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過去的電子石英銘機

Aug 12, 2015

精工9F超級石英機芯
 
上回談到了,在歷史上留名的電子機芯Beta-21 ,時至今日,過去的這些電子銘機,其實還有非常多的玩家在收藏,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每個人心中都知道,只能夠讓它運轉到不能夠運行,因為不管是品牌或是市場也沒有什麼零件流通可更換了,但不變其衷的精神是緬懷過去的設計及精神了。那個科技爆發的年代,當然不只有電子機芯Beta-21而已,同期間,包括芝柏GIRARD-PERREGAUX也在1971年推出了Cal. 350, 這枚機芯可以說是將Beta-21做為範本,加以改良,如它的耗電量及長久精確度上的追求,這枚Cal.350它可是將震頻設定為32.768Hz,這一提高的頻率,可是大大的改變後來的瑞士人製做電子石英錶的一個標準。
 
若談到了SEIKO的歷史銘機Astron,這等高級名錶在1969年的時候,可是非常的不得了,除了產能稀少外,它的存在意義是個品牌精神概念,那年推出可說是驚呆了許多人,但它所採取的系統,是瑞士當年於1967年所開發的Beta-1做為基礎來改良的,這一改良也奠定了它們在石英錶的專業領域,如後期於80年末期研發推出的超級天文台石英機芯Cal.9F,這枚機芯徹底的改良過去電子石英的準確度,不,應該說是一個標準,之所以稱之為“超級天文台石英機芯”,當然它的性能可不能隨便說說,首先,這枚搭載9F機芯搭載全新技術,推翻過去舊有的設置概念,如一般石英錶的秒針每秒轉1步,但是在9F石英錶的秒針每秒能轉2步(這是瞬間律動肉眼無法辨識),這個設置除了可省耗電量外,又可以高驅動力的轉動來運轉比一般石英錶更厚粗的指針。,同時,機芯內部搭配著可有效在1秒內傳送2次訊號的“雙脈衝控制馬達”,因此,裝置著9F機芯的石英錶可達每年+-10/Sec的準確度,這一個準確度的要求下,設置概念便成為了超級天文台石英機芯的標準了。
 
使用芝柏352石英機芯(350機芯升級版)的腕錶。圖片出自Timezone.com
 
我們再回頭看看,芝柏GIRARD-PERREGAUX Cal.350,這個劃時代的改良,使用了32.768Hz,這一頻率以每日0.164的秒差精確度,創造了瑞士電子石英機芯的標準值,當年Cal.350採用了以內部高達300條電路線集結的摩托羅拉(Motorola)積體電路板,並將耗電量減至4微安培(Micro-Amperes),這個重要的晶體尺寸僅有5釐米平方大小,它有效的解決了Beta21上的精確度及耐久使用的問題,據國外收藏家曾經提及這枚Cal.350的零配件,在現時的原廠還是可以取得更新,因為當年芝柏GIRARD-PERREGAUX可是信心滿滿的大量生產機芯,故這是讓收藏者感到開心之事。
 
如果,同期來看, 搭載Beta21機芯的ROLEX勞力士銘機Ref.5100,雖然在1970年推出了1.000枚的產量,但不過幾年後,它們也退出納沙泰爾電子腕錶創建中心Centre Electronique Horloger(CEH),開發屬於品牌自我的機芯,最初推出了試驗機芯Cal.7065 ,這是ROLEX曾經發展出的專利液晶「數字LED」的運動錶,只是後來沒有採用,在1977年勞力士ROLEX正式的公佈了,他們經過了五年的設計,開發和測試的完全自製的石英機芯並推出Date Just Cal.5035 以及Day-Date Cal.5055,此時更以全新系列Oysterquartz款式呈現於高級鐘錶市場上。
 
使用beta 21石英機芯的勞力士5100腕錶。圖片出自Chrono24.nl


這些日子很多人問我,那麼石英錶是否值得收藏呢?我在這裡回答你們,雖然在台灣收藏市場上,許多資深收藏家對於它們,一直是嗤之以鼻的,因為覺得它們生冷走時又沒生命力,且又運轉精確,太沒意思,但我的看法是,每個年代腕錶,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所在,就如現在,我都希望再次擁有裝置Beta21的腕錶或是SEIKO的9F62,這些腕錶都是對於“石英腕錶”發展里程獻上最大的致敬,相信我,你們將找到喜歡它們的理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