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工程師系列三大進化(中)
Jan 20, 2015
在新一代的工程師系列中,IWC首度加入了包括恆定動力陀飛輪、萬年曆及兩地時間三項功能,這讓工程師的性能外觀,終於在內涵上得到真正的動力升級。
陀飛輪在一百多年前出現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追求精確、為了對抗地心引力,期間,人類針對材質、結構甚至動力源的改革,均是企圖讓陀飛輪能持續提昇性能。IWC在2010年首度發表的「恆定動力陀飛輪」,便是針對動力源進行改革,試圖以結構上的創新,讓陀飛輪能夠得到穩定的動力來源。
機械錶的動力來自於發條盒,而動力的品質,也就是扭力,輸出狀態最不好的階段共有兩個區間:包括上滿鍊時,以及動力即將用盡之前。因為上滿鍊時,動力會因為發條的高度緊繃,而使得動力過度輸出至擒縱裝置;至於當動力即將用盡之前,則因為發條的鬆弛,無法輸出足夠的動力至擒縱裝置。
既然要解決動力的問題,勢必得從動力的頭、尾兩端進行修正,在恆定動力陀飛輪推出之前,IWC本來就擁有七日鍊陀飛輪,其設計便是將原本共八日的動力,強迫發條盒於第七日即停止供應,來避免最後品質不佳的動力,影響了陀飛輪原本的精確度。
恆定動力裝置便是為了解決滿鍊狀態下的動力而出現的發明。
在上滿鍊的前48小時,恆定動力裝置會將擒縱系統所獲得來自發條盒的動力,重新整合後再回饋至機芯,以確保腕錶的精準。IWC並將恆定動力裝置與陀飛輪擒縱系統完全整合,也就是它會隨著整個陀飛輪轉動,從外面以肉眼觀察陀飛輪,就能看見裡面的恆定動力裝置。
恆定動力裝置的設計類似擒縱系統,主要在擒縱輪上額外增加一組游絲與三角齒輪,再以外型類似擒縱叉的制動叉,連接到一組僅有六個齒牙的制動齒輪,如此當擒縱輪收到來自發條盒的動力時,會讓游絲收縮緊繃,到一定程度後游絲便會釋放,接著推動上方的三角齒輪,再以制動叉連動至制動輪,進行一擋一放的擒縱運動。
這樣的擒縱運動也讓陀飛輪的運作成為一種最特別的辨識方式,便是整個陀飛輪是以「跳秒」的方式運作,陀飛輪上的秒針會以一秒鐘為單位,宛如石英錶般逐格的跳躍指示;直到後48小時,動力品質回復最佳狀態,陀飛輪才又會恢復往常機械錶每1/5秒為單位的順暢運行。
內部94800陀飛輪機芯振頻僅18,000vph,遠低於一般陀飛輪的21,600vph,應是為了降低摩擦力與震動力,以保護恆定動力裝置,維持裝置效能,同時其動力儲存共96小時,但推估應至少有120小時,也是為了修正最後一段的不佳動力而強迫停止,如此也真正達到所謂恆定動力的技術目標。
延伸閱讀
<天文、曆法、機械錶 IWC葡萄牙Sidérale Scafusia恆定動力陀飛輪萬年曆恆星時腕錶 [影片]>
<IWC大型飛行員恒定動力陀飛輪腕錶IWC Racing特別版 以賽車世界為靈感>
萬年曆是IWC識別度最高的複雜功能,因為其年份數據採數字顯示,從1985年由現任首席製錶師Kurt Klaus耗費四年研發推出後即別無分號,專訪Kurt時,回憶起這段歷史時表示,他可是在1985年四月的凌晨五點,就老遠跑去面盤廠,買所需年份的顯示數字盤,組裝完成後,隔天隨即在BASEL會場發表。
至今,仍然沒有任何品牌能夠規劃出比IWC萬年曆更易於閱讀的組合,IWC也充分運用了這項獨創設計,將之搭載於旗下共四個系列中,甚至因應各系列主視覺的不同,以及自製計時機芯的規劃,衍生出不同的版本。
2013年最新的工程師萬年曆計時碼錶的設計,首先必須回溯到2009年,IWC在達文西系列中,首度將89630自製計時機芯與萬年曆功能結合,成為全新的89880機芯,儘管年份數字顯示盤被取消,但IWC卻充分應用了數字顯示的概念,把日期與月份放大,使其成為分列面盤兩側的大視窗顯示,這項革新將日期與月份突顯,比起原本的年份數字顯示,似乎更符合日常生活的應用。
此次數字萬年曆第一次加入工程師系列,儘管整體的功能相同,但IWC卻以更科技感的視覺規劃,以符合工程師的改款精神,包括面盤上的日期、月份及閏年顯示位置,特別以半透明的藍寶石玻璃作為顯示窗,故數字切換時,配戴者便可以觀賞到機械的動作,甚至在盤上黑、白相間的線條,也很有賽車上儀表板的風格。
外型上,工程師萬年曆數字日期-月份腕錶,少見的以鈦鋁合金(TiAl)製作錶殼,鈦鋁合金在賽車上常應用於活塞和閥門,因為該合金比純鈦金屬更加堅固、輕盈,並且非常適合引擎燃燒室中的高溫,但是如何將這種高效能材質加工成錶殼零件,卻足足讓IWC花了三年之久,才掌握從賽車部件轉移至腕錶零件的生產技術。
至於腕錶上包括計時按把、錶冠、錶圈螺絲帽和錶冠護橋,則是以黑色高科技陶瓷製作而成,再搭配上自動盤改款為MERCEDES BENZ SLS輪胎鋼圈的鏤空線條,整體冷冽、多層次材質的錶殼,到表面重新處理的機芯夾板,工程師萬年曆數字日期-月份腕錶的外型,可說真正掌握了系列精神。
說起兩地時間這項功能,對各大高級鐘錶品牌來說,應該是再平常不過的功能,但對於IWC而言,卻顯得來不易。綜觀過去IWC旗下系列的發展,兩地時間僅僅只在飛行員系列中出現過,甚至到2012年才推出第一只世界時區的功能。
這次工程師系列的第一只兩地時間腕錶,終於增加了品牌此類功能的版圖,想來也是IWC終於看見商務人士與兩地時間功能之間的必然關係,或許IWC未來會持續將兩地時間功能擴張到其他系列中。
此款工程師兩地時間,顯示功能上未有重大革新,採取穩健且傳統的第二時區指針,作為第二地時間的顯示,同時搭配外圈24小時制刻度,並以黑灰色區隔白天與黑夜,加上45mm尺寸的錶殼,使得面盤的空間開闊,閱讀上中規中矩,調整時亦是拉開錶冠第二段即可進行,是一只標準的兩地時間功能。
錶殼採鈦金屬材質,外型如其他工程師腕錶採用螺絲鎖入錶圈、橡膠錶冠等等,唯一可惜的是未配備透明底蓋,但終於市場有得選擇看起來具運動風格的兩地時間了。
文/劉必祥
攝影/劉信佑
摘自城邦國際名表第57期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