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陀飛輪 FRANCK MULLER Vanguard Gravity

Aug 4, 2016

FRANCK MULLER Vanguard Gravity陀飛輪腕錶;直徑44.00×53.70mm 黑色PVD鈦金屬錶殼/時間指示、陀飛輪裝置/CS-03手上鍊機芯,25石,5日鍊,振頻18,000vph/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參考價NTD 3,980,000

FRANCK MULLER的複雜功能錶款一路上經歷過幾個階段的轉變。1980、90年代Franck Muller本人剛剛闖出名堂的時候正好也是機械錶的高階複雜功能開始積極腕錶化的時代——或者應該說Muller其人就是發動這波趨勢的重要推手之一。
 
當時製作的複雜功能大致上比較古典,一旦要向上發展的時候多半會循著增加陀飛輪的軸數、一種功能變三種這樣的簡單邏輯,直到今天仍然是品牌鎮店之寶的幾種大複雜功能正是這種精神的延續。之後FM的錶款開始時尚化,產品的構成轉向功能單純、然而視覺性強烈的路線,這個時期的複雜功能款式機械結構相對單純,重點在於功能所表現出來的趣味性,其中像Crazy Hours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活力滿點的運動氣勢;從大弧度錶側觀察,此款腕錶融合運動風,線條流暢,錶殼中央裝設一條具金屬光澤的黃色凹槽;黑黃配色組合也帶來如超跑般的視覺效果,配上穿插黃色縫線的橡膠錶帶,更有強勁俐落的速度動感。

而近期的FRANCK MULLER又進入了下一個階段,複雜功能的難度再度提升,然而技術賣點卻指向單純有感的訴求,比如說最大陀飛輪、最快陀飛輪都是兼顧了技術含量、卻又能讓人一聽就知道錶款厲害所在的話題產品,概念上可以說是前兩個時期的整合,將FRANCK MULLER這個名字對各個不同族群的魅力極大化。
 
橢圓球體的籠架
2015年推出的Vanguard Gravity也具備了此一階段的特色;乍看之下它就是一款大型陀飛輪,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21.2mm的直徑比之前Giga Tourbillon的20mm還大上一些。然而這款的賣點卻並非僅止於此。
 
傳統陀飛輪籠架的結構多半是由前後兩枚平面的框架夾住裝置的所有零件,中間再以支柱加以連結固定;Vanguard Gravity打破了這樣的結構,它的前後框架並非平面的,兩枚三輻的支架呈現中央高起、末端向下彎曲的立體造型,這麼一來框架之間就不需要支柱連結,直接將前後支架的末端鎖住就可以形成中空的籠架了。
 
先進技術輔助的前衛設計;像此種橢圓造型的結構,若只靠傳統製錶技術會難上許多,曲線型籠架要加工到配重平均、迴轉穩定的地步,沒有電腦輔助計算和現代精密加工的話勢必極其費事,若沒有夠力的技術也絕對難以產品化。

而整個籠架從側面看來形成一個橢圓的扁型球體,加上它偌大的體積,視覺效果相當吸引人。關於整組陀飛輪的配重,籠架內的擺輪並非跟整個裝置同軸,而是採用偏心的設計,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擺輪對向的支架中間夾了一塊非常醒目的配重塊,側面還刻上了機芯的型號「CS-03」。
 
配重塊的下方有一組上下雙層的圓盤,中間夾的是擒縱輪;一般陀飛輪裝置中擒縱輪的軸齒輪會直接連到固定四番車——不論是內齒還是外齒式的,然而這款可能是因為零件尺寸和結構分配的關係,擒縱輪的軸齒和固定四番車的內齒之間還多了一顆小齒輪,並非直接連結,而這組雙層圓盤就是為了固定這顆中介的小齒輪而設的。
 
錶帶貼心考量;此款採用內層橡膠、外鑲帆布或是鱷魚皮的複合材質錶帶,這麼做的好處是外層保留了帆布和皮革的質感,但實際接觸肌膚的卻是防水的橡膠,因此不用擔心布、皮會吸汗的問題。

縱深豐富的錶面
機芯從正反兩面固定陀飛輪,背面的錶橋是一般平面式的,正面的則呼應籠架的立體造型,同樣採用了拱型的結構,錶橋直接從基板伸出,中間並沒有支柱墊高,讓整個陀飛輪的開口看進去就是一個球面,概念相當飽滿。
 
面盤設計沿用Vanguard系列的元素,立體而中空的數字時標採用了誇張的字型,配合同樣有層次感的外圈刻度,整個面盤的縱深相當豐富;陀飛輪的開口下就更不用提了,大面積的開面不但讓我們得以直接看進機芯的垂直結構,時分針到撥針輪系之間的連結也從開口邊緣露了半截出來,整支腕錶的內部被層層解剖,機械錶的賞玩之樂莫過於此。
 
面盤具強烈立體感;前後鏤空設計的陀飛輪在整組錶款上異常搶眼,佔去了超過一半的錶面空間,因此時分盤集中在上半部,時分針也採用偏心配置,而運用立體、鏤空技術製成的黃色時標也擁有前衛風格。

奢華運動錶的識別
Vanguard Gravity的基本設計就此一式,不過卻在色彩上生了許多變化,包括鋁質的陀飛輪籠架、指針夜光、數字時標的外框乃至於前後錶殼的夾層以及錶帶縫線都會隨款式換上不同顏色,而且其中不乏鮮黃、淺藍這些亮眼的色相,盡顯錶款頂級奢華運動錶的性格。
 
錶帶的部分也值得強調一下,它的雙材質設計可減少其他材質錶帶會吸汗的問題,是相當使用者考量的設計,這種錶帶早幾年已經有部分品牌採用,2016年錶展上更是大量出現,由此可見品牌有愈來愈將戴錶人的使用經驗放在心上了。
 
小編短評
FRANCK MULLER是個對不同輩份、不同族群的買錶人來說各自象徵了不同意義的牌子,如果是一般的新富名流,看重的可能是它作為一個時尚icon、流行性的一面,但如果是經歷過Muller以「天才製錶師」的稱號轟動錶界,1980、90年代的老玩家,對他的期待應該是以高階複雜功能帶領機械錶復興的旗手之一,相對地對於品牌後來的時尚化可能會帶有一分不以為然。
 
從底蓋鏤空處看到的簡直是一件為縮的裝置藝術。

FRANCK MULLER一度採取分眾的方式來經營兩種屬性的消費者,一方面持續推出視覺性強烈的款式,另一方面卻仍然保持他們在專業製錶、複雜功能上的活力,讓雙方各取所需;而Giga Tourbillon、Thunderbolt或是這款Vanguard Gravity代表的則是品牌的下一個階段,它們在機能面上展現出了高度的研發性格,製錶實力毋庸置疑。
 
但另一方面這些硬橋硬馬的複雜功能卻又具備了不用是玩家也能一眼就明白的賣點,比如說尺寸很大、轉速很快、造型很特別,讓這些專業級的規格不會難以下嚥導致曲高和寡,一舉搞定了兩邊的買錶人,品牌也在製錶人和賣錶人的兩種身份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