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翡麗Ref. 1436 雙追針傳奇
Nov 17, 2015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之所以稱為鐘錶的藝術,便是因為過去上世紀初,從1920年代後由懷錶改為腕錶的年代開始,它們便不斷為來自不同地方的客戶,創造客戶心裡所喜愛的腕錶,很多時候一枚腕錶的完成,可是經由多次的溝通及討論才得以定案,當然,有些腕錶可能從接單到交到客戶手上,時間可能已經歷經數年或者十年以上。
過去,能夠購買該品牌的消費者也非平常的客層,故如同這回專拍的這枚雙追秒計時不鏽鋼腕錶Ref.1436,可是非常罕見的(交易記錄上只有二枚),實際記錄上生產數量為四枚,但其中一枚裝置18KYG錶殼款式於1950年在義大利的經銷商手上遺失了,其實,這款特殊計測儀器,在當年是可以選擇18KYG或是鋼殼的,在1945年的廠方型錄資料上指出,不鏽鋼款當年的售價為$1,415瑞郎,而18KYG的錶款售價則為$1,900瑞郎,這個售價其實是高昂的,並非你們現代所想像的數字,畢竟,歐洲二戰剛結束,能夠有這些預算來買錶的人,也非常人,因當年的貴族們要的也是貴金屬的錶殼比較多,會要求訂製不鏽鋼殼的客戶,大多為專業人士,因為他非常清楚要的是枚專業的計測儀器,而不是炫耀的工具,這回Phillips Auction拍出$3,300,000瑞郎,如此高價,可說如前言所提及,目前許多有錢的年輕銀行家或是投資客,已經慢慢的了解古董百達翡麗是真不簡單的。



如果說是收藏概念來看,從上世紀初腕錶年代開始的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都是相當具有收藏價值的,因為過去的作品除了固定的型號產品外,很多時候都是客戶的訂作款,或是獨一無二的特製品,有很多人問過我,那年代的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價格不是沒那麼昂貴嗎?是的,雖然如此,但這些腕錶還是屬於有錢的玩意,你們可了解,1940年後不鏽鋼才真正的普及化,在此之前,這材質也可說是貴金屬的,不然你們可以看看上世紀初腕錶初期,一些二三線品牌都還使用著鎳銀合金錶殼,但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它們卻是使用金、銀、鉑金等貴金屬或是不鏽鋼來製造腕錶殼,這就是當年的品牌的定位了。
即使最慘淡的1930年代,百達翡麗可能一年都賣不到100枚,但如果仔細觀察後,你們便可了解到,大多數的訂單都是客戶的特殊訂製,其收益可能比起一般小廠的年營運額是高上許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在拍賣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古董收藏品,不過,若是單純換算投資看,收藏它們的獲利可說是相當驚人的,只是現代的我們,已經沒什麼機會了,算來算去,這些物件都還是如當年設定一樣,是富裕層次的客戶所擁有的傳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