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淬鍊 | 林西川的鐘錶本色
Mar 17, 2014
筆者是個很菜的精工迷。礙於年紀,親身參與到的歷史充其量只有近十幾年,又沒膽子一頭栽進老錶堆,所以只能不斷地讀書讀書讀書,希望能夠從一些日本、台灣乃至於歐美前輩口說筆傳的經驗中建構起精工世界的模樣。然而聽林西川講起他在精工經歷卻有一種奇妙的違和感;那仍然是我所認知的精工世界,但其中有著一種我無法代入的、那種腳踏實地扎實踏著泥土的世界觀。那是他的精工。
民國53年,從台南北上念夜間部的林西川進入延平北路錶店當學徒。那個年代台北的錶店多集中在這一帶,當時三大名錶是司馬錶、歐米茄和勞力士。起初林西川學修錶是帶著興趣,想要有個一技傍身活口而已,學成後去當兵,退伍後便參加精工維修技師的招考。精工在台灣民國50年代中期崛起,時間大致上與品牌參與國際天文台競賽中嶄露頭角的時間點若符合節。當時精工職缺是相當熱門的,公司待遇好,相對地進去的門檻也高,一般修錶師傅總要有中高階以上程度才敢去應試。而林西川一次就以第一名高中,並在隔年晉昇為服務部門主任,同年又碰上鐘錶史的百年大事——精工推出全世界第一只石英錶。而石英錶在短短的三五年間接手了機械錶在市場的地位,精工在台灣的聲勢如日中天,等閒錶店想販售精工錶款還沒資格,有位代理商也曾經跟筆者說過,當年他鋪貨都跟著精工走,一家店只要能賣精工的水準就不會差,品牌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這在當時是一個多麼翻天覆地的發展,而對第一線的修錶師傅來說衝擊是最直接的,一般的錶店只敢換電池,甚至於有很多老師傅到現在對裡頭高深的技術細節始終沒搞懂。精工日本原廠在一開始派人來台做教育訓練,後來便由台灣精工對外籌辦講座,為經銷的鐘錶店做教學。
民國88年林西川便從精工退休,那年他才五十歲出頭,退休實在太年輕了,他直說:「當時工作量實在太大」。管理整個精工在台灣後勤除了得全省走透透,有時候還得帶團出國交流,因此才選擇在壯年早早退休,算算那個時候GS也才剛要推出9S機芯,台灣精工也正從代理商轉型成分公司。不過退休後的林西川因為當年在全台錶店人脈熟絡,所以一退休就被拉去鐘錶商業工會支持社務,平日在立法院合作社的鐘錶部做服務,近年還為職訓局鐘錶專業人才教育課程做教學,忙碌依舊只是換了另一個職場,步調也稍緩了。換說投入另一種職場其實並不貼切,因為這些東西如今已經是他人生的一部份了。採訪的那天我們跟林西川在立法院合作社見面,現在他週間在這裡幫院裡的員工換電池、修錶帶,採訪過程中得幾次中斷去處理客人的腕錶,回來時很不好意思地跟我們抱歉,但筆者很慶幸有機會看到這一幕,在我看來,那個時候的林西川就是一位鐘錶職人最純粹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