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買水貨有差嗎?
Feb 24, 2016
小編最近在逛國外腕錶部落格ABlogToWatch時,看到一篇由Ariel Adams所寫的文章,是有關於腕錶上的灰色市場(也就是未經商標擁有者授權,而銷售該品牌商品的市場)對於腕錶產業的影響。美麗的腕錶讓腕錶業存在已經好幾世代,然而隨著瞬息萬變的環境,腕錶產業常常得跟著適應改變,常常一猶豫就得被時代淘汰。此文作者也藉此提出建言,希望對消費者與腕錶產業雙贏。
作者提到了灰色市場或是供應過量都會傷害腕錶零售業,小編也有類似的感想。就像買車不透過代理車商而是直接透過貿易車商,有就是俗稱的“水貨”車,可以少去一些有的沒的費用,然而卻是沒有透過官方正規管道來的有保障。供過於求也不用多說了,當滿街都是外國平價衣Uniqlo、ZARA與美式甜甜圈Krispy Kreme時,應該也不會有人大排長龍了……
不同立場往往會有自己的觀點與主張,因此作者透過與相關利益關係人的接觸訪談,包含製錶商、品牌執行者、零售供應商、消費者與媒體,從不同的觀點切入,深深了解這是腕錶業必須處理的問題,也與舊金山的調查研究機構Blueshift Research合作,而得到數據上的支持。
透過多面向,包含經濟、消費者、零售業與市場環境的改變來了解腕錶市場的販賣與發行。很多接觸腕錶的人主要將重心放在品牌發佈產品或是市場趨勢,例如某某品牌將在某某展覽推出某某新錶款,或是復古風潮再起,大家可能就拚名收藏骨董錶,或是購買復古元素錶款。作者認為應該要從更多方向來理解,像是腕錶的構想、產製、行銷、發行、再次發行以及服務。腕錶產業本身也是個獨立的生態體系,必須面面俱到。
回到調查研究機構Blueshift Research上,他們想嘗試知道美國腕錶零售市場疲弱是短期還是長期的問題,而首先他們必須先知道問題來自外部因素,像是市場條件,還是系統內部的問題,像是零售產業本身的缺陷。
在與Blueshift研究比對之後,發現問題似乎出自零售產業本身,因為外部似乎找不到足以影響腕錶零售生態體系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腕錶常常透過不經過認證的管道販售,也因此在官方授權的管道中,數字看起來似乎下降,然而實際腕錶交易的情形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為何會這樣呢?主要原因是所謂的灰色市場能讓消費者有額外的折扣,有點類似水貨,外國商品平行輸入,或是有些店家不開發票但是能讓你打折,這些都是相似的概念,然而正式授權管道有它們的規矩必須遵守,而且有更多成本支出,像是外國分公司、人事成本,因此價格往往是鐵板一塊,不太可能給消費者有議價的空間。
不過消費者往往看不到的背後的一些真相,像是灰色市場販售的錶款主要來自零售業者賣不出去得錶款,就像我們去逛outlet,販售的商品主要為過季商品,或是銷路不好的款式。
假設現在腕錶零售市場上有款錶參考價新台幣165,000元,而灰色市場行情只要新台幣99,000元,消費者會以99,000元才是實際的價格,也只有這樣才願意掏錢。為了迎戰灰色市場,零售業者會調高售價,而灰色市場價格通常固定少零售價固定比例的百分比,因此價格也會等比例提高。假設零售價調成新台幣230,000元,然後透過不同名目折價成165,000元,讓消費者有賺到的感覺。這樣對腕錶產業來說確實蠻悲哀的,因為透過正式管道購買的人變成傻瓜,而知道真相後就會盡量想要殺價,讓腕錶的原始價格是真是假傻傻分不清楚,也造成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不信任。這種感覺就像我們去中國大陸或是東南亞買珊瑚、寶石常常會對半砍價,而去歐美等地買東西基本上乖乖照定價付錢,一旦信任消失將造成嚴重的後果。
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停止過度供應腕錶。大部分的品牌不會直接販售腕錶給消費者,而是會整批賣給零售業者,這過程叫做sell in出貨;之後再由零售業者販售給消費者,這又被稱為sell-through(出貨比率)。
如果使用由傳統零售商決定價格的批發模式(whole sale)在現代似乎不適合了。怎麼說呢,隨著網路上的全球化,貨幣通貨膨脹、貨物轉口、地域性的價格貶值,以及網路購物的方便性讓傳統模式變得越來越沉重,慘一點的品牌面臨淘汰。因此未來腕錶業在市場上應當更加謹慎小心,價格要有一致性,避免供過於求,以及進行有效率的行銷,不要賣百達翡麗給喜歡收藏SWATCH的人,也不要將卡地亞推銷給60歲的男子,除非知道他打算要買腕錶給另一半(老婆或是…)
有關Blueshift Research長達44頁的報告必須付錢取得,因此這裡只能了解大略趨勢。腕錶市場的生態體系往往是複查且具有挑戰。作者與研究機構應該也是希望能簡化消費者購買腕錶的過程,提供更清楚明確的管道以及價格,讓他們在購買時能更加果決絕。另一方面對品牌也是一樣,讓消費者能有信任感,讓產品在市場上的行銷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