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五十周年 Daytona錶款大車拼(中)

Jan 23, 2015

由於勞力士在2000年推出新一代的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錶款,並搭載全新的4130自動機芯,因此不論外觀或式功能上都略有差異,但同時也有相同之處。且讓我們一一介紹這些外型與功能絕佳組合的迷人錶款。

圖左為布局平衡的面盤設計:以水平方式配置兩個計時盤,三點鐘位置是30分鐘積分盤,而九點鐘位置的則是12小時計時盤,恆動小秒針盤由原來的九點鐘位置移至六點鐘位置。圖右為瑞士天文台認證:現行的錶款與早期手上鏈版本的最大的差異,在於面盤上印有Super lat 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的文字,代表機芯通過瑞士官方天文台的認證。

勞力士在1988年首次推出自動款的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是自1963年Cosmograph Daytona問世以來最大的改變。而現行的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主要延續其設計,但許多地方與細節的都有所改變。

現行錶款所使用的計時盤配置,仍維持三、六、九點鐘位置的配置,同時也是最容易閱讀的設計。而面盤上有兩個小細節透露出新舊錶款的不同之處。首先是水平方式配置的兩個計時盤,三點鐘位置是30分鐘積分盤,而九點鐘位置的則是12小時計時盤,恆動小秒針盤由原來的九點鐘位置移至六點鐘位置。

另外則把分鐘和小時計時盤對齊於錶面中央略高的位置,透過這項美學設計,使面盤的佈局更顯勻稱,並突顯出勞力士對於細節的一絲不苟。

圖左為高規格的防水標準:現行的Cosmograph Daytona具有三重防水膠圈設計,也與Submariner潛航者錶款同等級的設計;加上特殊的旋入式按鈕設計,更可確保其防水效能。圖右為蠔式錶帶:改用實心鍊節的不銹鋼錶帶配備蠔式帶扣,可防止意外脫落;同時錶帶具有精巧的Easylink易調鏈節系統,配戴者可自行調整5mm的錶帶寬度。

而錶款所採用的蠔式錶殼,仍延續Cosmograph Daytona問世以來的特色,藉由專用工具才得以開啟的旋入式底蓋設計,以及緊密的防水膠圈,可確保水氣不會侵入錶殼之內。而在1980年代中期,勞力士將Cosmograph Daytona的防水性能由50米提升至100米,其中的改變,就是將原本僅具有雙重防水膠圈的旋入式錶冠,更改為三重防水膠圈設計,也就是與Submariner潛航者錶款同等級的設計;加上特殊的旋入式按鈕設計,更可確保其防水效能。

現行的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仍保留專業的測速計錶圈設計,它可計算在固定的距離中,物體所移動的速度,目前本錶款可測量的速度在400至60公里(或英哩)內。由於目前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的款式眾多,因此測速計大致上略分為兩大類,除了傳統款式之外,新一代的三角形指示刻度,成為未來的設計主流,並搭配最新的Cerachrom錶圈,更具有科技新潮的風貌。

而新一代的Cosmograph Daytona,由於已經改用了自動機芯,因此在面盤上增加Perpetual(恆動)的字樣。除此之外,與早期手動上鏈的CosmographDaytona錶款相比,最大的差異在於面盤上印有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的文字,代表機芯通過瑞士官方天文台的認證。

由於勞力士在近四十多年以來,每年獲得瑞士天文台認證的機芯,始終都是排名第一,因此日後推出的自動款Cosmograph Daytona,自然也通過此一認證,展現精準計時的特性。

新建落成的比爾機芯製造廠:目在2012年10月,勞力士位於比爾市( Bienne )機芯製造廠的新建廠房正式竣工。這個極為現代化的機芯製造廠,總佔地面積達9.2萬平方米,總體積為40萬立方米,其中新建廠房的體積為23萬立方米。比爾機芯製造廠在實現卓越生產力的同時,還為員工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並且尊重環境;同時能提供給消費者,最頂級的技術製造與組裝品質。

相較於自製機芯比例甚高的勞力士,惟獨在計時領域中缺乏自己的機芯;因此早在1990年代中期,廠方就開始著手設計全新的自動計時機芯,其高等級的機芯規格,日後也成為許多錶廠效法的對象。

之前勞力士手動上鍊版本的Cosmograph Daytona腕錶,一直發行到1988年,才由搭載自動上鍊機芯的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接手。由於受到1969年石英革命的影響,整個瑞士製錶業幾乎都停止研發自動計時機芯,同時市場上對於自動計時碼錶的接受度也並不高。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勞力士為了推出自動款的Cosmograph Daytona腕錶,因此尋找到重新恢復生產El Primero自動計時機芯,並透過降低振頻與使用勞力士專屬的零件,再次吸引世人對於Cosmograph Daytona腕錶的重視。

ROLEX 4130自動機芯:直徑30.5mm/厚度6.5mm/振頻28,800 vph/紅寶石數44顆/雙向自動上鍊系統/動力儲存72小時/C.O.S.C.天文台認證。

不過對於向來專注於研發自製機芯的勞力士而言,改造過後的4030自動機芯,仍然不足以應付未來的精確標準。因此,勞力士在90年代中期,便開始著手研發下一代的自製計時機芯。在2000年,廠方推出新一代的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內部所使用的4130自動機芯也首度問世。

圖左是中央滾珠軸承設計:4130機芯是勞力士首次採用中央滾珠軸承設計的自製機種,透過這項設計,可提升自動盤的靈活度,並增進上鍊效能,日後的9001自動機芯也有採用。圖右是導柱輪裝置:自計時碼錶發明以來,導柱輪就是計時機芯當中最重要的零件,採用一體成型的結構,可提高零件的耐用度與可靠性。

而4130自動機芯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使用垂直離合計時結構。它具有兩個互相層疊的圓盤零件,在啟動計時功能時,導柱輪便會迫使圓盤兩側的夾鉗槓桿往外移動,使兩個圓盤零件快速接觸摩擦;在停止計時功能時,兩側的夾鉗槓桿會往內移動,托起另一個圓盤零件,終止計時的步驟。透過這項設計,可以免除以往水平離合結構產生的秒針偷跑或延滯的情況,在按壓計時按把的瞬間,便可開始精確的計算時間,減少秒數的誤差值。

圖左為藍色Parachrom游絲:逐步成為勞力士標準配備的藍色Parachrom游絲,是以鈮鋯合金製成,具有高抗磁性與防震的特性。圖右是雙向上鍊系統:4130機芯沿用勞力士特有的雙向上鍊結構,也就是機芯內兩枚覆蓋紅色化合物的雙層離合齒輪,賦予機芯絕佳的上鍊效率。

此外,4130自動機芯的單一發條盒所具備的72小時動力儲存,也是計時碼錶當中首見的設計;因此機芯可提供穩定且強大的動能,避免啟動計時裝置後,影響機芯運作的準確度。而4130機芯沿用勞力士特有的雙向自動上鍊結構,也就是機芯內兩枚覆蓋紅色化合物的雙層離合齒輪,可賦予機芯絕佳的上鍊效率。但是Cal.4130以中央滾珠軸承裝置,取代了勞力士慣用的金屬插銷與紅寶石軸承的設計,是廠內第一款使用滾珠軸承的自製機芯,而2012年推出的9001自動機芯則是第二款。

垂直離合結構:圖片中位於紅寶石下方的黃色齒輪與結構,就是垂直離合計時結構。透過更精準的啟動、停止的計時步驟,可提高計時的準確性。

目前4130機芯與現行其他系列機芯相同,皆使用勞力士專用的大型平衡擺輪,並可透過擺輪內側的四顆微調螺絲,準確的調整時間快慢。另外,廠方也採用兩側固定的擺輪橋板設計,可提高抗震的效能與穩定性。精準的平衡擺輪搭配以鈮(niobium)、鋯(zirconium)合金製成的藍色Parachrom寶璣式游絲,完全不會受到磁場的影響;即使面對溫度變化,依然極為穩定,且絲毫不受日常佩戴時的小震動影響,較傳統游絲耐震10倍。 

摘自城邦國際名表第58期

延伸閱讀:勞力士五十周年 Daytona錶款大車拼(上)

延伸閱讀:勞力士五十周年 Daytona錶款大車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