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討厭機械錶的這些地方

May 19, 2014

近十年的新機芯不少都有時針獨立調校的機能,我認為這真的應該被列入標準規格的,還有一個就是秒針歸零。
這個星期寫了一篇文章。由於文章的開場是從反面切入的,所以我舉了一個我在戴機械錶的時候很討厭(或者說不太喜歡就夠了)的地方。幾天後回頭看這篇文章忽然想到,除了文章中舉出的這一點,機械錶還有甚麼地方,是我們即使身為一個愛錶人,有時候卻還是會有點受不了的?而今天的製錶業針對這些問題又做了哪些改進?文章裡頭我舉的是跨時區的調校。基本上飛到不同時區的時候往前往後調上幾個小時我是不嫌麻煩,比較傷腦筋的是明明要調的是小時,但錶冠一拉整支錶都停了,結果是連分鐘也得重調,對於像我這種調時間一定要調到分秒不差的人來說的確是一項大工程。因此像是OMEGA或是沛納海的自製機芯都有的時針獨立調校功能對我來說就是非常佛心來著的設計,甚至比起兩地時間或是世界時區,我認為這才是所謂針對國際商務人士往返不同時區的困擾最清爽的解法。 
 
再來就是午夜調日期這件事。大部份的日期快調一旦機芯進入了換日程序以後就該避免操作了,換日程序幾點開始幾點結束因機芯而異,不過基本上過了晚上8點以後我是就不調錶了。討厭的是,一天當中我最想摸錶的時候往往就是午夜,那個時候工作家事都忙完了,閒閒沒事就想來幫手錶上個鍊對個時間,偏偏這時候你又得閃著機芯換日,結果常常是乾脆作罷。現代機芯針對換日新設計的機制不少,不過其中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允許午夜快調,比起來雙向快調我就不認為那麼有必要,反正就算只有單向調完一輪也不過31天,說不上有多麻煩,然而一旦得避開午夜,那一等往往就是幾個小時,所以我認為允許午夜快調才是換日機制比較實際的進展。 
 
講到快調就讓我想到錶冠分段的問題。現在大部份的基礎機芯都是錶冠拉出一段調日期,拉到第二段調時間,不過每個人應該多少都碰過一拉就拉過頭的狀況,當然一顆機芯摸熟了手感是會比較敏銳,不過無論如何這項操作是有它不甚貼心的地方。目前市場上有不少品牌針對這點提出解決方案,不過以結果來說我個人都不太滿意;HENRY MOSER有所謂強制一次只能拉一段的機構,不過我覺得實際操作起來手感還是很模糊,至於有些品牌索性多做一個按把專門用來控制錶冠功能的,這我又覺得太大費周章了,總之這個部份我覺得業界還有努力的空間。 
 
最後是儲能的問題。之前市場上一度宣揚三日鍊是最合適動力儲存長度,因為剛好夠你度過週末兩天不戴,不過這主要是建立在你只戴同一支錶的前提上,如果以有2-3支錶輪著戴的狀況來考量,一支錶一星期應該至少會戴到一次,照這樣來看的話7-8日鍊才是一個更適宜的儲能長度。 我們玩機械錶的,尤其是寫錶的,往往有隱惡揚善的傾向,總是想要多找出一個理由來證明機械錶的好,老實說我覺得這大可不必,喜歡就是喜歡,而且我們常常也不是為了自己說出來的那些理由才玩機械錶的,倒是我們很少正面舉出機械錶的缺點,坦白承認其實這些事情我們也覺得很討厭。不過這裡也是同一句話,喜歡就是喜歡,就算把這些問題挑明了講,真正愛錶的人應該也是邊罵邊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