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的錶廠(下)

Oct 8, 2012

日本長野日本長野SEIKO EPSON「時之匠工坊」的專業技師小松郁清先生組裝9R86 Spring Drive計時碼錶機芯。
(承前)
我很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的<超級工廠>。當然,在節目上可以看到很多名門大廠的車子是怎麼做出來的一定是它吸引我的主因,不過我在看的時候常常會多花點心思研究他們節目是怎麼編輯的。我不太確定這個節目看在實際從事相關產業的人眼裡是不是有兼顧到專業,至少對像我這樣的一個外行人來說,一小時的節目裡我可以輕鬆的瀏覽一輛超跑的製程,還能順便知道一些品牌歷史和相關文化——重點是過程相當愉快,不會有在上課的感覺,以一個類型節目來說我認為已經算是很成功的了。同樣是在介紹工廠,我就不記得有看過哪篇寫錶廠的報導讀完了有一樣感覺的——不論是海內外的雜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寫的。 
 
平面媒體對錶廠的報導多半是以長篇文章為主體構成的,報導中包含了多少資訊量主要是看文章本身的品質,讀者吸收得好不好也依賴記者的文筆,相對地圖片幾乎千篇一律地是一張主圖加三五張小圖,主圖只要有個刺點能夠吸引讀者第一眼的注意力就算達成任務了,小圖預設的功能是說明用的,不過到頭來多半還是得靠圖說,圖片本身的說服力是相對偏低的。 
 
首先我得承認平面媒體在傳達這種說明性資訊的效率畢竟是比不上電子媒體的,一張製錶師裝游絲擺輪的照片,無論如何比不上實際看到游絲擺輪微微顫抖地被裝進機芯的連續動作所能呈現的緊張感,因此雜誌記者原本就會傾向以生動或深度的文字來補齊這種先天上的差距。但是目前雜誌的錶廠報導已經在這個框架下盡到全力了嗎?我認為還有努力的空間。首先取材時的敏感度就可以再加強,記者事先要盡可能地掌握錶廠的特色,公關圖就有的、跟別家沒什麼兩樣的畫面就不用多花力氣了,多抓一些不進錶廠就看不到的、文字沒辦法表達的鏡頭,讓圖片本身就有獨立的功能。再來編輯也得多花點心思,人家電視節目可以用線性的方式介紹整個生產線,我們雜誌為什麼就不可以?也許用平面做這種編輯的「坪效」很低,可是讀者應該會更有身歷其境的感覺;這裡不是說體驗式的報導就一定比深入評論的文章來得好,只是讀者老讀深入評論,永遠無法像我們實際去過錶廠的人一樣認識這間錶廠。 
 
回頭來看看電視上那則SEIKO的報導,我認為他們首先應該放棄一部份的材料,十幾分鐘的節目本來就不可能包山包海,與其東講一點西講一點不如鎖定一個主題,多餘的材料就拿來說明這個主題,真的兜不上去就捨得點乾脆不用;再來是主題,十分鐘的節目不應該選擇像「日本製錶工藝」這種太籠統的題目,因為你一定說不清楚,你可以針對一個很具體的主題,由他來延伸其他材料,像是CREDOR的三問錶,你可以帶到SEIKO 130週年和SEIKO的歷史,帶到Spring Drive和石英革命,帶到SEIKO完全自製的生產體制,這樣的報導包含的內容既多,最後又全都可以回到CREDOR三問錶,也許它沒辦法成為介紹「日本製錶工藝」的偉大節目,不過我認為它應該能更完整、更有趣,而且能讓看的人學到點東西。以十分鐘來說,我覺得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