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上創新 MARTIN BRAUN同名創辦人Martin Braun

Apr 27, 2015

錶壇不少獨立品牌的製錶師都受過嚴謹的傳統製錶教育,只是這些基礎反映到產品的創意上面時,這些製錶師便大致發展出了兩大派,一派往顛覆傳統的創新走,另一派則以自身的創意為傳統工藝增添新意;出身日耳曼的Martin Braun,也就是MARTIN BRAUN創辦者,顯然是後者中的佼佼者。

Martin Braun過去以自有品牌發表的作品EOS,看似非常經典傳統,但錶盤下半部的太陽升落時間指示卻以機制非常獨特的齒輪驅動,充分展現Martin的製錶哲學。

生於德國西南部傳統製錶城市Pforzheim近郊的Martin Braun(下稱Martin),在父親經營的錶殼製造廠中與傳統製錶首次結緣。雖然嚴格來說,錶殼製造不若機芯那般複雜而講求工藝、技術層次也較低,但畢竟還是傳統製錶生態中的一個環節,生意上往來的對象也多半是業內人士,這樣的生長環境讓年幼的Martin對製錶傳統工藝心生嚮往,遂影響了他日後求學的方向。

1983年自Pforzheim知名的製錶學校畢業後,Martin便以實習生身分進入傳統鐘錶品牌工作;八年後,以27歲之齡順利取得製錶師資格。在這段期間內,Martin成功製作出八日鍊、特殊法國共和曆錶、以及獨立後還繼續研發的時間等式與太陽升落時間指示功能。

1991年,Martin與父親共同收購一批古董腕錶機芯加以修復、裝飾、並重新配以精緻且富工藝價值的錶殼;舉例來說,三枚1905年生產的朗格三問計時機芯,Martin便花了超過200個小時將零件換新,並重新打磨、換裝玫瑰金錶殼,賦予這枚經典機芯一張全新的面貌。優良的作工與優雅的裝飾,為Martin迅速在業內打開知名度,並順利在2000年創立了同名品牌MARTIN BRAUN。

ANTOINE MARTIN的錶款均搭載Martin自行研發的機芯,以第二只作品萬年曆陀飛輪腕錶(Tourbillon Astronomique)為例,打破傳統配置的多面盤設計兼具經典與創意。

MARTIN BRAUN旗下的錶款受到Martin教育背景與多年古董機芯的修復經驗影響,多半由傳統的功能出發、並配以富創新概念的顯示或指示方式呈現;例如品牌首款腕錶EOS,便以相當傳統的面盤與配置,搭上獨特的太陽升落時間指示成功打響名號;這樣的品牌風格受到許多專業藏家的注意。

MARTIN BRAUN後續的產品大多依循著創立初期的製錶哲學,不過因為Martin為品牌研發了MAB 88自動上鍊與MAB 98計時兩款自製機芯,加上產量受限於100只上下,財務上的壓力遂成了MARTIN BRAUN後期難以擴充發展的主因;2007年,FRANCK MULLER買下MARTIN BRAUN超過一半的股權,暫時解除了品牌的燃眉之急,但集團介入後與Martin落差頗大的經營理念,也為創辦人日後的去職留下了伏筆。

2009下半年,Martin與FRANCK MULLER集團達成協議,將手中的品牌持股全數轉移後,Martin毅然離開了自己一手創立的同名品牌。雖然創立的製錶師留下同名品牌後離開並非首例,在Martin Braun之前甚至有好幾位大師級製錶師有過類似遭遇,但這項打擊也確實讓Martin重新思考了獨立品牌自身財務的重要性。

同年Martin與出身金融圈的Antoine Meier共同成立MHO AG工作坊,Martin致力於研發Martin專利的改良式擒縱系統與自製機芯,而Antoine Meier則負責財務等其他製錶以外的工作。2011年,Martin獨立研發的自製萬年曆機芯AM39.001順利發表,新品牌ANTOINE MARTIN也同時成立。

最新作品Slow Runner面盤看似平凡,錶背卻搭載了一枚直徑高達24毫米、震頻僅7,200vph的罕見擺輪,大膽顛覆了現今錶壇一味追求高震頻與小擺輪的迷思。

從過去經驗中獲得教訓,在ANTOINE MARTIN產品走向雖然依舊有著濃濃傳統氣質,但呈現的手法上更往創新靠攏;此外在充足資金援助下,Martin也較以往更致力於打造心目中理想的作品,最新作品Slow Runner,便是「奠基於傳統的創新」的最佳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