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IWC 古今十件事

Aug 21, 2015

同樣叫瓊斯,都懷抱著冒險犯難精神。印第安納瓊斯是去挖掘古代遺跡,佛羅倫汀瓊斯,則是遠渡重洋開錶廠。
大家好,本週我們要來講一下的是IWC,理由?因為I這字母最近實在太潮。許多字詞前面加個I感覺都時尚起來。iPhone、iPad、iWatchome(偷置入),或是ibon、icash、iwc…嗯...Iwc不太一樣。這兩年流行的i是intelligent的i,智能i。而iwc的i則是指國際International 的i,在此解釋一下,iwc是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國際腕錶公司的縮寫,英文簡稱IWC,中文是國際名錶(再度偷置入)…不是!是萬國錶。
反正,這次我們要談談IWC萬國錶的十件事。
 
一:IWC是混血兒
從名字可以知道,這品牌一開始就是要瞄準國際市場的。IWC是1868年創建於瑞士德語區的沙夫豪森,嚴格說來,這品牌並不算土生土長瑞士品牌,它有點像歐巴馬,雖是美國總統,但是非洲裔美國人,而且住過夏威夷與曼谷。IWC則是由美國人瓊斯…不是印第安納・瓊斯,是佛羅倫汀・阿里奧斯托・瓊斯(Florentine Ariosto Jones)…看這名字感覺該有義大利血統?
 
二:瓊斯的算盤
無論印第安那・瓊斯或佛羅倫汀・瓊斯,性格中該都有點開拓冒險的精神,他看中當時瑞士工資低廉,且組裝腕錶與製作零件根本內建瑞士人DNA中,個個手藝精良。更現實的是,美國政府在1864年宣布將調降25%的戰爭稅。盤算一下,竟比在美國開廠划算,於是帶著一卡皮箱、幾張設計圖飄,從美國飄洋過海到瑞士打算設廠造錶回銷美國。

 

Heinrich Moser 1880年代左右在瑞士沙夫豪森建造了當地第一座水力發電水壩,並以此作為當地工業化的開端。

三:外地企業的困境

遠來和尚蓋大廟,瓊斯從美國飛到瑞士,想要的是走工業化的大工廠(不是工業風喔),但一來,這當時瑞士普遍還是家庭工坊製錶習慣牴觸。再者他擺明外來企業搶生意,小錶廠就不開心。覺得你個美國人,打打外星人可以,想來這裡當老闆造錶?有事嗎?於是瓊斯先生初期不斷碰壁。
 
四:莫澤的如意算盤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瓊斯的想法吸引當時沙夫豪森的工業家海茵西里・莫澤(Heinrich Moser)注意。莫澤何許人?他是現在知名的武器製造商SIG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腕錶品牌H.MOSER &CIE的創辦人。重點,他擁有沙夫豪森第一座水力發電廠。他心想…工業化是未來趨勢,如果有個大型工業廠房進駐,不只對這地方有好處,對他水力發電廠的業務應該很不錯吧!加上都是造錶同業,魚幫水,水幫魚,好不快活。於是主動招商,邀請瓊斯乾脆到沙夫豪森設廠吧。而且直接把自己所擁有的工廠租給他,一兼二顧好不快樂!
這樣想想,後來IWC協助朗格復辟,是不是也是因為這段把愛傳出去的過往哩?這就改天再討論好了。
 
五:進駐沙夫豪森
地緣位置上,沙夫豪森就在蘇黎世旁邊。雖然當時製錶知名度不如日內瓦,但地理位置算優越,是個經商好地點,而且人家莫澤現成水電廠房都準備好了,面對如此讓利,再拒絕還是人嗎?於是IWC在1868年正式落腳瑞士德語區的沙夫豪森。
約莫2008年,慶祝品牌140週年,IWC復刻六大系列的經典錶款,並集結成Vintage系列,讓人們一窺錶款當年樣貌。

六:其實只有十年

雖然,現在提到IWC大概就會想到瓊斯、比勒頓、克勞斯三個不同時代的人,根本是跨越時空小虎隊。但其實瓊斯先生創立IWC後,卻沒待很久。他或許以為可以長治久安,甚至1875年還規劃萊茵河畔新工廠!可卻發現美國政府裝肖維,說好要調降戰爭稅咧?再重頭算算,對他而言根本不符合成本。於是,1876年決定高掛頂讓招牌,包袱款款,唱著「心愛的,再回啦」回美國。遠離鐘錶產業,轉戰電器業,服務於American Steam Appliance Co,並於1916年10月18號過世。
 
 
七:我的位,給你頂
 
瓊斯先生退場頂讓,IWC這個老美血統瑞士錶廠,立刻由瑞士引擎商約翰尼斯・勞申巴赫・夫哥…完成品牌第一次易主。但所謂有一就有二,接二要連三,品牌1868建立到2000年被RICHEMONT接掌,一共經歷了六任擁有者。而且,原則而言,每任接手者都有些代表作品,可不算沈寂!也難怪很好脫手。
 
八:關鍵時刻
 
1936年,推出有防磁能力的飛行員專用腕錶;1939年,接受葡萄牙代理商委託,為了追求穩定又耐用推出裝了懷錶機芯,如今很有代表性,但當時沒紅起來的葡萄牙腕錶;1967年,跟隨社會風潮推出海洋時計,因為有被潛水家戴去海底拍海洋紀錄片,所以有紅;1969年,推出裝了Beta 21石英機芯的達文西系列,但擋不住日本平價機芯…所以掰掰了Beta 21;1976年,找來為許多一線品牌操刀設計運動型錶款的Gerald Genta設計工程師系列…對啦,當時也沒大紅!
姑且不論當時怎樣,這些作品卻在日後建立起現代IWC的面貌,而且各個都成為足以獨霸一方的經典!真不知道該說是因為他們走得太前面,還是大器晚成?對了,用鈦金屬作為錶殼這件事情,IWC在1980年就幹過了!
大約1875年左右的瓊斯機芯,其中快慢針也成如今IWC機芯的特色。

九:IWC小虎隊

瓊斯先生身為創立IWC,當然是會是品牌重要關鍵人物之一。但他的貢獻可不是單純創辦品牌,如今有著加長型快慢針,後來被稱為瓊斯機芯的設計圖便是他從美國帶來的。一寸長一寸強,加長行快慢針能夠更精密調整游絲長度,進而修正擺輪速度。維修也相對容易。這成為日後IWC機芯的一大特色。

1944年,阿爾伯特・比勒頓從江詩丹頓轉職,1950年位IWC創造了全新的85機芯。這枚機芯是品牌首枚自動上鍊機芯,獨特的棘爪上鍊機制,也就是後來品牌沿用一甲子有餘的比勒頓上鍊機制。這幾乎也是IWC的代名詞了。

IWC的超新星,約莫在1956年左右加入。當年Kurt Klaus克勞斯先生毛遂自薦加入IWC,綠用他的人正是比勒頓,而在IWC效力多年後,他於1985年,為品牌帶來前所未見,以四位數顯示年份的達文西萬年曆計時碼錶。這也成為品牌後來萬年曆的代表形象。而既然提到數位顯示,其實在1885年,IWC就有發表過採用Pallerber數位時分顯示的懷錶喔。另外,克勞斯先生如今八十多了,依舊全球趴趴造,宣揚IWC的機芯工藝,當真勇建,就像IWC機芯一樣,強壯又持久。

 

十:ㄧ首歌曲猜未來

最後,為各位點播一首義大利歌手Fred Bongusto的Amore Fermati。這首歌是2014年W&W錶展上,IWC發表柏韜菲諾中裝腕錶時的廣告配樂。由於品牌男性形象太強,因此強調中性設計,男女皆宜。但廣告中大多都是正妹入鏡,而且,好啦…雖然中性,但大家都覺得這在IWC品牌中,根本算是女錶了吧!而也讓人猜測,IWC是否終於也開始把眼睛好好放在女性身上,又要開啟新時代了。

對了,我有說過瓊斯先生可能有點義大利血統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