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年鑑的條件
之前在這裡稍微聊過建立自己的資料庫的事,這次想要再多談一些。資料庫這種東西很多是要靠累積的,量的部份其實急不來,不過有一塊我卻是從一開始就沒做好,那就是年鑑的部份。
那種把好幾年份的雜誌整個翻過一遍的土方法不算,以前我在當in-house編輯的時候我常用的年鑑有兩家,一家是美國Abbeville Press出版的《Wristwatch Annual 20xx: The Catalog of Producers, Prices, Models, and Specifications》,另一家就是當時我們自家編的年鑑;當然除此之外國內外雜誌每年在錶展後出的特刊也很好用,不過如果要查比較詳細的資料還是年鑑整理的比較完整。說來慚愧,雖然當時自己也在編年鑑,不過比起來我還是比較常用國外的年鑑,並不是我要自爆內幕說甚麼我們編得其實很爛之類的,平心而論,以資料的正確性來說,當時我們編的其實跟國外的差不多,就算偶爾有錯基本上也都在容許範圍之內。只是高級錶這東西說來畢竟是外國人的玩意兒,我個人心理上難免有點崇洋媚外的傾向,而且有些比較細的資料真的只有國外年鑑有講,所以整體來說當時我是比較依賴國外年鑑的。
出來當自由撰稿之後以前公司的資源都沒得用了,年鑑的問題也得自己解決。當時我手邊只有我自己編過的年鑑和一些日本雜誌,開始儲備自己的資料庫其實是刻不容緩的事。不過當時我想既然是要從頭來過,乾脆去看看市面上有沒有更好用的年鑑,說不定其實以前我都被那套美國年鑑綁架了。講到外文書我自然會從日文書開始找起,當時我找到兩本看起來很好用的,一本是Watch Navi編的《10大時計品牌全錶款原寸圖鑑20xx》,一本是時計Begin編的《傑作腕時計大全20xx-20xx》。
看名字好像都很厲害的樣子,實際一翻卻都差強人意;《10大》那本首先就只有10個牌子(每年是哪10個牌子不一定,應該是看業務拉到哪幾家吧,不過大致上只會差一兩家),以我們平常處理的牌子來說有點太少了,後來我退一步,想說反正這10家都是大牌子,實際用起來應該還是能解決我大部份的需求吧,不過稍微看了一下內容就發現還是不行,首先它的機芯都沒寫型號,只有說是手上鍊還是自動上鍊,光是這一點就出局了。《傑作》那本收的牌子有快兩百家,以廣度來說是夠多了,不過也因為收的牌子多了,每家能分到的頁數相對就少了,而且他老大又很大方地一頁只放四隻錶,所以到最後一家根本講不了幾隻,總和來說還是不好用。
比來比去好像還是美國的《Wristwatch Annual》最好用,事實上這家有個最讚的地方就是它會注明機芯的出處,像是百年靈、豪雅那些加上自家型號的ETA機芯、或是愛彼、江詩丹頓有用到積家機芯的型號它都會在括號裡寫出它的基礎機芯,這對我們的工作來說實在是莫大的幫助。話說回來,當時比到最後我也沒開始買《Wristwatch Annual》,理由也不記得了,應該是嫌貴吧,總之接下來我就靠手邊既有的資料加上有在合作的雜誌每年寄來的年鑑撐到今天了。
總和國內外各家年鑑,我認為各家都還有可以改進的空間。首先是初出年份。除非你的年鑑只收當年的新款,否則我認為應該要標出錶款的初出年份,不然至少也應該要把當年的新款mark起來,對我們寫錶的人來說這在比較款式沿革的時候很重要(話說這一部份幾本日本年鑑倒是有做到)。
國內年鑑提供的資訊量很難跟《Wristwatch Annual》相比,這原本就不容易,不過我覺得至少要加上錶殼厚度——很意外的,國內雜誌很少在諸元中提供這個的,然而這對用錶人來說卻是除了錶徑之外最想要知道的資訊。
最後還有一個很基本、卻沒幾家做到的,那就是錶圖要等比例。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能做到一比一最好,不過這樣一頁能放的錶會少很多,但是至少應該做到同一個牌子裡的錶圖是用相同的比例縮放的,每次翻到那種小小的珠寶女錶被放得跟潛水錶一樣大的頁面時我都會嚇一跳。其實我心中好年鑑的條件還有很多,不過這幾個是我覺得最要緊的,如果真的想要編出一本好用的工具書的話,天天在用的使用者應該還是有些發言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