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機芯2.0(上)
Feb 22, 2016
去年(2015)IWC推出了他們50/51系機芯的後繼型號52系。自從2000年品牌近代首枚自製機芯5000問世以來,十五年間IWC陸續又推出過不少其他的型號家族,但無論如何七日鍊的50/51系仍然是他們家知名度最高、運用也最廣泛的一支,一旦進行了這麼大幅的升級動作,從象徵意義和實質意義上來看都有更多討論的空間。 算算2000年可以說是錶界近代自製機芯的元年,IWC的5000、勞力士的4130、沛納海的P. 2002、積家的750這些如今都已經卓然成家的基礎機芯差不多都是在那之後五年間發表的,接下來的數年市場上更是百花齊放,自製機芯逐漸成為業界的顯學。在這最早的一批自製機芯當中,IWC的50/51系應該是最早進入世代交替的一支;去年同年還有勞力士的3255也是既有的基礎機芯大升級,不過它的前身3130是在1980年代末推出的,跟這一批的輩分有別,這裏我想留到晚一點再來討論。
IWC官方表示,5000推出後受歡迎的程度是超乎他們預期的,十幾年間衍生的產品眾多,一開始規劃的生產性已經不敷使用了,因此這次改版很重要的一個課題就是提升生產性,讓機芯可以用更合理、更有效率的方式做更大量的生產。在這段發言的背後其實透露出幾個訊息,其一是今天有單一品牌自製機芯的產量已經大到需要重新規劃生產性了,再來是生產性,或許還要加上後端的整備性,可能將成為接下來自製基礎機芯的重要議題。
近十幾年品牌投入自製機芯發展的理由不外乎是為ETA的斷貨做準備、以及迎合市場對自製的偏好。為ETA的斷貨做準備對一些大廠來說是一個實質的問題,但有更多品牌推出的自製機芯擺明了只是做來哄哄消費者的,搭載這些機芯的錶款訂價可能遠遠超出品牌主力的價位帶,根本不可能取代他們目前使用的ETA機芯,而事實上這些機芯推出後往往也沒有下一步的動作,真的就只有博君一燦了。
而對那些認真要取代ETA的案例來說,初期可能多少還是抱著一種先求有的心態,儘量把規格訂得漂亮一點,穩定性方面也不要太容易故障,至於生產性的部分未嘗沒有考慮,不過一開始誰也不敢保證未來的產量能衝到多高,所以我認為在設備的投資上應該是比較保守的。如今這些最早投入大規模自製的錶廠當初推出的型號有些現在已經站穩陣腳了,這個時候一開始規劃的製程可能顯得不夠有效率,產能也無法應付市場的需求;落差比較小的還可以用補丁的方式,東改一點西改一點把整個狀況調過來,但等到落差愈來愈大以後這種補丁就會變成杯水車薪,與其這樣將就對付著用還不如整個砍掉重練,於是乎就產生了我所謂「自製機芯2.0」的概念。
IWC的52系可以算是2.0的一個代表;雖然官方自己都說了新機芯的目標在提升生產性,但老實說從目前讀到的資料看來我比較難明確指出有哪一項修改完全就是為了提升生產性而設的,相對地有些我還覺得應該會更難生產(比如說部分陶瓷零件的公差抓得極小),不過考量到高級錶的精品性格,量產這種事跟他們的行銷方向其實是有點矛盾的,或許為了這個他們不願意透露太多也未可知。 相對於生產性,機芯在後端整備上的進展可能還透露出更多量產的線索,比如說陶瓷材質的比勒頓鉤爪和自動輪、還有從50系升級到51系時換裝的無卡度游絲,像這些修改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是在提升耐用度和精度,然而對生產者來說這同時也是減少故障回修、增進調校效率的設計,雖然好調不易故障理應是所有機芯的本份,但這方面的性能對大量生產的型號來說的確是更加重要,由此也可以解讀成這是52系對量產所做的準備。
強化生產性和整備性是自製機芯2.0的主要課題,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矽擒縱。矽擒縱是一個對前端組裝和後端整備都相當有利的選擇,一方面它很好調校,幾乎一裝上去就是準的了,而且一旦做出規模以後單位成本可以壓到很低,保修時直接換裝新的應該都很划算,從這點來看大量生產或許才是最能發揮它的優勢的領域。目前市場上導入矽擒縱的品牌不少,但像OMEGA、勞力士(女錶的2236)、以及新近加入的帝舵等等這幾家已經實際量產、或是以量產為目標的我認為才是使用矽擒縱的正道,相對地有些產量不多的高檔品牌也來用矽擒縱反而意義不大;一旦自製機芯2.0成為一種趨勢,矽擒縱搞不好會更大規模地普及,當然前提是上游的供貨和相關專利問題能夠解決,一旦確保了這些條件,矽擒縱有可能會一躍成為這批新世代機芯的主要配備。(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