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設計標竿 HUBLOT Unico自動機芯
Sep 17, 2014
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熱門鐘錶品牌HUBLOT宇舶錶,是Jean-Claude Biver鐘錶生涯中的另一個偉大成就。為了保持品牌未來的競爭力,廠方推出具有優異擴充性,以及高科技加持的Unico自動機芯,代表HUBLOT朝向垂直整合的目標邁進。
乘勝追擊的策略
於1980年創立的HUBLOT宇舶錶,在當年以獨特的「舷窗」造型與橡膠錶帶,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但當時以橡膠錶帶搭配貴金屬的設計,並不被同業看好;時至今日,橡膠錶帶已成為流行的趨勢。在2004年Jean-Claude Biver 接任HUBLOT總裁,這位縱橫錶壇多年的專業經理人,開始替HUBLOT帶來全新的視野。
在2005年發表的Big Bang系列,遵循HUBLOT的「Fusion」概念,將多元化的材質,運用在錶殼製作上,結合帥氣有型的設計,讓本系列成為全球熱賣的款式,讓人不得不佩服Jean-Claude Biver點石成金的經營技巧。隨著品牌身價的水漲船高,在2008年,LVMH集團宣布收購HUBLOT,讓這段麻雀變鳳凰的品牌故事更增添話題性。
而HUBLOT從創立之初,產品主要以設計與材質變化為主軸,功能僅限於基本的三針或是計時碼錶等功能,所以都是購入ETA機芯廠的通用機芯來使用。直到Biver於2004年入主錶廠後,重新開始規劃產品策略,並增加複雜功能與高階的計時錶款,因此HUBLOT才開始與其他機芯廠合作。除了使用專業機芯廠La Joux-Perret修改過的ETA計時機芯之外,並增添複雜的追針款式。至於複雜的陀飛輪款式,則是與BNB Concept機芯廠合作,雙方密切的關係,其實也為日後自製機芯的研發過程,開啟了康莊大道。
由於品牌的銷售與價值逐漸提升,HUBLOT開始建構新的廠房做為管理與生產總部,並朝向專業製錶廠(Manufacture)的目標前進。新廠房於2009年底正式啟用,它位於日內瓦市郊的小城市Nyon,隨著2010年初,BNB Concept宣告破產,HUBLOT將其併購,連帶的將其機芯庫存與製錶師都納入旗下。其實先前在建廠的過程中,品牌已經聘請多位BNB Concept的專業製錶師,協助廠方研發新款的自製機芯,隨著雙方的合併,讓HUBLOT的垂直整合策略更加完整。
打破傳統設計概念
由於生產自製機芯,勢必會花費龐大的資金與人力,因此HUBLOT選擇開發先一枚基礎的自動機芯,藉由增加模組功能的設計,將自製機芯的價值發揮到極致;這就是首度在2010年發表的Unico自製機芯,並於2011年推出錶款。雖然Unico自製機芯首次與世人見面之際,是一款飛返計時機芯,不過實際上來說,刪除計時模組零件後,也是一枚基礎的自動機芯。
這枚Unico自製機芯的編號為HUB 1240,其直徑為30mm,厚度則是8.05mm,振頻為每小時28,800轉。而Unico機芯最特別之處,在於機芯的外觀。一般來說,傳統的機芯都外層鍍上鎳或是銠金屬,藉由光亮且抗氧化的表層,確保機芯的耐久性與美觀。不過Unico機芯一反常態,採用黑色的鍍釕塗層作為機芯的外觀,這應該是追求與HUBLOT錶款外觀的一致性。此外,機芯的夾板皆採用局部鏤空設計,並與大卷車齒輪呈現相同的風車斜紋,配戴者正好可以窺視夾板下方走時輪系的運轉姿態。
而Unico機芯採用小三針的輪系設計,從大卷車下方的發條盒(一番車),延伸到鏤空夾板下方的二番車(分輪)、三番車與四番車(秒針輪),然後在連接擒縱輪。這種排列設計(沒有任何走時齒輪在機芯中央),與傳統的小三針(分輪位於機芯中央),以及大三針(秒針輪位於機芯中央)的輪系模式不同,但可以使發條盒的尺寸略為增加,提高動力儲存的能量,因此本款機芯採用單發條盒設計,卻具有72小時的動力儲存。
可拆卸式的擒縱裝置
除此之外,本款機芯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採用可獨立拆卸的擺輪與擒縱裝置,這種最早出現於H. MOSER & CIE機芯中的設計,對於組裝或是維修擒縱結構相當方便;同時穩固的水平式雙臂擺輪錶橋,也可提高擺輪運作的穩定性。不過HUBLOT在擺輪錶橋的兩側,裝置可以調整錶橋高度的微調螺絲,可以精準的調整擺輪軸心上下的高度,對於運作穩定性或是維修方面來說,都是一項卓越的設計,目前只有少數高級錶廠採用這樣設計。
而機芯的擺輪錶橋上方,則設置有螺絲微調裝置,可調整時間快慢;不過在2010年公佈的圖片資料當中,廠方採用比較複雜的螺絲微調擺輪,但實際的量產機芯則改用三臂環形擺輪。另外,位於擺輪的左側,有一個L字型的停秒裝置,當錶冠拉至第二段調整間時,L字型的金屬片會觸碰擺輪,達成停秒的功效。隨著Silicon矽材質的運用日趨普及,Unico機芯也採用矽製的擒縱叉與擒縱輪。
透過矽材質的質輕(不到鋼的三分之一)、硬度高(鋼為700 Vickers、矽為1100 Vickers、紅寶石2000 Vickers)、抗腐蝕、表面平滑與防磁等優點,是取代不鏽鋼材的重要原因。經過高科技的蝕刻技術,可精密的切割出零件尺寸,對於講求精確運轉的擒縱裝置來說,是必要的條件。
優異的自動上鍊結構
由於Unico機芯的走時輪系皆位在機芯的同一側,因此連接錶冠這邊的機芯空間,自然也相對的大上許多,廠方使用三個小捲車齒輪與一個大捲車齒輪組成手動上鍊輪系。相較於許多新款的自製機芯,在使用手動上鍊時,常常會有種「卡卡」不順暢的感覺;而本款機芯在手動上鍊時,順暢但略有一些阻力(來自發條)的手感,跟許多問世數十年的高級機芯相比,毫不遜色。這也表示,每個齒輪位置的定位與囓合的空間恰到好處,即使經過長久的使用,比較不容易發生齒輪崩牙的情況。
另外本款機芯採用結合Pellaton與Magic Lever棘爪式構造的自動上鍊裝置,是機芯最值得稱讚的設計之一。位在擺輪旁鐫刻著Unico字樣的橋板,是固定連接自動盤軸心的自動一番車,透過自動盤的轉動,讓自動一番車推動下方的自動二番車。而自動二番車上方則是連結一個金屬凸輪(形狀像桃子),金屬凸輪兩側分別依靠著兩個圓形滾軸(人造紅寶石),由於其不等長的形狀,會讓相連的金屬支臂產生左右移動的效果,而長支臂的末端兩個類似棘爪的勾子,會勾動具有倒鉤的上鍊棘輪,進而推動發條盒上鍊。
而不論自動盤朝何種方向旋轉,至少有一個棘爪能提供上鍊效果,所以具有雙向上鍊的功能。而自動盤採用高比重的鎢合金製成,結合陶瓷滾珠軸承設計,具有順暢且耐用的運轉效果。
柔順的操作觸感
由於大部分使用附加模組設計的計時碼錶,都無法窺看計時結構,因為計時結構剛好位於機芯與面盤的中央。但是Unico機芯一開始就考慮到這個因素,因此特別採用局部鏤空的設計,搭配透明面盤,反而更具有觀賞價值; HUB 1240 Unico機芯使用水平離合結構與導柱輪裝置,是傳統計時機芯最常運用的組合。當配戴者按壓計時按把之後,與九點鐘位置小秒輪嚙合的離合輪(一直保持轉動的狀態),便會朝中央計時秒針輪接近,產生連動效果並開始計時。
此外,HUB 1240還具有飛返計時功能,當計時功能啟動之後,使用者只需按壓歸零按把,就可直接停止計時步驟,並重新歸零與開始下一個計時程序,是非常實用的設計,且不容易損壞計時結構。筆者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發現只要輕觸計時按把,就可以啟動或停止計時,柔順的操作手感也是少見的。
先前Unico機芯僅推出計時錶款,不過在2012年的Basel錶展中,廠方以此枚機芯為基礎,推出了具備GMT功能的HUB 1220自動上鍊機芯,並運用於新款的King Power Unico GMT腕錶之上。這個由HUBLOT完全自行開發和製作的複雜機芯,具備了多達4組的多時區旋轉顯示盤,使用者可透過錶殼2點鐘位置的快調按把,控制及選擇13個城市的時間,提供即時和清晰的時區時間。由於Unico機芯擁有良好的擴充性與穩定的性能,相信未來我們將會看到不同類型的Unico機芯與衍生的類型。
文/陳韋仁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