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後看日本鐘錶

Jan 10, 2013

日本獨立製錶師菊野昌宏(Masahiro Kikuno)的作品Temporal Hour Watch

距離2011年日本311地震已將近兩年了,原本經濟狀況就已經疲軟的日本,再加上震災與核禍的雪上加霜,每個人都不禁想問:「日本還能再站起來嗎?」我不是經濟學家,也非鑽研日本內外局勢的學者,所以我沒有答案,不過,就高級鐘錶市場與日本的關係,狀況確實令人擔憂,但我擔憂的,並不是瑞士鐘錶會因為日本市場的萎縮,造成生存的衝擊或危機,而是日本對鐘錶工業成熟的關注力。

事實上,在近年中國市場崛起後,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風暴,日本在瑞士鐘錶業所佔的比重,已漸漸被大中華地區取代,銷售重心的轉移,頗有種只見新人笑的現實,然而日本高級鐘錶市場整體的成熟度,卻是大中華區所遠遠不及。當然,日本富裕的時間較我們為早,在奢侈品的認知與接受上,自是較為豐富,可是日本人骨子裡嚴謹的處世態度,卻也影響到他們看待鐘錶的態度,是以做學問的方式鑑賞,絕不僅僅限於花錢消費這麼膚淺。

SEIKO精工於1913年製造出第一只機械腕錶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當然是他們在研究一個品牌,不是說自是70年代的日本精工所發動的石英革命,請別以為他們只是發明石英機芯那麼簡單。把別人作過的、作得更好,甚至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就是日本人最令人感到佩服的一件事。精工從學習機械製錶開始,直至1913年製造出第一只機械腕錶,有了鐘錶的知識基礎,終於在1969年研發出第一枚便利且精準的電子石英機芯,一舉橫掃相對複雜卻不準的傳統機械錶。所謂「戰勝敵人前,要先了解敵人」,日本人真是作得相當徹底。

機械錶至今已然復興,日本鐘錶工業的製錶技術已非吳下阿蒙,比起許多瑞士品牌,僅僅守著過去百年的基礎而無進步,或藉著通用機芯販賣獲利,日本人卻宛如偏執狂般,一步步建構起專屬於日本的垂直化生產、鑽研製錶的可能與革新,無怪乎瑞士鐘錶大師Philippe Dufour,曾大肆批評現今瑞士鐘錶過度商業化的操作,反稱讚外來的日本人對製錶傳統的維護有加,使他大為欣賞與感動,甚至願意遠渡重洋至日本製錶學校傳授一身技藝。

SEIKO精工在1969年研發出世界第一枚石英機芯腕錶

雖然多數品牌仍不願正面承認日本製錶的實力,但在許多高級品牌技術團隊中,都已有日本製錶師的身影矗立,如AUDEMARS PIGUET愛彼技術部門的浜口尚大,甚至2011年AHCI獨立製錶師協會,還出現了首位日籍獨立製錶師菊野昌宏(Masahiro Kikuno),更遑論還有許多在瑞士製錶學校,克服著語言障礙學習製錶的日本學生們。

希望日本能在震災後快速的復原,也希望日本的製錶工業能持續與瑞士一較長短,不過回到大中華地區,儘管目前不如日本已經有成熟的製錶水準,但已有品牌願意投入,相信隨著時間的累積,或許有一天,我們也能以對鐘錶的專業技術鑑賞,取代追逐品牌價值的消費實力,別忘了,可是我們中國人第一個發明可以計算天文、星象與時間的水運儀象台啊!

首位進入AHCI獨立製錶師協會的日籍製錶師菊野昌宏(Masahiro Kiku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