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談陀飛輪藝術

Nov 7, 2011

寶璣大師獲得巴黎專利局的發明「陀飛輪」。

很多時候,我自己在看陀飛輪的錶款,總會有一種觀感,也常試想買陀飛輪手錶的朋友們是為了什麼買這樣的手錶?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精密度嗎?還是為了欣賞鐘錶的工藝?還是在心理補償作用上?但是,不管購買的意願為何,我相信他們都知道這是一門古老的鐘錶技藝。陀飛輪的種類細分不算少,但大抵是分成有固定框架式及無固定框架式的二種;就傳統來看1801年寶璣製錶大師獲得巴黎專利局的發明的「陀飛輪」是一種有框架式的陀飛輪調速裝置,認真來看應該是當初大師口中所謂的「新調速裝置」。另一種無框架式的陀飛輪是「Flying Tourbillon」飛行式陀飛輪,這就是屬於改良於過去傳統寶璣式新的技術及品種;德國籍製錶大師Alfred Helwig在1920年代創作了「Flying Tourbillon」的作品,當然此目的是為了將陀飛輪機芯結構做的更薄,也因為沒有了固定的框架,讓人更容易欣賞到陀飛輪整體的結構。

格拉蘇蒂的陀飛輪結構,採用德國製錶師Alfred Helwig在1920年發明的「Flying Tourbillon」。

初談起陀飛輪結構,就必須要了解到其運轉的方式為何?當時寶璣先生於1795年發明了「陀飛輪」結構,其目地就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造成的機件誤差。就機械時計之所以能按一定的節奏循規蹈矩地走時,全靠擒縱裝置結構不斷的精確擺動運轉;假設擒縱調整機構本身的動作不夠精確,此時計不管多好便隨之失去準確度,而造成擒縱裝置動作不精確的罪魁禍首就是大自然的「地心引力」做祟。

芝柏表的1966陀飛輪腕錶,採用傳統的陀飛輪結構。

我們都知道調速裝置中的擺輪,是利用游絲的彈性來完成擺輪運動的。由於游絲總是以一定方向轉動,所以時計的放置位置姿勢產生變化時,這一部分所受到的重力作用,也會使軸承的摩擦力發生變化,於是便產生了「方位差」的精度誤差,如果你手上有手錶,可以試著將手錶靜置在平面上和戴在手腕上經常擺動來做為比較,你將會發現它們的誤差值便會產生了或快或慢的差異,這就是「方位差」。

陀飛輪的零件結構,雖然並不算多,但是講求結構的精密度與組裝技巧。

寶璣先生根據這一個構思,他便把這個擒縱調速系統安裝在一個金屬框架(Carriage)中。這擺輪於框架內以一定的速率不斷地運轉。當擺輪在某一位置受到某一方向的重力影響時,到另一位置將會受到另一方向的重力影響,內部框架隨著轉動,而擺輪的位置也隨之改變,進而接受各種方向所給的影響;換言之,各種方向的影響將相互抵消,等於將受到外力的影響降至做低。然而德籍製錶大師Alfred Helwig試圖將框架去除的技術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雖然它們的運轉的作用及過程大同小異,只因為將過去那一個固定框架拿下來,整體調速器上將會少去一個中心支撐的固定點,所以在製做過程中它必須要更為精密,上下底版間軸承能夠容許的誤差值必須要降至更低。
 

寶璣的Tradition 7047PT芝麻鍊陀飛輪腕錶,採用鈦金屬陀飛輪框架,以減少大尺寸結構所帶來的重量。

不管是那一種陀飛輪模式,當它們不斷繞行轉動的陀飛輪運轉是需要相當多的能量輸出,而其能量的消耗也與框架的尺寸成正比,因此陀飛輪框架越大,所需的能量也越多。由於機芯所提供的能量有限,所以要解決能量消耗的問題,最常採用的方式就是降低機芯的振頻以及框架的重量及大小,雖然縮小擺輪的尺寸是一種方式,但是如果擺輪轉速設計沒有同時改良,也將無可避免地造成其精準度降低的後果。

寶璣Ref.5335陀飛輪腕錶的背面陀飛輪結構。

對於陀飛輪的錶款,不管你是以那一種角度來看它,我總是認為當它是鐘錶藝術品來會好的更多;過去曾經有朋友拿著某品牌的飛行式八日鍊陀飛輪來告訴我:「它花了我不少錢,但它的準確度卻比不過我手上戴的勞力士!」但是,我還是告訴他:「這樣的錶款,從過去一直以來都不會是可以讓你上山下海的手錶;瑞士的製錶師也會比較希望你多看看整體工藝及技術。」因為科技的進步,現今的瑞士錶廠也漸漸的讓這樣的事情不再復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