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鐘錶的傳統與創新 一
Jan 27, 2011
最近這一個陣子,我看了很多的古董錶,也看了許多品牌的新錶訊息;但不知為何?總覺得瑞士這一個製錶產業國家一直再改變,這可能是我看過的古董鐘錶不少吧;記得從2005年開始瑞士錶展的品牌陀飛輪風潮已至末期,真正持續做陀飛輪的品牌就屬那些具有實力的品牌,而過去趕搭風潮的那些品牌,不是沒有經營下去了,要不走向另一個風潮,那到底是什麼?如果,朋友們有印象的話,我記得在2005’S此時HUBLOT新任的總裁Mr.Jean-Claude Biver算是第一位喊出FUSION(融合)為品牌新基因的品牌,為何我對於此印象深刻?多年前我曾跟一些朋友討論過,瑞士鐘錶一直發展下去,除了極度手工化及功能複雜化,但這不是人人可及的,這又代表什麼?
後來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如果一只好的手錶沒有辦法讓任何人可以取得輕鬆購買,那也只能說是一種「製錶藝術品」談不上一種「使用文化」;但是如果改變過去不曾使用的製錶方式,如外觀設計及材質運用?是否才是一個新的道路?這就是我對於HUBLOT新任的總裁Mr.Jean-Claude Biver所印象深刻印象,他提及FUSION(融合)這一個概念時,頓時我心中對於瑞士鐘錶發展,又有一個新的見解;盡管在當時瑞士有許多品牌的經營者,對於此是之嗤之以鼻的,但我知道的是,它卻引領了瑞士鐘錶品牌的二次進化革命至今;從很多人口中得知,對於此概念製品看法是好的(樂觀),只因我們過去並不知道,當許多當下不覺得高貴或是不知名的金屬、礦石在一起搭配match,竟然有那種特殊的質感產生。
從過去的鐘錶歷史,外觀所看到的金屬材質成品,不外乎就是不鏽鋼(過去更早還是鎳銀合金),要不就是包金或或成純K金來融合於產品裡,過去這時代說到的是「日常實用性」及「產品價值反映」,已經不若現時的許多品牌經營導向,強調的是「品牌形象價值」(行銷凌駕於產品之上),僅少數品牌還是依其過去傳統來製錶;我認同瑞士製錶的新文化,但我更在意產品製作的深度,就誠如前幾年瑞士鐘錶的「陀飛輪災難」,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善用品牌基因及靈魂,不管是新品牌或既有的品牌,這將不會是長久的經營道路。
除了外觀所見到的改變外,這二、三年也看了幾個品牌積極的從內部去做材質修正;過去機芯夾板不外乎就是以銅鍍金、鎳銀為主,如更高級的品牌它們甚至還以22K、18K或14K來製造夾板,發展至今的機芯,已經是完全的進化了,除了以傳統的基本材質做為基礎外,因為電鍍科技的進步,可以運用的覆蓋材質更多,如釕、鈀這些高級稀有金屬也已經廣為許多品牌機芯來運用了;「德國銀」不是稀有金屬,也非高檔的材質,它和過去的「鎳銀合金」是相似的,只是金屬融合時所加入的比例不同罷了,品牌喜歡使用也只是品牌的「基因」文化始然,它們希望得到過去傳統那一種機芯色澤及情感,進而讓消費者了解品牌的「價值」。
2011-01-27T12:15:00撰文/Ted Tsai 圖片/編輯部與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