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格局的實力認證 OMEGA De Ville Central Tourbillon Co-axial Limited Edition

Jun 6, 2016

OMEGA De Ville Central Tourbillon Co-axial Limited Edition腕錶

中置陀飛輪是OMEGA歐米茄在1994年為了慶祝品牌一百週年所推出的紀念款,往後的二十餘年間經歷過數次改款,如今已經取得了鎮店之寶一般的地位,也是目前品牌旗下唯一的一款高階複雜功能。長久以來OMEGA都是以實戴的中價位產品為主,陀飛輪錶實際上已經跳脫他們的品牌定位了,存在在產品線中的意義主要是在證明品牌的技術力,另一方面或許也是為了確保他們高階複雜工坊的體制能持續運作。

話說回來OMEGA跟陀飛輪也自有其淵源,目前一般咸信歷史上第一支腕錶化的陀飛輪是由OMEGA於1947年製作的,不過當時他們將陀飛輪裝進腕錶機芯真的是寄望它能夠提升運作的精度,以期能在天文台競賽中取得好成績,跟時下炫技式地追求繁複機構的意義卻又大不相同了。

錶身延伸至錶耳的線條頗有設計感,由側面觀之,神似品牌標誌收筆處。此次拍攝的專賣店限量款,錶圈鑲嵌方鑽,更加耀眼。錶冠只用於為腕錶上鍊。

當代傳奇製錶師操刀

1994年的初代中置陀飛輪是由當時隸屬於OMEGA旗下的Maurice Grimm和Andre Beyner兩位所研發出來的,不過其中可能又以Maurice Grimm更為關鍵。Grimm當真是一位傳奇人物,早在1980年代之初他就為OMEGA打造出當時世界上最薄的石英錶”Dinasaure”,也就是日後Swatch的前身,接下來他又為AP製作了第一支自動陀飛輪腕錶——據說一開始他並非特地要做給AP的,只是因為這等複雜功能並不符合當時OMEGA的產品價位,所以才將做好了的錶賣給了AP。

1990年代初AP曾經二度跟OMEGA借將,請Grimm為他們打造了又一款自動陀飛輪,也就是著名的2875機芯,直到這個時候OMEGA才終於決定了要將Grimm在陀飛輪上的專才用在自家的產品上,於是乎遂有了1994年的中置陀飛輪。

中置陀飛輪可說是OMEGA旗下最複雜也最特別的作品,打破傳統機芯結構,以類似神秘錶的形式運作。算是品牌宣示技術力,但不輕易出鞘的作品。

以「中置」為核心概念

Grimm的中置陀飛輪是一個相當奇特的結構,顧名思義,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將陀飛輪裝置設在機芯的正中央,然而這麼一來卻讓它整個輪系的走法都跟尋常機芯有了完全不同的邏輯。初代中置陀飛輪搭載的1170機芯發條盒位在陀飛輪的正下方,中間的二三四番車是在側邊繞了一圈後再連回中央的陀飛輪;陀飛輪的裝置相當紮實,有別於一般的籠架多只有前後兩枚單薄的框架,1170陀飛輪的後面是一整塊實心的底座,這不但需要更大的動力,也讓裝置本身的外觀跟一般陀飛輪頗異其趣。

一旦陀飛輪和發條盒佔據了機芯的中央位置,時分針的設置便成了一個問題;當然它也可以採用偏心或是逆跳之類其他的特殊顯示方式,不過這裡們卻選擇了在兩枚環形的藍寶石水晶表面鑲上指針,利用類似神秘錶的機構,從外側驅動圓環邊緣的輪齒,由此構成時分針繞著中央陀飛輪迴轉的視覺效果,而陀飛輪正面的框架也生出了一根短針,以此指示秒鐘,形成一種另類的中央三針。

結構跳脫一般,操作上也有別於傳統。錶背的圓盤負責時間調整。由陀飛輪九點位置側邊可以看到輪系連結,在操作時能看得更明顯。

由於機芯的動力輪系和顯時輪系採用了如此各自獨立的系統,因此錶款上鍊和調校時刻的動作也另有玄機:錶殼右邊的錶冠只能用於上鍊,調校時刻要翻過 錶背,透過側邊一顆平面裝置的第二錶冠來進行;附帶一提,由於卡著這顆第二錶冠的軸心,機芯的自動盤並非裝置在機芯的正中央,而是稍微偏心,讓盤身轉起來 的時候不會掃到軸心,不過包括這次我們介紹的這一版在內,大部分的中置陀飛輪都是做成實底蓋,因此這裡說的自動盤位置一般不容易觀察到。 

玫瑰金底蓋鐫刻著古希臘時間之神克羅諾 (Chronos)圖騰,象徵品牌對於時間精準的無盡追求。九點位置有著齒輪的圓形小盤,直接連動機芯輪系,用於調校時間之用。

不斷進化的規格

初代發表後OMEGA對這枚機芯做了多次升級,首先是1997年的時候將自動上鍊系統整合到跟機芯本體一體化,型號也改為2600A,再來是2002年的2600B讓機芯具備了C.O.S.C.的天文台認證;據說其實中置陀飛輪早就達到了天文台的精度,不過當時考量到Swatch Group內各家品牌的陀飛輪並非人人都有這個精度水準,為了顧全大局所以不特別強調這一點,直到2600B的時候才正式解禁。

接下來機芯的演化包括了鏤空版的2633A(2004年),不過最重要的一次修改還是要數2007年的2635A,到了這一代OMEGA終於以他們招牌的同軸擒縱取代掉原本的瑞士槓桿擒縱,這一方面固然讓品牌的DNA更加純正,不過同軸擒縱對動力的負擔不小,再加上機芯原本的座式陀飛輪籠架和藍寶石石水晶指針無一不是極耗動力的機構,由此可以推想他們在動力分配上應該下了不少功夫,而發展到這的地步機芯整體結構也已經大致定型了,儘管後續也有再推出鏤空版本,不過基本規格都可以說是以2635為準。  

OMEGA De Ville Central Tourbillon Co-axial Limited Edition腕錶

編輯評語

中置陀飛輪之於OMEGA是一個相當特異的存在,它的誕生是源自品牌要證明自身的技術力,然而往後數十年OMEGA並沒有傾向複雜功能的發展,甚至也談不上有把其中的know-how轉用出來,完全就把它當作一次武力展示,而且數十年間始終將它保持在產品線中。

OMEGA花在研發上的投資決不在少,甚至還有可能是業內數一數二高的,然而跟一般我們認知的研發型錶廠不同,他們並不是把錢花在炫目的複雜功能上,而是針對具備量產潛力的關鍵技術做長期的發展,不論是同軸擒縱或是矽材質都是在經歷了漫長的蟄伏後才終於開花結果的,而這種研發方向才是一個正派的錶廠應該採取的姿勢(當然還需要強大的資本作為後盾)。

但也正因為這種性格的形象太過鮮明,反而使得像中置陀飛輪這等錶款站在他們的產品陣容中格外顯眼,也彌足珍貴,或許今天我們提到陀飛輪錶的時候OMEGA不會是你第一個想到的牌子,但從它創作的淵源(當時甚至還不流行電腦輔助)、以及機芯結構本身的奇思妙想,絕對足以躋身一代傑作而毫不遜色。 

直徑38.7mm/18K玫瑰金錶殼/時間指示、中置飛行陀飛輪裝置、錶圈鑲鑽/2635自動機芯,52石,45小時動力儲存,同軸擒縱,C.O.S.C.天文台認證/藍寶石水晶鏡面/防水30米/限量8只/參考價NTD6,077,000

OMEGA De Ville Central Tourbillon Co-axial Limited Edition腕錶錶背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