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淺岡肇看電子製錶的功過(上)

Sep 21, 2015

淺岡肇的錶款就複雜功能上來說也就是陀飛輪,以獨立製錶師而言不能說太有特色,但他最為人所稱道的其實是他超高精度的加工水準,Philippe Dufour用Romain Gauthier來比喻他我覺得是相當貼切的。

夏天的時候前往日本採訪菊野昌宏的報導已經在這期的城邦國際名表刊出了。目前日本在全世界比較有名氣的獨立製錶師除了他還有另一位成名更早的淺岡肇,事實上這次的赴日取材這兩位原本都是我的口袋名單,不過一方面我先和菊野取得聯絡了,另一方面根據之前看過的一些介紹,我對淺岡的印象一直是「這個人有點怪」,所以一旦菊野的採訪敲定了以後,淺岡的部分我就暫時擱下了,然而在實際跟菊野聊過以後,卻更加堅定了我接下來也要採訪到淺岡的想法,因為某個程度上這兩個人製錶的方式就像是硬幣的兩面,正好代表了當今錶界的傳統和現代,更有趣的是傳統的是比較年輕的菊野,而現代的卻是年長他將近十歲的淺岡,相當微妙。

先聊點閒話。根據廣田雅將(日本錶評家)的講法,常常有海外的記者問他要怎樣才聯絡得上淺岡肇;事實上點開淺岡的官方網站,上面明明就留有他的聯絡方式,但即使如此他們還是要透過廣田來找他,由此可見那些聯絡方式是都行不通的了——其實如果再仔細逛逛他的網站就會發現他到2010年就停止更新了,甚至根據淺岡自己對廣田透露的他早就已經把電話線給拔掉了,像這樣近乎任性的行事風格,聽起來完全就是一個天才藝術家的個性。

之所以會認為淺岡和菊野兩個人的製錶方式互相對立其實是源自近年我個人對CNC製錶的一些疑慮。今天設計機芯幾乎可以在電腦上完成絕大部份的工作,甚至連實際運作時的情形都能夠一定程度地加以模擬,再加上CNC機具可以快速地將3D檔案實體化,要做出一枚機芯或是一種複雜功能的難度可以說是大為降低了,在具備了這樣的認知以後,現在我在看到厲害錶款的時候已經不太會像以前那樣湧起單純的喜歡或是感動了,甚至在看待獨立製錶師的時候都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定義「獨立」兩個字。

電子化讓錶廠的生產流程大為加速,另一方面也讓個人想要製錶的門檻大為降低,儘管這並不是有部電腦、弄到一台CNC就可以做錶了那麼簡單,但這的的確確會影響到現在我們面對新生代獨立製錶師的態度。當初在前往採訪菊野的時候我就有在暗自揣測,像他這麼年輕的製錶師極有可能高度地依賴電腦,想不到實際見面瞭解他的工作方式之後才知道這個人極度地老派,作品的所有零件幾乎都是手工一鋸一銼磨出來的,而在得知了這樣的實情後讓我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會有鬆了口氣的感覺,某種程度上似乎顯示出我有在排斥所謂的電子製錶,而對於這點我也不太能否認,畢竟高級錶玩家多少都會比較偏袒手工製程,更何況對方是獨立製錶師。不過這種心態真的公正嗎?坦白說我不是這麼理直氣壯,排斥技術進步帶來地便利不可否認地帶有感情用事的成分,而且真的要怪的話,應該要怪那些明明已經七八成都靠電腦輔助了、卻還不斷強調手工手工的大牌子,所以面對自己這種貴手做而輕設備的心態有時候我也很難自圓其說。但淺岡肇站在這樣時代的分岔點上卻成了一個極具啟發性的存在,他的製錶流程固然高度依賴電腦和CNC,但是他的作品卻展現出有別於手工製錶的另一個層次的精緻,讓人見識到原來CNC還能這樣用的,進而重新思考手工和電腦各自所代表的意義。(待續)

延伸閱讀:從淺岡肇看電子製錶的功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