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錶人物誌│廖富元 面盤工藝職人

Jul 20, 2015

以面盤生產為專業的廖富元先生,民國60年代中,也曾前往SEIKO位在東京成田的廠房見習

面盤是鐘錶的顏面,對一般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對於其製造工藝、台灣的面盤發展,又有多少人能夠了解?本刊走進南台灣,回溯到上個世紀後半至今,台灣鐘錶生產的景況,遇上了在台灣面盤產業第一線打滾了大半輩子的職人廖富元,帶領我們進入這個迷人的世界。

 
廖富元的專業是面盤生產。大約在民國50年前後,二十歲出頭剛退伍的廖富元與幾位兄長,一同成立了立安貿易,進口日本防水錶的部件,雖然其間一度中輟到紡織相關產業,不過基本上這依然是他踏入錶界的肇始。民國50年代後半,廖富元開始從事面盤的加工生產,從此正式加入台灣鐘錶生產業的一環。民國50年代正是日本的製錶業從戰後開始急速成長的十年,民國60年以後更是他們掀起了石英革命、開始主導全球錶界發展的全盛時期,廖富元投入這個產業——或者應該說整個台灣製錶業的興起,就是基於這樣的背景。 
 
廖富元的面盤廠主要是在幫日本幾大鐘錶品牌代工,當時日本鐘錶品牌來台灣尋求代工夥伴,就像現在台商去大陸一樣,有的品牌甚至直接在台成立子廠,民國60年代中,廖富元也曾經前往SEIKO位在東京成田的廠房見習,因此他們家製造生產的know-how可以說是直承日系血統。有別於錶殼、鍊帶的生產偏重在設備的精良與否,做面盤對設備的要求相對是比較基本的,相較之下它更需要的是人工,這也是為什麼當台灣的人力成本開始逐漸高漲時,他們會最早感受到壓力。因此當1980年代末期台商開始往香港、大陸發展時,廖富元也是當初最早西移的一批,時間之早甚至還更在政府正式開放之前。
廖富元與我們談論面盤時、指點錶款的熱切專注神情

做面盤實在是鐘錶生產當中相當有趣的一環,君不見今天瑞士有些一線大廠,早年就是從面盤廠起家的,許多古董錶的軼事也都圍繞在面盤上頭;即使不說故事,面盤加工本身在近幾年的發展也很值得一提,這點光是從實際產品就看得出來。廖富元的面盤廠所具備的生產能力是相當全面的,從前端的設計、乃至於進入工藝領域的琺瑯、機刻都有辦法執行。跟他談到近年高級錶面的作工發展,他也說到現在面盤加工難度是愈來愈高了,像是盤面的立體層次愈來愈複雜,這部分會直接反映在加工過程當中,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我們從成品不容易直接看到的,比如說品牌花在做原型、定顏色的前置時間也愈來愈長了,一款面盤在實際投產之前,可能得花上6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做準備;除此之外,顏色本身的名堂也愈來愈多,一方面顏料開始要求環保,再者色票本身也愈分愈細,光是黑色就可以分成數種的黑,品管的公差又嚴,凡此每一項細節都讓一枚面盤的完成更加不易。 

 
儘管面盤是一只錶的門面,我們常能欣賞到面盤上的設計與作工之美,但懂得分辨面盤加工上的一些細微差異的錶友或許不多,這次透過廖富元在面盤這領域投入大半輩子的職人解說,愈能夠讓人感受到這門技術的博大精深。
 
看著廖富元談論面盤時專注的神情、聽他翻著雜誌指點錶款的熱切,也是這樣的熱情與專注,得以成就台灣在鐘錶生產的那段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