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呈現品牌特色 主題式琺瑯工藝
Nov 11, 2014
當許多精品品牌逐漸踏入專業製錶的領域,HERMÈS愛馬仕是少數沒有集團資源挹注,卻一步步達成頂級製錶目標的品牌。其中,每年都會推出為數不多的琺瑯彩繪腕錶,主要是以愛馬仕的絲巾圖案為主軸,或是與品牌相關的商標與圖案,透過明確的設定,愛馬仕快速地建立起專屬於自己的錶款風格。
進入琺瑯彩繪的世界
HERMÈS愛馬仕於1837年由Thierry Hermès創立,最早是製作馬具商品,日後逐漸擴大到皮件、香水、腕錶與服飾等眾多產品,並成為一個全方位的精品製造商。而1978年,愛馬仕於瑞士Biel建立自己的鐘錶廠, 並推出Arceau系列之後,便正式跨足鐘錶製造的領域。
相隔25年之後,愛馬仕則發表了Dressage系列,透過與Vaucher Manufacture機芯廠的合作,廠方更陸續推出跳時功能、年曆與萬年曆錶款,憑藉著複雜的機械功能,愛馬仕開始進入高級製錶世界。
隨著琺瑯工藝再次受到消費者的重視,因此愛馬仕首度在2008年,推出了第一只Cape Cod大明火琺瑯腕錶,其面盤的圖案,則以愛馬仕著名的絲巾為主題,具有多元的色彩與圖案變化。而愛馬仕自1937年推出第一條絲巾,至今有近千款不同的圖案,展現豐富的創作力;其中包括世界各國不同的風情特色、各類型動物、愛馬仕的品牌商標以及與馬具產品相關的圖案,皆成為琺瑯腕錶的靈感來源。
在2009年,愛馬仕發表四款Cape Cod Galloping H大明火琺瑯彩繪腕錶,其面盤的設計概念,來自於Bali Barret所創作的愛馬仕絲巾,透過獨特的光影與幾何線條設計,讓面盤上的馬匹,彷彿要跳離出框架。而如此生動的圖案,則是由瑞士著名的琺瑯彩繪大師Anita Porchet製作,她也是瑞士頂級錶廠爭相邀約的大師級人物。
在本款腕錶,Anita透過其極精細的彩繪技術,利用纖細的畫筆在錶面上塗繪多重琺瑯顏料,在塗上一層後,必須把錶面放進攝氏1100度以上的火爐裡進行高溫釉燒的工序,再反覆多次同樣步驟,使琺瑯成為玻璃狀,而顏色也才能固著在面盤之上。
接著,愛馬仕在2010年推出了更為複雜的Cape Cod四馬戰車大明火琺瑯腕錶,錶款的面盤圖樣,同樣是取自於愛馬仕絲巾,不過製作的過程卻繁複許多,因為它採用了掐絲琺瑯工藝,以及部分填入琺瑯與彩繪琺瑯技術。
以往被稱為景泰藍的掐絲彩繪技術,使用僅有0.07mm厚度的金線,將面盤區隔出不同的區塊,然後才將各色琺瑯顏料注入。由於琺瑯需要混合不同金屬的氧化物及份量,來提煉不同顏色及色調,所以琺瑯彩繪師往往需花費數十小時、與20至30個工序才能完成一個面盤。
而在同年,愛馬仕也在Arceau系列中,發表了傳奇之馬大明火琺瑯腕錶與小馬大明火琺瑯腕錶,這兩款腕錶的面盤圖案,分別來自於絲巾與領帶。其中傳奇之馬使用古老的鑲金琺瑯工藝,它首先須在K金面盤上,塗滿深藍色琺瑯,再經由11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然後經過三次的反覆燒製,才開始將金沙鑲嵌在琺瑯之上,透過15次的透明琺瑯燒製與逐步加入1400多顆的金沙微粒,方能完成這款奔馳在夜空中的馬匹圖案。
此外,小馬大明火琺瑯腕錶,則是在面盤上雕刻中多的小馬群圖樣,然後再將不同顏色的琺瑯填入面盤中,透過800度高溫的窯爐進行多次的燒製,才得以完成。
相同的設計概念,也延續到2012年,愛馬仕以鑲金琺瑯工藝來製作Arceau Attelage Celeste腕錶。其面盤上的圓點圖案,靈感源自愛馬仕首飾盒,透過工匠仔細的雕刻在面盤之上,然後再進行鑲金琺瑯工藝;特別製作的星形黃金薄片,更能襯托出完美的星空夜景。
另外,廠方也推出Cape Cod 揮舞馬鞭大明火微繪琺瑯錶,其面盤採用微縮彩繪琺瑯工藝,是另外一項考驗琺瑯彩繪大師功力的技術。因為面盤上無法預先雕刻或區隔出空間,所以每一個筆劃都要精確無誤,加上琺瑯顏料混合之後,燒製出來的顏色變化,只有經驗豐富的琺瑯彩繪師才能精準控制,因此越是華麗與多變的圖案,更能展現其錶款價值。
2013年,愛馬仕推出了最新的Cape Cod Rocabar大明火琺瑯腕錶,其圖案取材自Henri d`Origny設計的Rocabar愛馬仕絲巾,同時依然由琺瑯彩繪大師Anita Porchet操刀製作。錶款的面盤採用掐絲琺瑯、微繪琺瑯與鑲金琺瑯等三種工藝,與愛馬仕先前推出的琺瑯錶款略為不同;不過更加豐富的色彩變化,展現了琺瑯彩繪工藝的特殊美感。
本款腕錶具四款不同色彩面盤,每款限量6只。除此之外,錶款更首度採用自製的H1837自動機芯,這是先前愛馬仕進行垂直技術整合下最新成果;透過自有的零件廠或是合作密切的機芯廠,都是未來愛馬仕在鐘錶領域成長的必要資源。
文/陳韋仁
摘自 第60期 城邦國際名表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