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的未來之橋 芝柏Neo三金橋陀飛輪
Dec 13, 2016
如果只單單討論「陀飛輪」這項議題,芝柏GIRARD-PERRAGUX的三金橋陀飛輪,就連發明陀飛輪的寶璣大師也得拱手作揖,因為在科技不發達、製造技術相對落後的1867年,當時芝柏的創辦人Constant Girard(以下簡稱Girard)就已經設計出既有視覺強度、又兼具實際力學結構的三金橋,甚至在跨越三個世紀之後的今天,它仍舊是市場上辨識度最高的陀飛輪裝置,說它名列「經典中的經典」第一名,絕無異議。
那,什麼是三金橋?早期機械機芯的架構,是利用主基板、上夾板、錶橋等三種固定夾板,來固定包括發條盒、連結輪系及擒縱裝置;三金橋就是依照這樣的概念,把齒輪的排列改為一直線,也就是12點鐘為發條盒、中央為傳動輪系、六點鐘為擒縱系統(即是陀飛輪),Girard並以頭、尾修飾成箭頭造型的三塊夾板作為支撐,自此,該設計稱之為三金橋。
儘管從工程邏輯上人盡皆知,但Constant如何能夠想到調整機芯輪系排列、並用三金橋裝飾?至今仍是一個謎題。
無論如何,三金橋陀飛輪確實從美感上改變了複雜機芯的定義,但Constant不僅僅是追求美觀,從1860年代至1911年之間,芝柏共製作了24枚三金橋陀飛輪懷錶,每一只可都是通過瑞士納沙泰爾天文台測試的高精度等級,並在1884年於美國申請該造型的設計專利,至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更以「La Esmeralda」雙蓋式三金橋陀飛輪獲得金牌殊榮。
既然有著那麼輝煌的歷史,三金橋陀飛輪的存在,對芝柏早已是文化血液裡的一部分,但直到1991年、品牌兩百週年時,三金橋陀飛輪才從懷錶移植到腕錶上,之後,芝柏一直以19世紀的三金橋陀飛輪設計為依歸,儘管外型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芝柏卻將其複合不同功能包括如計時碼錶、三問等等,推出更複雜的新款。
不過到了2014年,Neo三金橋陀飛輪的出現,可說是芝柏三金橋陀飛輪改頭換面的一個開始,說它是一枚連結未來的三金橋更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這是三金橋首度從古典的箭頭型,改為充滿現代、科技感的鏤空版,甚至還讓它向上彎曲有如懸浮的微型建築一般,同時芝柏還利用PVD鍍黑整個鈦金屬材質,更以灰色霧面噴砂處理,來突顯黑色鏤空三橋的獨特性。
同時,該款還利用凸面藍寶石水晶玻璃,讓配戴者除了從正面,還能從較斜的側面,約略看見三橋向上微拱的曲線,以及6點鐘位置陀飛輪轉動的狀態,而陀飛輪延續傳統的框架造型、光亮的高階打磨,還有確保準確的菲利普曲線雙層游絲,都是值得鑑賞的特點。
當時2014年Neo三金橋陀飛輪首次推出時,搭配的是玫瑰金材質,接著,圖中該款則是2015年的版本,除了三橋仍為黑色PVD處理,面盤也使用黑色噴砂處理,同時,錶殼也改為硬度更高的黑色DLC鈦合金。
針對內部搭載、由245個零件組成的GP09400-0002自製機芯,比較有趣的是,一般人看到該陀飛輪裝置、再翻到背面,還以為是麻煩的手動上鍊,但熟悉芝柏沿革的玩家應該要知道,藏在正面12點鐘發條盒下,其實有一個微型鉑金自動盤,該設計從1999年就獲得專利,不僅不影響正面三橋的美感,也能充分透視背面機芯,可說是因應三金橋陀飛輪延伸出的最佳實用結構。
文/劉必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