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毛保守派腕錶蒐藏家的幾件事(下)
Mar 11, 2016
假設您是腕錶收藏家,不知道是否被上次的五點原因給惹怒,如果沒有,可能只是還沒踩到你的地雷;如果有,那接下來幾點看看有沒有機會讓您心有戚戚焉,想要大聲說:「XXX」!
歷史是真的嗎?
許多傳統名錶品牌透過博物館、史料記載或是資料庫來述說自身品牌的發展歷史與故事,並且透過名人加持、鐘錶的不斷革新而讓消費者知道品牌的歷史脈絡。然而這種歷史的東西常常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詮釋,尤其當中間出現斷層的時候更容易造成曲解。就像我們知道羅馬史詩《奧迪賽》根據史料紀載出自荷馬,然而內容是否經過後代加油添醋,或是翻譯過程中有譯者本身的解讀一般,腕錶品牌也可能遇到這種問題。
有時候不見得是別人曲解,也可能是品牌想要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而呈現片段歷史,例如直接從機械錶的輝煌時期,像是二戰期間的潛水錶、飛行錶,直接跳到2000年後機械錶復甦的時期,而忽略了石英風暴期間的品牌歷史。對於歷史上的空窗期,不論是加油添醋還是刻意隱瞞,都對腕錶收藏家是一種打擊,畢竟歷史上發生的每件事都有它的意義存在,即便對品牌造成了傷,留下的疤痕也是種經歷。
機芯太吵
機械錶除了視覺上最顯而易見外,聽覺上往往也是第一時間容易被察覺的事。如同對於機芯的打磨工藝一般,對於機芯聲音的精鍊也是收藏家所在乎的地方。同樣的一枚機芯所發出的聲音,有些人聽起來覺得悅耳,有些人聽起來則覺得刺耳。不愉快的聲音通常來自機芯運作時產生的滴答聲,使用錶冠上鍊時發出的摩擦聲,或是自動盤擺動時的聲音,有些人喜歡,有些人則相當反感。
對於一般腕錶來說這些事情不應該變成被討論的問題,然而當你花至少15萬美金購買一只腕錶時,即便機芯很漂亮,想必還是會希望它們也能發出悅耳的聲音。造成這些的原因可能是錶殼太薄或是提醒你該上油了。不論是問錶或是任何自鳴錶會發出難聽尖銳的聲音主要是機芯與錶殼的設計、材質與厚度有關,因此好的品牌在製造機芯時也會將這些可能造成困擾的問題考慮進去,讓收藏家能佩戴一只更悅耳的腕錶!
佩戴起來像在折磨自己
腕表佩戴的舒適度往往會被忽略,像是不好的輪廓設計、尖銳的邊角、砂紙般的錶面,或是凸起都可能造成佩戴者的不適。通常這種問題容易發生在限量款式中,因為產量越少,錶廠越不想花心力來調整舒適度,而是以吸睛度與稀有度為考量。
有些腕錶為了讓大面盤不會在手腕上亂滑動,或將錶耳設計較短,並且貼合手腕,但由於太過貼合,往往會在脫下時也將手腕上的手毛一起扯下,聽起來就很痛,也不舒服,收藏家會想戴這些錶嗎?錶殼可以向忍者的飛刀一般,錶帶也可以像刑具一樣,因此當有經驗的腕錶收藏家買到一只佩戴起來只比有刺的線纜舒服一點的腕錶時,當然會生氣。
等待等待再等待
最後還有一點另腕錶收藏家惱怒的點就是 “等待”。怎麼說呢,通常腕錶品牌常會在一些像是SIHH、Baselworld之類的大型錶展開始前公布將推出的錶款,作為活動暖場的方式。而當活動開始時實體腕錶可能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頂多只能拿在手上拍拍照。距離販售日期可能還得等上好一陣子,可能是幾個月到一年,曾經也有人一等就是七年。
假設錶款特別熱門的話或是要進行客製化訂做,等待的時間勢必會更久,像是特別材質的錶殼、特別設計的面盤圖案等。當然等待不總是件壞事,起碼對腕錶品牌來說可以操作所謂的饑渴行銷,就像餐廳排越久似乎就越好吃,腕錶首度亮相後讓顧客等越久也似乎證明了自己被值得等待的身價。然而如果太過離譜的等待就會惹來收藏家的憤怒,例如明明兩個月就可以上市的腕錶,非要讓它們待在倉庫裡兩年才出來見人,假設被人發現也會因此對品牌產生不信任。
另外還有一個必須等待的地方就是維修,可以幾天就修好,也可以一拖就好幾個月。有些品牌可能會先處理付費維修客人的腕錶,而擱置還在保固期中的腕錶,不過有聲譽的大品牌應該不會這樣做,因為服務品質和客戶絕對都是第一。
看完了那麼多的例子之後,不知道哪點會惹怒各位腕錶收藏家呢?!不過相信就算不是腕錶收藏家,也不希望自己買到CP值低的錶款,腕錶運行時的聲音又像魔音傳腦,恨不得腕錶不要放在床頭櫃,或是配戴起來如果像是折磨自己的刑具,那也太痛苦了。好東西值得等待,但如果為了行銷操作而延長等待時間,就像替品牌歷史加油添醋將會失去忠實粉絲的耐心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