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卡地亞工藝

卡地亞藝術大師工坊 絕美藝術的保存延續Part 1

Nov 8, 2024

CARTIER卡地亞工藝
守護藝術重要基地。卡地亞坐落於瑞士拉夏德芳山谷的藝術大師工坊負責品牌工藝錶在藝術層面上的製作,其中不乏復興失傳已久的古老技藝。

不僅在複雜功能的高級製錶領域求新求變,卡地亞CARTIER也將心力著墨於藝術工藝上,運用許多高難度、甚至曾經瀕臨失傳的古老工藝來製作品牌高端錶款。而卡地亞負責這塊產能的重要基地就是位於瑞士拉夏德芳山谷的藝術大師工坊。

這棟建築於2014年落成,是一間藏在17世紀農舍裡的精密製錶實驗室。在這裡,擁有最先進的設施、集結各種專業領域的菁英工匠。他們於這一方天地裡埋首工作,或者學習獨特的技藝工法,探索全新的美學呈現、或者從大量的研究中,尋回瀕臨失傳古老藝術工藝的具體製作方法,有時候還能突破舊有窠臼,開發出全新的藝術工藝。正是這充沛的創作能量令卡地亞一步一步往前邁進,藉由各色各樣推陳出新的藝術作品,奠定其在錶壇上重要地位。

CARTIER卡地亞工藝
先進設施優秀人才。建築為四層樓的寬闊空間,這裡有最先進的設施,且集結各專業領域菁英。內部員工約40人,超過半數為藝術工匠,研究與開發各種珍貴工藝。

自卡地亞藝術大師工坊創立至今,品牌已經使用過豐富多樣的珍貴工藝,打造出許許多多不同美學呈現的藝術腕錶。這些工藝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主題方向:金屬之藝、火焰之藝與構圖之藝。其中金屬之藝囊括金屬珠粒、琺瑯珠粒、金銀絲細工。以下,我們就來欣賞幾項其中最代表性的珍貴工藝和特色錶款吧!

金屬珠粒工藝

CARTIER卡地亞工藝
金屬珠粒工藝的製作方式是以細小的金屬圓珠排出立體圖案,需要全神貫注且分毫不差的手藝。
CARTIER卡地亞工藝
卡地亞在2013年初次嘗試古老的金屬珠粒工藝,並在面盤上鋪排出美洲豹的圖樣。

這項工藝可以追溯至西元前3000年,在西元前八世紀伊特魯里亞文明達到鼎盛。製作方式是以細小的金屬圓珠排出浮雕圖案,這需要全神貫注且分毫不差的手藝。當打造珠粒時需要確保有各種尺寸,以便於創造出立體層次。過程在於圖案上排出圓珠後必須將珠粒熔焊到面盤上,而熔化剛剛好的金屬量同時不破壞圓珠的完整性是最困難的步驟。卡地亞在2013年初次嘗試這項古老工藝,在面盤上鋪排出美洲豹的圖樣。

金銀絲細工工藝

CARTIER卡地亞工藝
2015年卡地亞研發出特製的金銀絲細工工具,才能讓金、銀絲呈現出如蕾絲般的效果。
CARTIER卡地亞工藝
卡地亞用了一個月打造這一對金銀色美洲豹的藝術面盤。

其最早出現於遠古時期的埃及,據說是西元前3000年前由蘇美人發明,曾傳至印度、西藏、希臘、伊朗,後來傳至葡萄牙並發揚光大。其名為金銀絲,便是將金線和銀線熔接成指定圖案。2015年卡地亞研發出特製的工具,將黃金和鉑金錘擊成超薄的細絲,將其扭絞、壓平並纏繞成圈,之後一段段剪下,進而將金環拼成圖案。卡地亞用了一個月打造描繪一對金銀色美洲豹的藝術面盤。其上鏤空網格裝飾在黑色真漆面盤上如蕾絲般細緻美麗。

琺瑯珠粒工藝

CARTIER卡地亞工藝
琺瑯珠粒工藝的製作過程中,珠粒擺放和上釉的順序都必須精準、嚴謹。

此技術是將琺瑯藝術結合源自西元前3000年上半葉的伊特魯里亞金屬珠粒工藝,也就是製作微小的琺瑯圓珠嵌入底板裝飾。2016年卡地亞著手這項工藝,當時也運用此工藝詮釋美洲豹主題。具體方法是將琺瑯切成小塊或輾成粉末、拉長為細絲,之後切成精細的薄片,再以吹管加熱將之塑形成珠粒狀。其中困難之處是必須依照圖案的配色和構圖放入珠粒。而各色琺瑯的熔接溫度有細微差異,要達到理想的色澤需要經過至少30次燒製,過程中珠粒擺放和上釉的順序都必須講究嚴謹。(接續:卡地亞藝術大師工坊 絕美藝術的保存延續Part2

文/黃品瑄    資料提供/CARTIER  0800-373-888    153-編

延伸閱讀:卡地亞藝術大師工坊 絕美藝術的保存延續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