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與耐用 機械錶的終極要求
Oct 19, 2012
無論您是否在乎品牌?或對鐘錶有何特別要求?相信對它的期待最終還是希望走時精準,堅固耐用,畢竟這才是一切的根本。2012年6月開始實施的新版本「日內瓦印記」的規範,我們樂見對於手錶的要求有更高一層的保障,對品質的提升亦是一大好事,關於新的規範在鐘錶專業媒體有諸多的報導,在此不再贅述,不過筆者對其中一條規定,一週的走時誤差一分鐘實在有些無法接受。綜觀目前主要的精準規範標準,瑞士C.O.S.C.為每日誤差範圍為正6秒至負4秒,日本GS規格是正5秒至負3秒,QF認證為0至5秒,PP印記為負3秒至正2秒,這些行之多年的制度或PP印記,在精準的要求上都超越了新的日內瓦印記的標準,可見這個新的規範在精準的要求上太過寬鬆,形同虛設,這項標準讓新的日內瓦印記有破功的感覺,雖然這只是其中的一項,其實也沒那麼嚴重,但畢竟走時精準是所有鐘錶愛好者很在乎的一件事,還好筆者絕對相信,像江師丹頓這種已經取得「新日內瓦印記」的大品牌,在走時的要求至少都達瑞士C.O.S.C.的水準,這是令人欣慰的。
以筆者玩錶的經驗,佩帶過的錶款算是多樣的,其中Rolex走時最為精準,耐用度也最佳,ETA的2892系列機芯走時最為穩定,即使新錶可能有些許誤差,不過經調校後幾乎可達每日誤差在3秒之內。現在很多品牌不提供零件給經銷商,只要遇到需更換零件的維修,就必須將手錶送到代理商,費用高得驚人,甚至還不許通路自行拆解保養,相形之下2892划算許多。筆者不會介意高級品牌搭載2892,如果將機芯的拋磨修飾都做得很好,將原來的偏心微調改為起碼的螺絲微調機制,再裝上K金自動陀,那就是一顆好機芯,不會在乎它是ETA,因為很多號稱自製的機芯,甚至高級品牌的機芯都沒它好用,重點是ETA零件取得容易,價格又便宜,一般錶店即可維修,不需大費周章,更不會再當寃大頭。
十年來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品牌,有的奇形怪異,有的顯時特別,它們幾乎都有一個特性,就是價格都不便宜。我有一位香港的錶友在拍賣會標購的獨立製錶師品牌Vianney Haiter,它是一只造型特別的萬年曆手錶,日期彈跳不順,經詢問原廠維修費要價三萬瑞郎,最後筆者將手錶從香港帶回台灣送給老王處理,目前還躺臥在其維修台上。像如此怪異的萬年曆結構本來就不禁佩帶,可能就是因為已經有了問題才會出現在拍賣會,這種棘手的怪咖連拍賣公司的鑑價師都不想碰,最後只有買主最倒楣,賠了夫人又折兵。
經常與錶友聚會時大家都有同感,瑞士的手錶太貴,而且也不耐用,當故障時不僅維修費用高,維修的時程也過久。瑞士品牌這幾年因應中國市場的需求不斷提升產能,但並未相對提高維修能量,這兩者有絕對的關係,再過幾年問題就會很嚴重。筆者的朋友委託維修的一只陀飛輪腕錶,能量顯示盤無法運作,去年十月送到瑞士報價,至今音訊全無,聯絡品牌多次,所得到的答覆都是瑞士尚未報價,已經十個月了,相信任何人都無法忍受。筆者也曾經送一只同品牌的三問報時錶到瑞士維修,從報價到完成要八個月,這算是目前比較正常的時程,問題是八個月還是太久了,三個月才是可以接受的時間。複雜功能腕錶結構當然是複雜度很高,維修耗時大家皆知,既然做得出來,維修也要搞得定才行。瑞士錶廠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售後服務機制,譬如要庫存一定比例的零組件,擴充維修能量,也要不斷培養新血,避免專業人才的斷層,才能應付即將面臨的維修難題,這些道理大家都懂,看起來簡單,但瑞士人並沒有做得很好,才會一再延宕維修時程。如果瑞士製錶師只知道享受好的待遇,包括極高的薪資與寒暑假期,那將對不起那些對瑞士製錶工業默默貢獻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