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YSSE NARDIN雅典 Stranger音樂錶

Feb 21, 2014

ULYSSE NARDIN雅典 Stranger音樂錶

一直以來,ULYSSE NARDIN對於三問活動人偶腕錶的發展一直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然而,無論是雙錘三問或是四錘西敏寺鐘聲,這些透過音簧與音鎚所搭配發出的,終究還是一段能夠用以辨識、標註並代表某個時間意義的單音階。而這次要介紹的這款Stranger音樂錶,與問錶、鬧錶相比,則是屬於完全不同層次與概念的作品。

開宗明義,直接討論這只腕錶的重點,是面盤上半部的轉盤機制,上有音齒,搭配周圍延伸出的音梳,能演奏出1966年由 IVO ROBIĆ作曲,法蘭克‧辛納區(Frank Sinatra)演唱的Strangers in the Night這首歌的旋律。結構理論很明顯來自於音樂盒(Music Box)。
12點位置的音盤轉動演奏法蘭克‧辛納區 1966年的經典曲子「Strangers in the night」。

傳統音樂盒是以一具滾筒機制上有著不同間隔的音齒,轉動時會撥動長度不同的金屬音梳簧片,共振出一串有節拍的音調,並串連成完整的旋律。音齒就如同音符似的存在,主要是控制音階與音階之間的間隔。而被撥動的音梳則就是音階、音調,簧片的長短、厚薄其實都有微妙的差異,長的、薄的,共振出的會是較高的音調,而短的、厚的,則相對是低音。

考量到腕錶厚度,雅典採用型式類似較少見的碟盤音樂盒(Disc music box)設計。一如其名,採用的是碟盤而非圓筒。不過碟盤音樂盒雖是採用圓形碟盤,但設計結構不同於滾桶使用音齒,而是在圓盤上鑽孔,並於孔外製作勾狀突起物。碟盤以類似唱片的方式轉動,音梳則會像是掃帚般橫過碟盤勾動金屬簧片發聲。兩者型式雖然不同,但發聲的原理大同小異。雅典的Stranger音樂錶嚴格說來是將這兩種音樂盒型式的結合,圓形碟盤不另外挖洞,而是安置音齒,並重新配置音梳位置。十支音梳由兩邊向中央集中。音樂盒的歷史至早可以上推到1598年,是門古老的工藝,但在雅典重新設計後,這項古老工藝在腕錶上感覺十足前衛。
  
前衛的設計感來自於重新配置的音梳設計,然而這樣的改變,最麻煩的部分該是在於如何在此前提下,讓音齒音梳能夠配合共同演奏出正確的樂句。傳統的筒型音樂盒,音梳的基準點相同,較好計算出每個音調之間的相對關係,使被音齒撥動後共振發出所需的音調。就好像鋼琴的配置,壓下琴鍵後,小木槌敲響長度不同的鋼弦一般。但Stranger的全新配置等於是要重新尋找彼此的相對關係,十枚音梳的長度、與音齒碟盤的距離,以及在錶面上所處的位置,這都需要重新計算。
12點位置的音盤,是碟形與滾筒式音樂盒的綜合體,碟盤轉動,音齒便會撥動音梳發聲。

有關音律的錶款都是複雜的,無論是問錶,或是音樂錶。因為這所牽扯到的不只是單純的機械結構作動,還關於「音樂」這種稍微要講究些天分的東西。問錶說穿了就是音鎚敲擊音簧,再與錶殼內部空間共振發出響聲。音質是否悅耳可以透過材質改變、音準正確與否可以透過儀器輔助。可音樂的速度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則似乎見仁見智。張嘴發聲人人都會,但聲音發得好的就是唱歌,發不好的則是殺雞。製錶師不僅只要準確的組裝並使其運作,同時還要有能夠調整出好聲音的美學觀感。問錶發聲,大多著重音質好,雜音少,敲快些或慢些影響不會太大,藏家亦各有所好。但速度對於音樂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玩黑膠的朋友都知道,唱機上分成33轉或45轉,取決於唱片壓制的設定。轉速是基本的要求,33轉的唱片讓它每分鐘45轉,所有人都變成卡通的花栗鼠唱歌,又急又快音又高。本該45轉的降至33轉,天使般的呢喃輕吟轉眼會變成死黑金屬似的低吼。正確的轉速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盒雖不至於唱片般一下驚聲尖轉瞬或惡魔低吟,但也會接直接影響樂曲拍子,讓音與音之間連結變得散落難整,這自然需要音盤轉速與音齒位置的絕妙配合。

雅典宣稱此枚機芯耗時五年製作,相信其中花費在尋找正確音齒音梳的配置以及碟盤轉速上佔了多數。

為操作便利所設計的錶冠功能選擇器,按壓錶冠上的按鈕選擇功能,無須拔出錶冠即可操作功能。四點位置扇形盤則會指示當下功能。

驅動發音奏樂的理論複雜,然而在操作上,雅典倒是以「能夠簡單操作,不造成配戴者困擾」為考量。這款Stranger音樂錶無論在閱讀時間或是操作上都能輕易上手。12點鐘位置音樂轉盤,中、央時分指示,六點鐘位置則是小秒針與日期窗。左右兩個扇形盤則是協助腕錶輕易操作的要角。 

Stranger音樂錶內裝雅典自製的UN-690自動上鍊機芯,身為最早開發矽材質運用的品牌,機芯採用矽擒縱是很合理的事情。除此外,雅典還為這只腕錶加入了其他新的功能結構。在錶冠功能部分,雅典將先前Jade玉玲瓏女錶的功能選項機制修改,與錶冠結合。壓按錶冠上的按鈕即可選擇錶冠功能,並且加以調整。使用者壓按按鈕即可控制面盤四點鐘位置扇形盤上的指針選擇功能,W代表上鍊、T是校時。D則是透過離合機制暫停錶冠功能,維持一切正常。
八點鐘位置有著高音譜記號的扇形盤,以ON與OFF提醒配戴者目前腕錶音樂狀態。透過十點鐘錶側的按把設定,是訂音樂是否整點演奏。

可以想見的推動音樂碟盤所需要的動力必然可觀,若是與走時共用同一發條盒,那麼當啟動音樂盒機制時,走時必然會因為動力輸出不穩而出問題。雅典當然也想了,因此為音樂盒機制設計獨立發條盒,使其能有充分動力運作又不會影響腕錶本身正常運行。兩者的發條盒共用同一錶冠上鍊,單啟動錶冠上鍊功能時,順時針旋轉是為腕錶走時上鍊,逆時針旋轉則是為發條盒上鍊。簡單的分流,算是將錶冠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左側錶身的兩枚按把則與音樂盒有關。與十點鐘錶側按把所對應的是八點鐘標示ON與OFF的扇形盤,用已設定音樂盒是否整點自動奏樂或是關閉此功能。八點鐘位置的按把則是能夠隨時啟動音樂盒發聲,當音樂盒開始奏樂時,除非動力耗盡,不然不會中途停止,會演奏17秒約莫六小節的完整樂句。此外,一般、傳統...檔次不高的音樂盒缺乏調節機制,會讓發條直接轉完,有多少動力就用掉多少,當走到發條末端,動力扭力都不足時,便難以推動機制轉動,於是速度就會開始變得緩慢...直到停止,影響音樂完整性。
 
雅典當然不會讓這事發生,在音樂盒內該當加入了安全措施,讓音盤即便在動力有限的狀況下,能夠維持等速運轉(但此時則不見得會轉完整段樂句)。
 
實心底蓋鐫刻鋼琴鍵盤並書寫上曲名配置,亦很有6、70年代老唱片的封面感覺。

對於高級鐘錶而言,絕佳的賞玩性該當可以是凌駕一切的基本,而Stranger音樂錶確實實至名歸。端看外貌,視覺的設計以及細節的作工都很細膩。實心底蓋鐫刻鋼琴鍵盤並書寫上曲名配置,亦很有6、70年代老唱片的封面感覺。

錶冠功能選擇機制的設計,讓操作非常便利。有時遇到一些密合度較高,錶冠很難拔的錶時,都不知是否該義無反顧地大力拉拔。按壓設計能讓操作過程更舒適且減少拔出錶冠所可能造成的損害,自然是個貼心設計。

當然,腕錶重點還是音樂盒的部分,啟動音樂盒機制後,隨著碟盤轉動流洩出的音樂頗為悅耳。其音質就如同滾筒撥簧的音樂盒般清透優雅,久聽亦不覺膩。刻上琴鍵實心的玫瑰金底蓋,可想見是為增加共振,讓樂音能夠更響亮。但實際操作後,總覺得聲音並不如希望的大聲。或許在完全安靜的環境下會很明顯,但在一般環境下則需要湊近些方能聆聽清晰。
 
好奇的是這只腕錶的設計靈感來自於雅典股東之一的Dieter Meier,他除了是雅典少數股東外,同時也是藝術家、導演、作家,而他最主要身份則是瑞士實驗電子舞曲樂團Yello的靈魂人物。理當有著前衛性格的人,卻選擇Strangers in the Night這首1966年的爵士情歌作為腕錶形象,而不從他自身諸多作品取一呈現,這背後的抉擇相信很有意思。
彷彿瓶口向內縮的錶圈,細心修是的弧線相當好看。

技術資料:

直徑45mm 18K玫瑰金錶殼╱時間指示,音樂鳴響功能,錶冠功能選擇機制╱UN-690自動上鍊機芯╱防水30米╱限量99只╱參考價NTD 3,730,000
 
文:黃兆慶
圖:黃兆慶
資料提供:ULYSSE NARDIN(02)7716-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