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家180年的里程碑(上)
Jan 12, 2015
從設立第一家錶廠、至今日共擁有近400項專利,積家在瑞士高級製錶工業的地位,可說是技術研發、複雜功能的先鋒者,從1833年到2013年共180個年頭,積家不僅沒有停下它的腳步,甚至將在這個重要年度,宣示它各項技術全面領先。
積家於汝山谷的最大錶廠
180年前將所有製錶工序收編同一屋簷下,或許就註定了積家強大技術的必然,至今積家錶廠不僅是汝山谷中最大的錶廠,更可說是整個山谷的經濟運轉重心。
編者心裡常想,如果說有一天本刊帶領讀者前往瑞士進行製錶深度之旅,有哪些是必定要造訪的錶廠?JAEGER-LECOULTRE積家絕對是其中之一。
因為講到技術深度,積家廠內所能提供的各種工序面向,處處令人感到訝異,尤其以一個高級鐘錶品牌來說,每年能夠在「技術創新」與「發表數量」上都取得領先、甚至產生影響力,綜觀整個高級製錶工業,除了積家幾乎不作第二品牌想。
可以說,技術,就像組成人體的DNA序列,存在於積家的發展脈絡之中,如今積家不僅是最具創新及研發能力的品牌,甚至在整個歷峯集團中,無論檯面上或檯面下,多少都受到積家強大技術力的庇蔭。
而座落於瑞士Vallée de Joux汝山谷的積家錶廠,是整個地區最大的錶廠,最早是在1833年由Antoine LeCoultre於Le Sentier小鎮建立的一個製錶工坊,但當時所謂的製錶,多半是由製錶師一人獨立從頭到尾完成,所以Antoine是第一個將製錶相關工序納入同一建築、實行量產化的人,也就是類似現在的錶廠。
此舉最大的意義,除了是集合技術的開始,更重要的是能將擅長不同工序的工匠,在一個地方分享他們的所知所學,至今也才能把真正的技術保留下來。
另外在Antoine本身對於創新與完美的追求之下,例如使用了蒸汽運作的製錶機具等等,使得工廠規模不斷擴展;1860年至1900年期間,積家錶廠已製作超過350枚機芯、一半以上是複雜功能機芯,包括問錶或計時問錶的結合,1890年積家更開始投入超複雜機芯的整合,也難怪積家至今在多重複雜功能的設計如此嫻熟,到了1903年,與法國航海計時器製造商Edmond Jaeger首度合作,才真正創立了JAEGER-LECOULTRE積家的自有品牌。
事實上Antoine過去的許多發明,都與今日的製錶工業息息相關,甚至積家在自家博物館內也為此特別舉辦一個展覽,展出過去許多的發明,例如可測量至千分之一毫米的微米儀,大幅增加製作機芯零件的精確度;又或是現今普遍、既可調整時間也能上鍊的錶冠;甚至現在三問錶的調速器、瞬跳計時裝置,都是當時Antoine創造屬於積家的技術成就。
在2009年底積家已經完成了新節能錶廠的擴建,除了兼顧未來綠色環保的建築設計,也讓高達9000平方公尺的新廠區,加入原本16,000平方公尺的錶廠面積,使原本就是汝山谷中規模最大的積家錶廠,變得更為廣闊。很有趣的是,因為積家的人員眾多,帶動了其他錶廠一同形成了小型的高級製錶經濟圈,還因為與周邊廠區的往來頻繁,積家特別研發出自家用的電動車輛,供來往各區的員工使用,與新廠區同樣節能環保。
新的廠區是為了分擔原有廠區的人員及設備,在2012年本刊前往錶廠採訪時,積家已經將包括機芯組裝、行政、原型製造等部門,完全整合至新建築內,積家目前在現有廠區已容納超過千名員工,同時間,廠內執行超過40項專業流程、20多項專利技術。
從1899年至今,積家製作了超過1300枚的機芯種類,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甚至包括關鍵的游絲生產、擒縱裝置零件也一應俱全,充分說明,為什麼積家在技術上總能夠迭有新意,因為所有設計都具備快速反應的伸縮彈性。
尤其現下能夠百分之百生產所有零件的高級品牌屈指可數,光是要整合所有的流程在同一屋簷下,其他品牌就難以望其項背,積家還能展現整合後的高複雜技術作品,加上對品質的嚴苛要求,如首創的1000小時檢測,一切皆遠遠超出其他錶廠所能達到的標準。
除此之外,積家在廠區內還能兼顧包括如金雕、琺瑯彩繪、珠寶鑲嵌、錶殼生產等等周邊及傳統工序,儘管這些工序對高級鐘錶的設計至為重要,但因為許多高級品牌幾乎無力再自行負擔這些除了機芯生產之外的部門配置,故在成本考量下,多將這些部分的製作,轉發私人或外包的協力藝術工坊,由此可知,積家對於自有技術的培植與保存的重視,甚至能將觸角伸往完全不同的高級珠寶、配件訂製上,展現比專業製錶更多變的風貌。
文/劉必祥
摘自城邦國際名表第55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