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二三事
Jun 15, 2015
前一陣子常跑醫院。人在醫院總是有漫長的時間是在等待,閒來無事就開始研究周遭各式各樣的儀表,雖然很多器材直到最後我都不確定它到底是幹什麼的,不過光是研究這些指針刻度還是看得我很樂。
不知道其他同好有沒有類似的症頭,自從迷上手錶以後,愛屋及烏,連帶地我開始對所有有針有刻度的儀表都起了興趣,偶爾看到了總會想記錄一下。技術上儀表的製作跟製錶的確關係密切,很多鐘錶品牌過去或是現在都同時有在生產儀表,也許是汽車、飛機或是其他產業的,有的只是單純圖個聯名做行銷,有的卻是真的因為技術know-how上共通之處。
舉例來說,百年靈和賓利、IWC和賓士算是一般比較熟悉的case,不過Mini的儀表是由CHRONOSWISS做的這個好像就比較少被提到了,事實上我還是看國外的汽車節目才知道的。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例子是SEIKO和EPSON。SEIKO和EPSON原本就是同一個集團的,SEIKO旗下的石英、Spring Drive錶款基本上都是由EPSON系統的錶廠生產的,這點稍微熟悉兩個品牌的人應該都知道,不過這裡要提的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產品。EPSON在2004年左右曾經出過一台數位相機RD-1,之後還有過後續產品;話說2004年還是個數位相機前景大好的年代,那個時候推出的不少產品都充滿了對這個產業的想像,RD-1或許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當時它以它復古的造型、和以那個年代來說相當高檔的規格引起了一些討論,其中最有趣的是在那個數位相機的資訊全部都以電子螢幕顯示的時候,RD-1卻很稀奇地在機頂做了一個指針式的顯示盤,以多針單一盤面的形式指示相機的畫質、白平衡、張數和電量,而且還特別註明是這一塊是SEIKO做的。當年提到EPSON我只知道他們家的印表機,對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一無所悉,所以看到這個還頗為納罕,直到後來入行了以後回想起來才搞懂了這段淵源(一時之間網路上找不到什麼版權開放的圖可以轉過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搜尋看看)。
即使不論內部的機械結構,生產儀表光是面盤和指針的製造都是一大學問。前陣子讀到一篇資料講到百年靈Navitimer面盤的做法。Navitimer系列以具備了飛行滑尺著名,而這套滑尺在面盤上的刻度繁複之極,不少人(包括我)喜歡這款就是迷上了它這種精密的儀器感。但要印出這些刻度在1930、40年代並不容易,當時業界常用的油性琺瑯塗料很難把字印到這麼細,而這種飛行儀器攸關飛行員生死,差一點就差很多,半分馬虎不得。因此當時百年靈的做法是先將面盤的打底工作都完成了以後,以一種遮蓋用的素材印上刻度和其他資訊,然後在這個狀態下為面盤鍍上成品所需的顏色(通常是黑色),最後再將遮蓋材去除,透出下層的底色,如此完成了他們極其精細、符合航空標準的面盤刻度。當初讀到這個製程的時候看得我萬分佩服,無怪乎1950年代他們家能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航空儀器供應商。今天以時下的印製技術應該不用這麼費事就可以做出同等精度的面盤了,不過據我所知百年靈Navitimer的面盤仍然是用這種笨方法做出來的,持平來說我不會一味地推崇費工的古法才是最好的,不過情感上我還是覺得他們這樣幹超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