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啊搖,搖到動力上飽飽---自動上鍊盒

Feb 26, 2014

自動上鍊盒可以很簡單,亦可以很複雜。

這次,我們不講錶,來講講自動上鍊盒吧。 

就像先有罐頭,然後才有開罐器…工具這東西,大多數時候是針對需求應運而生的。就像自動上鍊,也是因為先有手上鍊,當然人們想要追求更方便的使用之後才發展出的。不過有時候需求並不是那麼快的會被滿足,再回到罐頭這例子。現在的鐵罐罐頭型式,是1810年英國發明家改良1804年的由法國廚師所發明的玻璃瓶密封所設計出的。但,這位英國發明家並沒有順便發明開罐器,開罐器要到三十年後的1847年,才由美國發明家所發明…嗯,自動上鍊錶與自動上鍊盒的關係也是如此。
透過自動盤轉動,帶動齒輪為發條盒上鍊。

無論是1770年發明自動上鍊機制的Avraham-Louis Perrelet,或是1923年將自動上鍊機制移植到腕錶上的John Harwood,他們都沒有順便發明自動上鍊盒。要一直等到60多年後的1990年,才由義大利收藏盒品牌Scatola del Tempo推出。雖然晚了許多,但總之,自動上鍊盒的推出,相信改變了不少腕錶藏家的生活習慣。然後,許多關於如何上鍊?怎麼上鍊?轉動速度、角度….甚至該不該上鍊,都逐漸形成有一脈自成的理論說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都說不清,所以個人秉持個人理論也就罷。

總之,這次我們要分享的是…上鍊盒。

Scatola del Tempo

Scatola del Tempo 1 RTM Diamonds
前文提及,義大利收藏盒品牌Scarola del Tempo是現代自動上鍊盒的開山祖,講自動上鍊盒當然要說到他們。不過一如我們印象中所見倒的上鍊盒,Scarola del Tempo大多設計亦如此,總是包著一層皮革,展現出非常單純古典的樣貌。但如今他們有了新樣貌,以齒輪展現絕對的金屬感,側邊小齒輪連動,推動上鍊盒轉動。有推出單上鍊機制的1RTM,以及連動三上鍊機制的3RTM,就算不上鍊,放在家裡也好看。
 
全新的1RTM Dimonds還還鑲嵌上滿滿的鑽…非常之奢華,可以想像當轉動時,光線照射時反出的光澤……這華麗的程度,真有點超過了。

BUBEN & ZORWEG

BUBEN & ZORWEG LAIKINGLAND

奧地利頂級收藏盒品牌BUBEN & ZORWEG的上鍊盒非常多元,針對各種頂級客戶需求,結合諸多功能。除了居家使用的一般上鍊盒,亦有能收集數十、上百只,並結合雪茄收藏、紅酒收藏,陀飛輪鐘,金庫規格的作品。一切端看客戶需求。 

這款Mirage,是個高154cm,腰圍56×54cm,重280gk的大個子。結合八日鍊機械鐘、音響、三層收納櫃、標準規格的保險櫃。重點,上層能為14只錶上鍊,下層則能為16只上鍊,價格是理所當然的破幾個百萬。

LAIKINGLAND

LAIKINGLAND Automated Winding Engine(A.W.E.)

來自英國的LAIKINGLAND並非上鍊盒製造商,比較像是玩弄機關的藝術家。簡單的比方就有點向明和電機那樣。這款Automated Winding Engine(A.W.E.)是來自於MB&F的提議所特別製作的腕錶上鍊兼展示座,完全打破一般所見的上鍊盒基本結構與理論,只能提供一只錶上鍊,而且非常考驗上鍊功率。 

A.W.E.延續他們作品「手」的概念,內裝傳動感應器的機械手臂,當啟動時手臂會緩緩升起,底座與手腕部分亦會緩緩旋轉,甚至手指都會伸展開。當手伸到最高點時,便緩緩回歸原點,視覺效果非常有趣。雖然務實派會質疑如此上鍊的效率?認為這更像是個造型搶眼的展示架,但實踐腕錶便該戴在手上的道理,而且,「趣味性」才是他們所追求的態度。

 

DOTTLING

DOTTLING Gyrowinder

DOTTLING是來德國頂級工藝保險箱品牌,所發表的Gyrowinder桌上型腕錶上鍊裝置,乍看之下像是個中央隨時保持平穩的陀螺儀,不過這終究是上鍊機制,中央如果保持不動要如何上鍊?因此,這裝置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模擬訓練太空人適應無重力環境的無重力訓練器。將腕錶裝在中央錶座之後,腕錶便會以360度全方位旋轉,進而達到上鍊之功。跳脫一般上鍊盒總是以順時鐘或逆時鐘的運轉,DOTTLING的Gyrowinder是以非常花俏、彷彿舞蹈般的360度多角度旋轉,似乎更像實際人手配戴時的多方位運動。此外,透過加掛不同重量的砝碼,還可以調整結構運轉速度,著實讓人目不轉睛。

 

Origintimes

Origintimes Oil Baron

Origintimes同樣也是來自德國,上鍊盒的作品更直接融合工業元素。例如曾經發表過以BUGATTI引擎為概念的Big Block Winder,整個就設計成跑車引擎的樣貌,能為16只錶上鍊。而這款Oil Baron,中文翻譯大約是石油大亨,顧名思義,是以鑽油台的幫浦為靈感所設計。皮帶傳動,帶動機制運轉,就像蹺蹺板一般汲取原油似的,而掛在兩邊的上鍊機制,則會360度轉動以幫腕錶上鍊。

設計相當有趣,而且幫浦汲取原油作為動力能源,與為腕錶上鍊的意念不謀而合。

 

SWISS Kubik

SWISS Kubik

瑞士是鐘錶大國,鐘錶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非常興盛,不過似乎沒什麼特別令人注意的上鍊盒品牌。於是SWISS Kubik出現了,創辦人就是因為這狀況決定打造屬於瑞士的上鍊盒。

本身就是工業設計師出生,因此他所打造出的是完全不拖泥帶水的設計。以10cm立方體的身型,成就世界最小的自動上鍊盒。省去大部分操作介面,使用者可透過電腦設定所想要的轉動模式。方方正正的立方體,還可以疊在一起成為擺飾。此外,上鍊盒本身也有不同材質、顏色、裝飾選擇。走的是年輕色彩。

HMH Studio

HMH Studio Dream Machine

這台看來像是摩天輪的上鍊盒並不屬於任何品牌,很單純的是一位錶迷遍尋不著足以配得上她所鍾愛的品牌的腕錶,所自行設計打造出的。設計充滿奇趣巧思、名為Dream Machine,應該猜得出這位該當是MB&F的錶迷。

採用與MB&F相同方式,自行設計,接著尋找朋友協助打造。設計就像遊樂場中的摩天輪與雲霄飛車軌道似的,這也是這機制的最大特色。摩天輪中央是上鍊機制,當轉動時會帶動底部的透明球到最上方,然後順著旁邊的軌道滑下,趣味十足。
重點,打造這上鍊盒的是台灣人。

 

 Orbita

Orbita DIY Mode

諸位對於自動上鍊盒到底有什麼想像呢?上鍊盒百百種,上鍊的方式大多也大同小異,除了上鍊方式、功能外,還有咧?會在意長怎樣?生啥款嗎?或根本這就是唯一的考量呢?相信許多在尋覓上鍊盒的人都遭遇過這問題,喜歡的、看上的,價格高的讓人倒吸好幾口氣。於是就退而求其次,選擇功能主導。或財力與人脈都有一定規模者,乾脆就自己量身打造,一如前面介紹的Dream Machine。不過絕大多數的我們,似乎很拿達到此地步。來自美國的上鍊盒品牌Orbita八成也感受這如此想法,直接推出DIY Model,推出組裝的上鍊盒機械機制原型,其餘的外型部分,設計好,再自行找鐵匠、木匠、金工訂作,或完全自己來,就看自己的創意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