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備測錶機的URWERK EMC Time Hunter概念腕錶

Oct 4, 2016

URWERK EMC Time Hunter概念腕錶;43×51mm 5級鈦金屬、不鏽鋼錶殼/時間指示、動力儲存顯示、精度監測顯示/UR-EMC2手上鍊機芯/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參考價NTD 4,120,000
 
2013年URWERK推出EMC的時候在錶界著實引起了一陣騷動,業內人士對它的看法,與其說喜歡不喜歡,不如說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個混種的新概念。EMC的原理基本上就是在一支機械錶內加裝了一台電子測錶機,本質上它做為一個時計的部分仍然是純機械的,電子測錶機只是從旁監測,並不會實質介入機芯的運作——用新聞稿的話來說,就像汽車時速表不會影響到引擎一樣。
 
包含官方資料在內的介紹都必須特別解釋這一點的理由在於,在手錶中加入電子機構實在是觸碰到了高級錶玩家的大忌,為了將買錶人的機械本位主義可能對這種吃電的裝置產生的排斥降到最低,URWERK從一開始的設計到後續的宣傳行銷都針對這點花了不少心力,由此可見,在今天的高級錶市場推出像這樣的一個系統,是項多麼艱難的任務。
 
隱藏式搖臂發電;捨棄直接加裝電池的簡單作法,側面的隱藏式搖臂,讓佩戴者可以用手動的方式為測錶裝置供電,蓄電過程中產生的手感也是讓機械玩家情感著迷之處。
 
以光線監測擺輪動作
EMC的機械部分相對單純,基本上它就是一枚雙發條盒的手上鍊機芯,兩個發條盒以垂直串連,動力儲存約80小時,機芯的振頻則是28,800vph,比較特別的大概只有它的擺輪形狀,這點稍後我們會再提及,總之包括正面的顯示方式在內,EMC的機械構造跟URWERK過往的產品比起來真的無甚特殊之處。
 
有意思的是它的電子部分。如前所述,EMC在它的機械機芯之外加裝了一個電子測錶裝置,這個裝置本身具備了一枚振頻高達16,000,000赫茲的擺輪做為母鐘,它對機械部運作的監測就是以此為基準。從底蓋下我們可以看到擺輪的上方罩著一個帽蓋,蓋子底下就是測錶裝置的感應器。它是透過光學的方式偵測調速擒縱部的精度的(而非經由擒縱器一擒一縱的敲擊聲),感應器是一個C字形的卡鉗從上下虛夾住擺輪,利用光線感應擺輪在卡鉗中的動作計算機芯運作的精度。
 
以光學偵測精度的電子裝置;EMC在它的機械機芯之外加裝了電子測錶裝置,擺輪的上方罩著一個帽蓋,蓋子底下就是測錶裝置的感應器,透過光學方式偵測調速擒縱部的精度,是它的一大特色,而呈扁盤型中央大面積實心部的異型擺輪也另有巧妙。
 
前面提到機芯的擺輪形狀另有巧妙,事實上這裡他們以URWERK慣用的ARCAP合金打造了一個扁盤型、中央包含了大面積實心部的異型擺輪;傳統的擺輪多是以一圈外環和數根輪輻組成,中央大部分都是中空的,然而這樣的造型在快速運動下卻很容易讓光線感應器抓不到,相對地EMC的擺輪中央差不多有一半實心、一半空心,這麼一來感應器就比較容易抓到擺輪的動作,讓整個裝置得以順利運行。
 
日差秒數和擺幅顯示
透過實際操作我們更容易暸解機芯運作的方式。當我們想要檢測手錶精度的時候,按下左下方的按把,測錶裝置就會開始進行約3秒鐘的擺輪動態捕捉,接下來它會將讀取到的數據傳回機芯一旁的電路板,在跟母鐘對比過後,最終將精度以日差秒數的形式呈現在錶面左上方子面盤中。
 
以按把啟動測錶裝置;按下左下方的按把,測錶裝置就會開始進行約3秒鐘的擺輪動態捕捉,接著它便將讀取到的數據回傳至機芯一旁的電路板,經過對比最終將精度以日差秒數的形式,呈現在錶面左上方的子面盤。
 
初代的EMC僅會顯示日差秒數,這次介紹的Time Hunter則是會先指示日差秒數(子面盤的左半圈),隔一下之後再接著指示擺輪的擺幅(子面盤右半圈)。一般而言,末端使用者沒什麼必要知道擺幅這麼專業的資訊,初代應該就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所以只秀出日差,不過有可能是玩到要自己測精度的錶迷對擺幅同樣也會有興趣,所以到了Time Hunter索性把這項也一併顯示。
 
自行調校快慢
在得知了手錶精度之後,使用者還能進一步自行調校快慢,這是EMC的概念當中另一個突出之處。機芯從擺輪中央伸出一根極長的快慢針,快慢針的末端連到兩顆微調螺絲,一顆位在機芯夾板上,就跟傳統的微調一樣,要開蓋了以後才能施作,然而另一顆卻穿過透明底蓋外框直接做在錶背上,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有一支小徑的一字螺絲都可以在不開蓋的狀況下自行調校快慢。
 
EMC電子指示盤;不同於初代的EMC只會顯示日差秒數,Time Hunter則是會指示日差秒數(左半圈),隔一下之後再指示擺輪擺幅(右半圈),可以自行測精度對玩家來說也是種嘗鮮的體驗。
 
老實說,讓你測了精度之後又不讓你調實在是一件很吊人胃口的事,因此加上不開蓋微調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只是這麼一來就將使用者對腕錶運作的參與拉到了一個新的層次,讓這支錶的顛覆性又多了另一重意義。
 
如前所述,測錶裝置是吃電的,原本這個問題只要裝電池就可以解決了,不過URWERK深諳高級錶玩家的心理,要在手錶中使用電子裝置已經未必情願了,要再大剌剌地裝進電池就更加掃興,因此他們在內部做了一個手搖式的發電機,只要翻出側面隱藏式的搖臂就可以手動為機構供電,充分滿足高級錶玩家追求的類比式的手感。
 
初代EMC的面盤配置是將時分針作成小盤放在右下角,其他顯示也都以衛星的形式散佈四周,Time Hunter則是將時分盤放大到幾乎佔滿整個錶面,視讀性的確是大幅提升了。
 
UR-EMC2手上鍊機芯,不但配有手搖式發電機、光學感應精度監測,而且從底蓋上的螺絲就可微調機芯。
 
小編短評
現今的高級錶市場瀰漫著機械本位主義,任何產品只要扯上石英、電子幾乎都很難有生存空間,價位愈這個傾向愈明顯,甚至到了有人寧可要一枚廉價的通用機械機芯,也不願選擇一枚真正作工品質精良、而成本更高的石英機芯,石英風暴以來的反動莫此為甚。
 
EMC的出現巧妙地遊走在這種意識形態的尺度邊緣,它雖然包含了電子裝置,但計時本身仍然是純機械的,原則上並不犯規,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想,機械錶玩得精深了的玩家都愛講究精度、擺幅這些專業數據,有的甚至家裡就擺著一台測錶機可以時時自己測,而EMC其實就是將錶和測錶機合而為一,某個程度上反而是一種更加機械本位的產物也未可知。
 
URWERK EMC Time Hunter概念腕錶
 
URWERK近年產品的變化不多,大部分都是衛星顯時機構的改良和變形,EMC是在這樣的局面下破格的一個新作,錶款本身固然極具啟發性,對URWERK做為一個品牌來說也是一劑有力的新血,幾個原因的加乘之下,2014年度的日內瓦高級鐘錶獎頒獎給它似乎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呢。
 
文/孫德銘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