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ES愛馬仕H1837、H1912 開創自製的新局面

Dec 17, 2014

在進入21世紀,許多精品與時尚品牌紛紛跨足高級製錶的領域,其中看似動作並不大的HERMÈS愛馬仕,卻在近幾年來完成製錶的垂直整合併購;而H1837與H1912系列自製機芯,正是其中最耀眼的成果。

Dressage計時碼錶:直徑40.5×38.4mm不鏽鋼錶殼/時間指示、日期窗與計時功能/H1925自動上鍊機芯,儲能50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

垂直整合的努力

相較於其他製錶大廠,HERMÈS愛馬仕製錶的歷史並不算長,在1912年,當時還是小女孩的Jacqueline Hermès(家族第四代千金)曾配戴一只「Porte-Oignon」腕錶,利用特殊的皮錶帶系統固定,皮帶的設計出自愛馬仕皮革工坊,成為愛馬仕史上第一款腕錶。不過以比較嚴格的標準來看,此時的愛馬仕還並未踏入製錶的領域。

直到1978年,愛馬仕於瑞士Biel建立自己的鐘錶廠,並推出Arceau系列之後,才算正式跨足鐘錶製造的領域。在相隔25年之後,愛馬仕發表了Dressage系列,透過與VaucherManufacture Fleurier機芯廠的合作,廠方陸續推出年曆與萬年曆錶款,憑藉著複雜的功能,愛馬仕開始進入高級製錶世界。

日後,愛馬仕於2006年收購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機芯廠的25%的股權,這是基於先前雙方密切合作的關係,同時展現愛馬仕朝向垂直生產計畫的第一步。之後,愛馬仕分別在2011年與2012年收購Joseph Erard錶殼廠的32.5%股權(在2013年增加至100%),以及百分之百股權的Nateber面盤廠,透過這些收購計畫,讓愛馬仕能完整的掌握製錶流程,同時提高產品推出的量能。

H1機芯分解圖:曾在2009年推出的H1自動機芯,是H1837與H1912機芯的基礎來源,透過這張分解圖,我們可以得知內部的結構設計。

而在跨足專業製錶的領域,最重要的便是擁有本身的機芯研發能量,因此愛馬仕透過與Vaucher機芯廠的合作關係,在2009年首次推出了專屬的H1自動機芯,這是一款具備雙發條盒與大三針日期功能的機芯,由於廠方內部的考量,因此在一年之後,便停止生產。不過,這並不代表愛馬仕停止生產自製機芯的目標。在2012年,也就是品牌推出首款腕錶的一百周年之後,愛馬仕重新推出兩款自製機芯— —H1837與H1912自動機芯。這兩枚同時推出的自動機芯,其基礎架構與先前的H1機芯非常類似,但是為了符合廠方未來的生產策略,因此愛馬仕做了不同的規劃。

兩枚機芯 三種樣貌

其中H1837機芯是紀念在1837年,Thierry Hermès創立了愛馬仕。以H1837機芯的尺寸來說,是一款標準的基礎自動機芯,其直徑為25.6mm,厚度則是3.7mm,具有雙發條盒結構與50小時的動力儲存。機芯的架構與先前的H1自動機芯幾乎相同,不過H1837則是採用單機芯,雙走時輪系架構,分別具有大三針日期與小秒針款,可替愛馬仕提供多變的錶款組合。

精密的螺紋微調裝置:由於H1837與1912機芯的厚度約在3.6mm左右,因此採用螺紋微調裝置(紅圈)比較省空間;維修只需透過一字型的螺絲起子轉動螺絲,便可以精密調整快慢。如上方所標示的+—符號,逆時針旋轉為增快秒數,順時針旋轉則為減慢秒數。

另外,新款的H1912機芯,其直徑為23.3mm,厚度則是3.9mm。H1912機芯的基礎架構其實與小秒針版本的H1837完全相同,但是廠方特別將機板與自動盤縮小,同時沒有日期功能,成為一款適合女錶的專用小尺寸機芯。

這兩枚機芯從外觀來看,如果沒有特別記住結構的細微差異,或是夾板上的機芯編號,幾乎很難察覺其不同之處。而這也是愛馬仕從H1機芯架構,所設計出兩款機芯,並同時具有三種基礎功能的巧妙之處。也就是:大三針日期功能的H1837、小三針功能的1837以及小三針的1912機芯。

而這兩款機芯的夾板外觀,皆採用「H」字樣的凹槽處理,難度自然高於一般打磨處理的機芯,相對的成本會提高許多,但是也塑造出愛馬仕機芯的特有風格。

增加扭力能量的雙發條盒:雖然這兩款機芯都採用雙發條盒設計,不過發條盒的空間並沒有特別大,所以動力儲存約為50小時。但是廠方採用雙發條盒的用意,主要是在於增加扭力能量,提高擺輪運轉的動能。而自動盤中央旁的小齒輪,則是自動一番車(紅圈)。

雙走時輪系架構

而H1837機芯與先前的H1機芯最大的差異之處,就是在於雙走時輪系的架構。因為傳統的機芯設計,為了講求節省空間與減低零件數,通常只會使用單一的輪系設計,之後如果有其他的功能需求,再增加功能模組即可。但是新一代的機芯設計,通常會將未來的需求納入考量,做最有效率的規劃。

廠方規畫H1837的雙走時輪系架構,其實就是從機芯的二番車(分針輪)之後設立兩個輪系路徑,一個是在二番車與發條盒的中間放置三番車,然後將四番車(秒針輪)安放在機芯的中央,然後再連接擒縱輪(位置不變動),這樣是屬於大三針的輪系。另一個則是在二番車的左側,設立三番車、四番車(剛好位在六點鐘位置),然後連接擒縱輪,這樣就形成小三針輪系。

不過廠方也可以直接在大三針輪系的狀況下,加裝六點鐘位置的四番車與小秒針,只要製作短軸心的四番車(在中央的)即可。而H1912機芯與小秒針版的1837機芯,都可以採用這樣的小秒針輪系設計。

H1837自動上鍊機芯規格:直徑25.6mm/厚度3.7mm/振頻28,800 vph/紅寶石數28顆/動力儲存50小時/環形擺輪與平游絲/五方位精準度調校/螺紋微調快慢針裝置。

除此之外,這兩枚機芯都是採用雙發條盒設計,其動能傳遞模式也十分有趣,當自動盤轉動或是手動上鍊時,都是通過第一個發條盒上的大捲車,然後轉動內部的發條,由於兩個發條盒是直接嚙合,因此當第一個發條盒逐漸增加動能時,第二個發條盒也會跟著轉動;接著,第二個發條盒內的動能也增強時,連接發條軸心的齒輪(等同於一番車),也開始驅動走時輪系的運轉。雖然廠方使用雙發條盒結構,可是並沒有特別增加發條的長度,所以動力儲存維持在50個小時;但是發條盒推動輪系運轉的能量,勢必高於單發條盒,對於未來加裝的功能模組,也是另一項優勢。

簡單耐用的結構設計

由於這兩枚機芯在設計之初,便是以輕薄的基礎自動機芯為目標;因此,廠方便使用簡單可靠的結構,作為兩枚機芯的重要零件。其中,廠方在第一個發條盒與龍芯旁的空間,設置了手動上鍊的大、小卷車輪系,與約為四、五個零件的單向自動上鍊輪系,當自動盤朝逆時針方向輕動時,便會帶動左側的自動一番車齒輪順時針偏移,與自動二番車嚙合,進而帶動自動上鍊輪系,並替發條盒上鍊。

兩款機芯差異之處:透過H1837與H1912機芯(右圖)的正面,我們可以發現兩枚的差異之處,H1837機芯具有日期功能與中央大秒針(紅圈),而H1912的尺寸比較小,同時沒有日期功能,而小秒針位於六點鐘位置(藍圈)。

如果自動盤朝向順時針方向轉動時,自動一番車會逆時針轉動,同時偏離自動二番車,形成空轉。透過可移動嚙合的自動一番車,因此本枚機芯的單向自動上鍊結構,所需的零件數比較少,空間也簡省許多。除此之外,廠方也在自動盤的中央,使用了高科技的陶瓷滾珠軸承,無需添加潤滑油,也能保持靈敏度。

雙走時輪系結構:兩枚機芯的擺輪右側,是雙走時輪系的位置。左圖的機芯是大三針版本的H1837機芯,走時輪系從中間經過,然後連接擒縱輪,所以寶石軸承下方沒有齒輪(綠圈);右圖是小三針版本的H1837機芯,走時輪系從下方穿過。

另外,控制機芯運作是否穩定、精確的擺輪與游絲,則是使用單層平游絲與三臂環形擺輪,也是目前薄型基礎機芯最常使用的組合。不過筆者發現最近有部分的H1837與1912機芯改用四臂環形擺輪,可能是採用Vaucher機芯廠所研發的自製游絲與擺輪。而控制游絲長短的快慢針,則是使用螺紋微調裝置,也是目前與鵝頸式微調裝置最接近的設計。兩者都是透過轉動螺絲時,螺紋所移動的微小距離,來改變游絲的長短,精密度非常高,同時容易操作,零件數也比較少。

圖左為Arceau Ecuyere腕錶,也是品牌在2012年所推出的錶款,使用18K玫瑰金錶殼; 由於錶徑為34mm, 因此選用了小尺寸的H1912機芯,沒有日期功能。圖右是Dressage大三針日期腕錶,同樣是廠方在2012年所推出的錶款,使用不鏽鋼錶殼;內部採用大三針版本的H1837機芯,具有日期功能,日期窗在六點鐘位置。

新增的功能模組設計

筆者曾在2012年訪問愛馬仕鐘錶執行長Luc Perramond時,有提到愛馬仕未來是否會賦予H1837與1912機芯更多功能或是增添計時模組,而他也表達肯定的答案。而果不其然,愛馬仕在2013年便推出了加裝計時模組的H1925自動計時機芯,以及附加時間暫停功能的H1912自動機芯。

其中,愛馬仕首款自製的H1925自動計時機芯,是以H1837大三針機芯為基礎,然後附加Dubois-Dépraz計時模組,具有長達十二小時的計時功能,以及實用的日期功能。並運用在Dressage腕錶之上,也是本系列腕錶首次推出具計時功能的錶款。另外,愛馬仕也將先前與製錶師Jean-Marc Wiederrecht合作的時間暫停功能,設計成符合女性佩戴的小尺寸模組,並搭載於H1912自動機芯之上,但是刪去了逆跳日期功能,與加裝逆行24小秒盤設計。

文/陳韋仁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