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製錶時代(上) 傳統工藝現代化

Nov 11, 2015

雅典錶錨式擒縱以矽材質設計出全新的恆定動力擒縱裝置,是走在科技尖端的傑作。

現代的世界正處於不折不扣的科技時代,製錶界與我們的生活一樣,即使是在強調傳統的製錶廠中,科技所扮演的角色仍有具足輕重的地位。談到科技製錶,一般人可能只考慮到電子錶、石英錶或智慧型手錶的範疇;而對機械錶稍瞭解的,還會想到矽零件、碳纖維、精密陶瓷、磁力……等等的應用。但就像傳統紙本書的生產方式早已深度現代化一樣;傳承數百年來的機械製錶工藝,也早與科技結下不解之緣。不論是平價的機械錶或是高端奢侈品腕錶,都是如此。

就算是當代最注重手工製錶的獨立製錶師Philippe Dufour,也不敢說他錶中的所有零件完全是傳統手工製造的。不過,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科技的使用程度與腕錶的優劣、價值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SWATCH SISTEM 51的自動盤主體是透明塑膠,邊緣的金屬則置於紋飾下方,因此看似沒有自動盤。

SWATCH在2013年巴塞爾鐘錶展時,發表了搭載全新機芯的SISTEM 51自動機械腕錶,以此誌慶品牌創立三十周年。這款全新的SISTEM 51自動機芯只用了51個零件(普通自動機芯超過100個)、一顆螺絲,而且有90小時的動力儲存,是全世界第一款百分之百由自動化系統完成組裝的機械機芯。強調簡化結構、免手工調校及全自動組裝,讓平價機械錶的生產進入了新的時代。

這看似簡單卻能滿足日常佩戴需求的機芯,當然也是科技的產物。官方資料中,描述這款機芯的上述特點之外,還表明其擺輪與現代常見的光擺一樣,經過鐳射校正平衡,且各式需要固定的零部件皆焊合在一起,至於唯一的螺絲是用於固定自動盤。為了延長動力儲存量,此款的振頻設為21,600轉,低振頻也能減低零件損耗;此外改良自上個世紀的免潤滑塑膠零件技術,發展出更適用的塑膠擒縱。這些複合塑膠材質、電腦輔助設計、模擬以及精准裝配各項細微零件的自動化裝置等等,都需要借助現代科技來完成。

蝕刻工藝示意圖。上方為遮罩,下方為被蝕刻的物料。遮罩、物料與光源平行,筆直的紫外線將在物料上蝕刻出投影的圖案。

反觀強調手工藝的高端機械腕錶,在科技應用方面未必比平價機芯少。畢竟運用科技可以做出人手或是傳統機器做不出的極精密零件,這對於提升優異性能有極大當幫助,何樂而不為?像是LIGA(光刻、電鑄、模造)、DRIE(深層反應離子蝕刻)等技術都很成熟,其精密度都可以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簡單的說,這兩種工藝利用光線只走直線的特性,在科技輔助下能精密蝕刻被加工物,以光線蝕刻出來的矽零件或是細微模具的切割面相當光滑。拿矽游絲為例,直接從矽晶圓上蝕刻出的游絲就已是成品。

左為百達翡麗以Silinvar製作的GyromaxSi擺輪;左為與之搭配的Pulsomax矽擒縱輪,可以提升能量效率。兩者的形狀都很「奇怪」。

若是金屬零件,則是先蝕刻出模具,再讓金屬一點一點的從模具裡面“生長”出來,直至超出模具表面後,除掉多餘部份,再溶解模具取出成品即可。生長出來的金屬表面極為細緻,基本上與光滑的模具表面相同。以齒輪為例,每個輪齒的表面都很光滑,便可減少磨擦力。所謂“生長”可以想像成一層一層鍍上去的(這只是一種比喻),鍍層通常很薄,但若把鍍層做得厚了,不就形成了三維的立體零件?.......待續

延伸閱讀:科技製錶時代(下) 解放創意

延伸閱讀:百達翡麗先進研究與鐘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