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穩定度的禁忌 MONTBLANC 4810 ExoTourbillon Slim 110週年亞洲限量版
Aug 26, 2016
2015年MONTBLANC萬寶龍在Heritage Chronometrie系列下推出了ExoTouqbillon這款所謂的外置陀飛輪。
一般傳統、完整的陀飛輪裝置是將游絲擺輪和擒縱器等等調速擒縱部件固定在一個完全包覆的籠架當中,再以底下的基板和正面的錶橋前後夾住籠架,由外部輪系驅動整個裝置自轉,之後有人取消了正面的錶橋,讓籠架結構僅由下方基板抓住,凡此即為所謂的飛行陀飛輪,目前市面上的陀飛輪錶大致上不出這兩大類。
飛行陀飛輪的意義在於沒了正面錶橋的遮蔽,裝置的運作可以更加一目暸然,但從結構的角度來看這卻也讓整個裝置少了一半的支撐,暗藏著穩定度的隱憂,是以部分老成持重的機芯設計師對此還是持保留態度,Giulio Papi就是這一派的代表之一。
當然,隨著加工精度和材料工學日新月異,飛行陀飛輪運作的穩定度也不斷提升,從現行的產品的數量和表現來看幾乎可以說已經克服了它結構上先天的弱點了,連Papi自己也都終於破例設計了採用飛行陀飛輪的機芯,到此這項機構技術上算是沒什麼問題了。
禁忌的無籠架設計
然而另一方面,陀飛輪裝置中真正在運動的核心:籠架,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卻沒什麼太大的變化,不論有沒有正面錶橋,籠架的構造幾乎都維持著前後兩枚框架、中間以2-3根立柱連結起來的封閉式設計,包覆在裡頭游絲擺輪和擒縱器基本上都受到了正反兩個方向的固定。
其實理論上陀飛輪的籠架並不必然要做成封閉式的設計,只靠單面的框架同樣足以固定所有的調速擒縱部件,然而也跟飛行陀飛輪一樣,這麼一來等於調速擒縱部件少了一半的支撐,穩定度的問題同樣會成為阻礙,是以長久以來始終沒有機芯設計師膽敢跨出這一步。
萬寶龍的ExoTourbillon算是主流錶廠中率先挑戰這個禁忌的先行者。這款陀飛輪的籠架只有下方的框架,由此自然也不需要側面的立柱——事實上這樣的結構已經不能稱之為「籠架」了;調速擒縱部件僅僅只靠底下的框架從單面固定,整個裝置就像放在一個托盤上運作,這麼一來不但提供了更好的視野,也讓裝置得以加裝一些額外的功能。
如前所述,這種構造的問題在於穩定度,因此我們可以看到ExoTourbillon的諸多設計都在針對這點做強化,首先它陀飛輪的尺寸不大,一開始就先減輕了整個裝置運作的負擔,再來從背面可以看到,下方支撐整個裝置的基板相當厚實,裝置底下的框架也比一般的粗壯許多,凡此都是希望能從單一方向強化支撐力,由此提高穩定度;不過另一方面這款並非飛行陀飛輪,裝置的正面仍然有一橫跨式錶橋,由此可見無籠架的設計對系統的負擔還是太大,必須從外部另行補強。
額外的停秒功能
至於前面提到的額外功能有可能是無籠架設計在使用端最大的優點。過去陀飛輪錶具備停秒功能的僅有朗格一家,之所以那麼罕見的理由是因為一般機芯的停秒多是以一枚板狀有彈性的煞車片抵住擺輪,暫停整枚機芯的運作,然而陀飛輪的擺輪被包在籠架裡,煞車片抵過來的時候有可能會打到上下框架間的立柱,輕則無法達到停秒的目的,重則導致整個機構卡住,甚至損壞零件。
朗格的停秒陀飛輪是靠著設計出一枚形狀特殊的雙翼煞車片,讓煞車啟動時無論如何都會有一翼抵到擺輪,並且能避免卡到立柱損壞機構;ExoTourbillon在這裡最大的優勢就是它根本沒有所謂的籠架,自然也沒有立柱的問題,因此它可以像一般的停秒機構一樣,直接以造型簡單的煞車片煞住擺輪,達到停秒的功用,從而讓錶款得以進行精準對時。
110週年紀念版
2015年的ExoTourbillon乃是加裝在Nicolas Rieussec的計時機芯上,2016年萬寶龍為它打造了一枚原生的機芯,機芯以微型自動盤驅動,功能則只有單純的時刻顯示,比較有意思的是它在底下的陀飛輪框架上加了一顆醒目紅色箭頭,以此搭配外圈的刻度來顯示秒鐘,有別於一般多加一根同軸指針的做法。
一般版在錶面的3點鐘位置加裝了一個錶冠狀態顯示,可以指出錶冠目前是處在上鍊、調校還是停秒哪一個段位——這裡它不是直接用調校段位來停秒還滿特別的;這次我們介紹的是品牌110週年的紀念版本,錶款取消了原本的錶冠段位顯示,取而代之的是在整個面盤的上半部以微縮彩繪畫滿了歐洲、北美或是亞洲的地圖,三種版本共限量11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