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機芯2.0(下)
Feb 23, 2016
(承上)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錶廠都是以這種垂直的形式為機芯升級的,其中沛納海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目前沛納海恐怕是這些新興自製機芯當中繁衍最為興旺的一家,光從型號數字來數從1000到5000都沒有缺號,跳過去再往下還9000和9100,不同的型號家族各自具備不同的屬性和相應的規格,現今市場上機芯使用區隔到這麼細緻的還真沒幾家,更遑論沛納海的產品種類已經相對單純了。從最早的P. 2002到去年在WW錶展上發表的P. 1000,這個龐大的系統是沛納海花了十年建立起來的,在這十年間他們雖然沒有正式地對單一型號進行升級(不特別對外強調的小改我相信是有的),不過一路過來每推出一個新型號,錶廠在生產性方面就有做進一步的優化,其中P. 5000、P. 1000高度精簡的夾板分件就是顯而易見的例子,像這樣在不同型號間實現生產性強化的做法其實可以視為一種橫向的2.0,儘管舊型號同時仍然存在,但隨著新型號不斷瓜分舊型號的產品比例,錶廠整體的生產效率還是在向上提升的。
不過從沛納海的這個例子又帶出了一個新問題。2000年代初品牌要做出一枚自製機芯所費不貲,研發花錢,設備也要從零開始建置,而且前期的產量不大,成本也很難攤提,所以當時自製機芯的定價要訂得那麼高是有道理的。然而隨著產量增加,固定成本會不斷被稀釋,生產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性改善也會讓後續的生產成本有辦法調降,所以理論上自製機芯的成本應該是愈來愈低的,但事實是從消費者這端來看卻很少有錶款主動調低售價的。
當然如果我們從整體來看,今天市場上要買到一支搭載自製機芯的錶款(不論品牌)是比十年前便宜得多了,沛納海近幾年推出的自製機芯錶款已經可以開出相當親切的定價了,帝舵的自製機芯更是用等同通用機芯的價位在以一換一,這些都是業界技術全面性的提升帶來的結果;不過以這兩個例子來說,帝舵是一進入(自製機芯)市場就殺出破盤的低價,沛納海也是透過不斷推出新機芯來逐漸修正自製產品的價格,然而對於持續使用同一型號的品牌,當今天這個型號已經做到2.0、生產成本有可能已經一定程度地調降了,這個時候要不要直接把成本反應到訂價上就成了一個問題。
去年在Baselworld上豪雅有一款計時陀飛輪稍稍曝了光,而這款陀飛輪最驚人的地方在於它的定價只有14,900瑞郎,雖然上市的時間還不明朗,但已然對市場投下了一個不小的震撼。總裁Jean-Claude Biver在受訪時說道,二十年前製作陀飛輪的花費的確很高,當時訂出了那樣的價位也是在反映成本,然而二十年來生產一支陀飛輪錶的成本不斷降低,但大部份的品牌卻都還是照著當年的訂價在賣,豪雅能夠推出如此破盤價的產品其實只是照實反映成本而已。
自製機芯在這裡面臨的是相同的問題。高級品牌是不能輕言降價的,然而像這種成本下降、售價卻不變的情形也有可能引起消費者的反感,因此這裡他們就必須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的錢花得有理,於是乎這些2.0的自製機芯在規格上都會再做提升,也許是增加儲能時間,也許是精度再更準個幾秒,儘管這些提升在使用上未必有明顯感受,而為了這個追加的成本跟在此之前他們省下的成本之間孰多孰寡我們也很難搞清楚,但這種附加價值的確是給了消費者一個交代,大部份的人應該也都會買帳,不過品牌還是得正視這種做法的邊際效應會逐漸遞減的可能性,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要適時地調整策略。
十幾年間,自製機芯從被動地回應ETA斷貨發展到必須要提升產能才夠賣,這裡頭反映的不只是製錶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同時也呈現出市場整體的變動。而在錶廠的機芯進化到2.0的同時,我們買錶人的觀念或許也應該要跟著調整;要選擇自製機芯還是通用機芯?機芯的價值要如何衡量?怎樣的訂價是合理地反應成本?真正的「實用」又應該到哪裡為止?這些問題的答案有的是固定的,有的則是因時、因人而異,適時地修正自己的觀念才有可能對各個時期的錶款做出適切的判斷。買錶時或許很難全然遵從理性,但是建立合宜的觀念、儘可能地掌握正確的資訊還是能讓你的感情用事不至於太離譜,而唯有在這樣的前提下,買錶人和品牌之間的互動才有可能往一個更健全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