錶學院目前的所有成員,除了前述的靈魂人物外,還包括了助教與四位學員,他們參與了台灣第一所鐘錶學院的誕生。

高銘信、侯有文都是鐘錶界的前輩,長久以來對台灣鐘錶業的傳承與發展都懷有夢想,而鍾家豪、潘弘宇等新一代的台灣鐘錶人則是讓夢想成真的關鍵人物。不可諱言要提升台灣鐘錶工藝的發展是件很困難的工作,但是,沒踏出第一步怎麼會往前進呢?

延伸閱讀、資訊

〈百達翡麗的製錶師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直擊製錶培訓基地 瑞士唯一英語教學製錶訓練機構〉  

台灣鐘錶學院Horology Institute of Taiwan臉書FB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號3樓
電話:02 2388 0178

文/賴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