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工藝誕生處 積家珍稀工藝作坊

Feb 16, 2017

積家琺瑯工藝

積家在汝山谷錶廠的歷史建築群之中,為裝飾工藝設立專屬空間,並將之命名為珍稀工藝(Metier Rare)工作坊,薈萃與錶廠傳統密不可分的珍稀工藝,包括琺瑯彩繪、雕刻、寶石鑲嵌以及扭索飾紋工藝。

工作坊對製錶工藝專心致志,不吝共享巧思,啟迪無窮想像,並運用各種工藝製作如Reverso Tribute 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飛輪翻轉系列腕錶等卓越作品。 

機刻雕花機台

玻璃迷宮
珍稀工藝工作坊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人與人之緊密聯繫的感覺。約30位工匠在其木製工作上施展所長,當中只以玻璃相隔。他們每一位都聚精匯神,心無旁騖,全情投入於工作當中。在此之前,他們在不同的樓層處理不同的工序,如今他們聚首一堂,合力創造傑出的工藝佳作。

除了身穿白袍的製錶師,還有四台閃耀著昔日光輝的車床。三台扭索飾紋雕刻機經過修復和上油,精密的凸輪再現其風采;而一台20世紀初的提花機的膠木刻板亦在此以最佳狀態運作,用以製作精緻細膩的圖案。積家傳承這些歷史悠久的技術,完美呈現在面盤之上。

工作坊內工匠們埋首創作

精妙分工,成就巧思
珍稀工藝工作坊專業的製錶工匠互相交流,孕育了卓越的腕錶傑作,首項成就為Hybris Artistica超凡複雜工藝系列的時計。秉承積家的企業文化,工作坊內以互動為原則。每位工匠各司其職,熟悉其工藝的步驟,亦以互相學習、與同仁共事為樂。在珍稀工藝工作坊內,不同領域的工匠一同工作,互相溝通更顯重要。在機芯的裝飾工序中,雕刻大師和倒角工匠負責兩個相連的工序,因此他們的工作亦靠在一起。過分倒角的零件會減少可供雕刻的空間,故此這兩組工匠的溝通非常重要,透過觀察和溝通,可讓兩項工序順利完成。

珍稀工藝工作坊的佈局以促進不同領域工匠的合作,以及加強導師與學徒之間的聯繫為依歸。時至今日,珍稀工藝的課程已經絕無僅有。因此,傳授技藝成了極為重要的一環。一如積家所願,工作坊的年輕工匠很快便能獨當一面,然而,經驗豐富的導師亦會從旁指導。由此,精湛工藝得以世代相傳,並為品牌的未來奠定穩固的基礎。珍稀工藝工作坊之內創意洋溢,打破了各種工藝和工匠之間的隔閡。工匠可各展所長,互相交流,盡展創意,締造讓人耳目一新的鐘錶傑作。

機刻雕花機台

良工利器,瞭如指掌
錶盤和機芯在檢查桌上接受多重一絲不苟的檢測,而在檢查桌旁,則是存放製錶工具的空間。多個世紀以來,製錶工具沒有太大的改變。寬闊的抽屜裝滿各種長度和形狀的木製手柄和雕刻刀。

工匠會調整手柄以符合自己雙手的大小,亦會視乎雕刻刀的用途(如在材質上雕刻、鑲嵌或鏨刻)而將之適當地裁切。工匠會將工具塑形、磨尖並使用砂輪磨利刀鋒,直至工具滿足所需為止。

工作台上的放大設備

細賞各個工序
工作坊肩負傳揚珍稀工藝(Metier Rare)的使命,讓錶廠的參觀者了解工藝。積家在工作坊中央放置了一張訂製木桌,並與其他工作桌一樣優雅莊嚴。這是此工藝舞台的主角,並會為參觀者帶來難忘的體驗。木桌的上方設有一部投影機,並連接至設於不同工作崗位的攝影機。在工匠的同意下,他們所進行的工序會以串流的方式傳送至投影機,並即時投影在化作「屏幕」的木桌之上。

影像會被放大40倍,每一塊銅屑、每一滴顏料都會是這場表演中的演員,呈現於參觀者眼前。另外,參觀者可透過四面的玻璃牆觀察所有進行中的工序,欣賞工匠每個靈巧、細緻的動作。這趟旅程將會令人對積家的機芯和面盤有全新的感觀和看法。

扭索飾紋雕刻

工作坊的技藝

扭索飾紋工藝
扭索飾紋以全新的方式在積家出現,並與積家的傳統工藝並駕齊驅。此技術以環形或線形方式進行,將要裝飾的零件在固定的銳利工具上移動。工匠以拇指施壓,在零件上削去金屬碎屑,閃爍的圖案隨即顯現。一台體積龐大、經過歲月洗禮的扭索飾紋雕刻機,卻能營造直線或曲線互相交錯的圖案,教人讚嘆不已。

扭索飾紋雕刻機更像是一種人手工具,工匠必須充滿熱忱,並熟諳機器的操作,方能以熟練的技巧,在不規則的材質上鐫刻圖案。面盤除了裝飾美感,更綻放出別樣光彩,只有人手方可營造此效果。

鏤空雕刻

雕刻和鏤空工藝
個性化訂製錶背是Reverso翻轉系列腕錶的設計精髓,然而,積家的其他錶款亦可進行鐫刻裝飾。這項純然的手工技藝包括線雕、鑲嵌雕刻、漆面雕刻和浮雕雕刻。簡單雕刻名字簡寫只需兩個小時,而雕刻面孔或徽章則須在腕錶上先以人手重新繪畫圖案,因此,整個工序長達一個星期。少數的機械機芯以鏤空工藝裝飾,此工序同樣彰顯雕刻師的技藝。

一切由研究機芯的結構圖開始,必須先找出維持機芯運作必須保留的部分,才可設計圖案。然後,鏤雕師以細小的刻刀和細工鋸在作品之上雕刻出預先繪畫的圖案。要完成積家101型機芯的鏤空工作,鏤雕師需要在總重0.98克的機芯之上移除0.2克的材質,整個過程需時三個星期方可完成。

積家的琺瑯彩繪

琺瑯彩繪
琺瑯是讓色彩歷久常新的典範。積家選擇了細緻而高貴的大明火琺瑯工藝。工匠在金質錶殼直徑約0.4毫米的凹槽上塗上三層白色琺瑯,隨後利用琺瑯顏料繪畫圖案。琺瑯顏料由有色琺瑯磨碎後加入油而製成,金屬氧化物為琺瑯賦予顏色。上色後,錶殼在攝氏800度高溫的爐火中焙燒,讓材質在凹模之上凝固。透過大明火琺瑯工藝,工匠可創作雋永恆久的作品。

琺瑯彩繪面盤與上色盤

隨後須覆蓋六至八層透明琺瑯,以保護錶盤,再透過打磨和拋光令表面變得光滑亮麗。作品需要進出火爐17到22次,以營造玻璃化效果。每次進爐,琺瑯都有破裂的風險,令多個小時的心血付諸流水。然而,珍稀工藝(Metier RareR)工作坊的琺瑯大師無懼風險與實驗。不論是以琺瑯搭配扭索飾紋,還是琺瑯微繪工藝,他們總是孜孜不倦,在熊熊烈火之中尋回古老技法或研發新的技巧。

積家鑲嵌工藝

鑲嵌工藝
用於高級珠寶腕錶或經典錶款之上的積家鑲嵌工藝,其意在於觸動佩戴者的心靈,呈現令人賞心悅目的傑作,而非製作以寶石堆砌而成的腕錶。選定寶石後,工匠便在材質上鑽孔,以便在這些空間放置寶石,然後將鑽孔外圍的材質推成圓珠狀以固定寶石。工匠可選用不同的技術,如傳統的粒面鑲嵌技術,以四個小鑲釘抓緊大小相同的寶石,另外還有方形鑲嵌和密封式鑲嵌。

積家將珠寶的專門技藝加以改良,並應用於製錶之上。工匠透過雪花鑲嵌工藝,把直徑不一的鑽石,按靈感直接鑲嵌於作品之上。鑽石完全覆蓋金質表面,光滑的表面完全不受鑲爪和尖銳邊緣的影響。雪花鑲嵌工藝的動人之處在於其隨意性,所有人都必須待作品完成的一刻才可見其廬山面目。

積家的隱密式鑲嵌技術

隱密式鑲嵌是積家的另一項著名工藝,每顆寶石緊緊相依,絕無空隙,完美展現此工藝的美感。珍稀工藝(Metier RareR)工作坊內共有十一位鑲嵌大師、七位琺瑯大師、五位雕刻大師和一位扭索飾紋大師。另外有三位工匠負責倒角和嵌入,以及一位拋光師。透過工作坊寬大的玻璃窗,可欣賞一望無際的侏羅山美景,同時亦可引入充足的光線。
 

積家Rendez-Vous Moon腕錶設計稿

哲學家Jean-Christophe Bailly將光線形容為永無止境的工作坊,因為它可以激勵人們工作,滋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推動他們超越自我。這座精湛工藝的殿堂確切地體現了這句話,工匠以優雅的動作喚醒古老技藝,透過現代風格將其重新演繹,並傳遞新的美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