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師之名
Jan 11, 2016
最近讀了篇關於有個新品牌的介紹;這牌子的錶本身是有趣的,不過真正讓我動念頭想寫點東西的卻是文章中的一小段敘述。無論如何還是先提一下這個牌子。
FERDINAND BERTHOUD是蕭邦集團旗下的一個新興品牌,Ferdinand Berthoud這個名字本身是一位18世紀的製錶師,據說衝擊式擒縱的研發跟他還有些淵源(恕我孤陋寡聞真的沒聽過),蕭邦的共同總裁Karl-Friedrich Scheufele在2006年買下這個品牌,隔了好多年之後才在2013年底正式對外發表,再過兩年到了去年年底終於正式推出產品。品牌的首款作品是一支芝麻練陀飛輪,錶殼八角形的外觀首先就令人印象深刻,而靈感正是來自Berthoud當年製作的航海鐘。錶款研發花了三年,經歷過三個世代;隸屬在蕭邦旗下,產品的開發自然仰賴了不少集團的資源,不過據說實際負責設計的卻是來自外部的一男一女兩位年輕製錶師。
蕭邦官方沒透露這兩位製錶師的名字(至少沒對我讀的那篇文章的作者透露),說是他兩位自己不願意曝光,不過他們倒是提到了當初找上這兩位製錶師時的故事。蕭邦最早是在2012年跟他們接觸的,聽說一開始他們因為不願意製作複雜功能錶所以拒絕了蕭邦的邀請,但是一旦知道了這是為Ferdinaad Berthoud這個大師之名操刀了以後他們倆就爽快地答應了。關於這個故事的真偽我是有點保留,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不至於造假啦,不過真實情形未必像他們講的那麼浪漫,然而這個故事卻讓我對錶界請到獨立製錶師來為某個知名老牌跨刀的做法產生了一點新想法。
集團或是金主買下某個有歷史卻已經名存實亡的品牌(或是名字),打著品牌的歷史,賣的卻是另外找人設計製作的錶款,像這種操作模式在錶界已經行之有年,而買錶人面對這種行銷手法時的態度大致上也有幾個層次;一開始可能單純被品牌的故事吸引住了,完全相信自己戴上手的錶就是它悠久歷史的傳承,等到知道了他們的操作模式後可能會有種被騙的感覺,甚至轉而對這個牌子產生反感,不過類似的情形看多了以後或許又能夠超然地看待這一切,認清錶是錶、牌子是牌子的事實,即便這塊招牌可能是現成買來的,但錶好錶壞卻騙不了識貨的人,借來的牌子也有可能做的是好錶,真正一脈相傳的品牌眼下的產品也有可能不知所云,唯有就錶論錶才是真的。
買錶人在這裡走的是一個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過程,反過來業內人士在這背後應該是看得一清二楚的,然而即便如此,一個外部的製錶師,是不是仍然會因為今天人家找我跨刀的是一個自己心儀的大師、名門的品牌而覺得與有榮焉,就算他知道雇用他的人跟那大師名門並沒有實際關係?當年Christophe Claret是否也曾經因為自己設計的陀飛輪是要給寶璣用的而感到沾沾自喜,就像今天為FERDINAND BERTHOUD操刀的兩位年輕製錶師一樣?如果這位現代製錶師是真心對當年那位大師的造錶哲學有所心得的話,今天能有機會以他之名、透過自己的理解來演繹同樣的製錶概念,或許真的是一件很令人嚮往的事吧。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幕後藏鏡人的心態似乎也變得比較可以理解了,而蕭邦的那則故事雖然浪漫,但也未嘗不是這次合作真正的源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