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朗格先生,一路好走!!

Jan 24, 2017

近代朗格錶廠重生的要推手之一,名譽主席瓦爾特.朗格先生(Walter Lange)於德國時間2017年1月17日辭世,享壽92歲。

上星期的17號,才剛剛看到同業朋友分享他在S.I.H.H.日內瓦錶展中,捕獲 「野生」克勞斯爺爺(Kurt Klaus)的照片時,另外一方面卻傳來瓦爾特.朗格先生(Walter Lange)先生辭世的消息。相信參加過S.I.H.H.的同業朋友們,都會發現會場內有兩位身材較為嬌小,但是非常慈祥的老爺爺。

瓦爾特先生在年輕的時候,接受傳統製錶工藝的訓練,並且將鐘錶視為終身志業;即使高齡80、90歲,每一年的S.I.H.H.日內瓦鐘錶展,他都會蒞臨現場。

其中一位就是IWC萬國錶的傳奇製錶師,也就是喜歡整場「趴趴走」的克勞斯爺爺,之前在品牌的製錶課程中,也有遇見克勞斯爺爺;感覺他的內心充滿十足的好奇心,並對鐘錶事物感到高度熱誠,我還曾經聽過展場小姐與他的有趣對話(美女小模有眼不識泰山)。而另外一位,則是感覺沉穩內斂,且幾乎固守在A.LANGE & SÖHNE朗格展場周遭的瓦爾特先生,由於職位的關係,可能他也不好意思到處雲遊四海,東跑跑西逛逛。在去年參加S.I.H.H.時,小弟還有遇到瓦爾特先生,沒想到上周(1月17日)卻突然離開人世。

自1873年落成,並在1945年遭受轟炸之前,這裡一直是朗格的總部大樓;但是直到2001年,朗格才又再度遷回此處,目前成品牌的行政總部與聯絡處。

我想如果克勞斯爺爺聽到這個消息,可能心中也會感嘆:「難怪,今年在會場都沒看到他」。雖然兩位老先生屬於不同的品牌,但是在朗格錶廠重建的過程中,出力最多的便是IWC萬國錶。因為在1989年東歐的共產國家掀起政治改革,著名的柏林圍牆也被推翻,進而促成東西德統一時,已經66歲的瓦爾特˙朗格先生,正計畫重回位於東德的格拉蘇蒂小鎮,重振家族產業A. LANGE & SÖHNE朗格錶;也就是在蘇聯佔領東德後,被併吞於GUB國營鐘錶事業中的家族產業,如果用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諺語來形容瓦爾特先生,是再貼切不過的形容。

在1994年,朗格推出四款腕錶作品,開啟品牌的復興之路。圖片由左到右,分別為萬國錶的總裁君特‧布呂萊恩、瓦爾特˙朗格以及當時的朗格總經理哈特穆特˙科諾特(Hartmut Knothe)。

不過在歷經五十年後的共產統治,昔日的朗格錶廠早已消失,僅存部分房舍以及低落的生產效能。而就在此時,位於瑞士德語區的萬國錶總裁君特‧布呂萊恩(Günter_Blümlein)與他的副手Hannes Pantli,以及VDO經理Albert Keck(VDO持有LMH集團股份),在餐廳中決定了與瓦爾特先生一起重建錶廠。一年之後,朗格便於1990年的12月7日重新註冊品牌名稱。當時萬國錶協助朗格的營運與研發,而且朗格沒有接受萬國錶的空降員工,而是從零開始,培訓屬於自己的員工,這與1845年建廠時的狀況很像,當時的費爾迪南多‧朗格先生(瓦爾特先生的曾祖父),也是親自培訓15名來自格拉蘇蒂的鐘錶學徒。

可稱為IWC萬國錶之寶的克勞斯爺爺,師承昔日萬國錶研發總監比勒頓先生(Albert Pellaton),如今仍然持續指導新進學徒,甚至到全世界各地主持製錶課程,活力可說是超乎常人。
因為設計Da Vinci萬年曆而一戰成名的的克勞斯爺爺,親自訓練朗格的機芯設計工程師Annegret Fleischer與Helmut Geyer,他們一起打造出Lange 1錶款的機芯。在有限的資源下(兩人共用一台電腦設計機芯),重新建廠期間的困難,相信不足為外人道,因為此時IWC也在研發大複雜功能腕錶--沙夫豪森戰馬II(於1993年推出),但我相信克勞斯爺爺也是甘之如飴(活力滿滿)。當時在1991年加入朗格錶廠的員工,如今仍有許多留在錶廠內工作,包括機芯設計工程師Helmut Geyer。
瓦爾特先生(圖右三)即使年事已高,但是在2016年底,仍與朗格產品研發總監Anthony de Haas(左二)、鐘錶記者Gisbert L. Brunner和Peter Bran,以及Peter Plaßmeyer博士,擔任2016年朗格傑出製錶大獎的評審團成員。

如今,瓦爾特先生到了天堂,相信已經有一位"Old Friend"正在等著他,也就是後來成為LMH集團總裁(旗下有萬國錶、積家與朗格)的君特‧布呂萊恩先生,這位在2001年便英年早逝的錶界傳奇人物(超帥的老型男),對於IWC與朗格日後的成功,絕對是功不可沒(日後Vodafone集團將LMH賣給歷峯集團,售價高達30.8億瑞士法郎);但是年僅58歲便先走一步,如今兩位傳奇人物,可以在天堂好好的聊聊天、敘敘舊、喝杯咖啡。

在1989年柏林圍牆被推翻,隔年東西德統一,已經66歲的瓦爾特.朗格與IWC萬國錶的總裁君特‧布呂萊恩(圖左),在1990年展開了朗格的復興大業,但布呂萊恩先生已經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