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A永遠不會消失的世界(上)
Feb 16, 2015
之前我寫了一篇在談Swatch Group縮減供應ETA機芯的文章。篇名取作<當ETA從世界上消失>,不過事實上文章中直接觸及這個假設的部分並不多,倒是事後我卻一直在想,如果當初Swatch Group真的沒有宣布將停止提供ETA機芯的話,今天的錶界會是個什麼樣子呢,而且愈想愈有趣,最後決定乾脆試著來寫寫看這個題目。
首先,這件事真的不太可能發生。之所以會一開始就自打嘴巴是因為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Swatch Group本身也在經歷慢性的機芯產量不足,自己都吃不夠了,縮減對外供應實則是不得不然,因此這無論如何是無法避免的。那如果ETA就是卯起來了說我就是不斷貨,那麼首先他們就得提升產能。現實狀況中我相信ETA原本就一直有在做提升產能這件事,不過如果要以不斷貨為前提的話,他們需要提升的速度和規模一定遠超過目前實際在進行的,然而實務上Swatch Group未必負擔得了這個規模的擴充,所以到最後他們有可能會採取一些速成的方式,像是扶植Sellita、Soprod這一類的替代廠,甚至直接併購他們。
在設想這個主題的時候,一開始我還假設ETA不斷貨的話這些替代機芯廠就不會成長得這麼快,但我忘了市場的需求仍然存在,甚至還會更大,因此Sellita他們還是得以發展茁壯,只不過是以跟現在不同的形式。如果ETA透過類似的方式一時確保了供應量,高級錶市場有可能會膨脹到比現在更大的規模,不過是以一種虛胖、不健康的形式。事實上即使是在現實世界,錶市到了2007年左右也呈現了高度的泡沫化,投機的品牌愈來愈多,一般品牌的品質也開始出現破綻,如果當初因為通用機芯貨源充足而導致市場膨脹得更大、更快,搞不好等不到金融海嘯錶市就自己先崩盤了,而且屆時造成的破壞恐怕會比金融海嘯更嚴重。
另一方面在這個泡沫破掉之前,高級錶市場會持續高速成長,甚至成長到ETA加上Sellita這些替代廠都應付不來的程度,這個時候瑞士境外的生產地就有可能以比現在更快的速度崛起,像是中國、俄國、東南亞乃至於底特律(當然,底特律破產、轉而發展製錶發生在金融海嘯之後,理論上一定也在我們假設的這個泡沫爆破之後,不太可能趕得上我所設想的這一波瑞士境外製錶潮流,但我還是認為把它也算進去會很有想像空間)。這些地區的興起未必是採取競爭者的姿態,他們也有可能成為瑞士製錶業的合作對象,比如說是ETA在境外的供應廠、甚至是金主。
當然這種假設中間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克服,不過在這之上更重要的是瑞士製錶業要如何面對他們的本位主義,到時候可能會產生兩個方向的發展,一邊是堅持境內生產,甚至以此作為行銷,指向高價路線(事實上成本也的確較高),另一邊是務實地接受這個狀況,積極地採取薄利多銷的做法,最終導致錶市的M型化。其實從結果來看,這裏假設的狀況有些在現實世界也已經發生了,儘管未必循著同樣的路徑,但瑞士本位主義或是M型化同樣是目前高級錶市場正在面臨的問題,到頭來頗有種殊途同歸的感覺。(待續)
延伸閱讀:ETA永遠不會消失的世界(下)
延伸閱讀:當ETA從世界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