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ARD蕭邦品牌故事

Oct 15, 2012

CHOPARD蕭邦-品牌150週年紀念書-The Passion for Excellence

蕭邦近幾年對於複雜功能的重視有目共睹,從L.U.C系列開始見證了總裁Karl-Friedrich Scheufele對於機械錶的遠見,以珠寶及鑽錶聞名的蕭邦能在頂級製錶界快速的展露頭角,不只是突破而已,而是蕭邦製錶歷史的再度復興。CHOPARD蕭邦的創辦人Louis-Ulysse Chopard於1860年在日內瓦的Jura區創立了自己的鐘錶坊,當時他年僅24歲便胸懷壯志,想打造出品質優異又精準的懷錶,但隨著Jura區鐘錶業的日漸發達,組裝傳統鐘錶已經趕不上大量生產之後,Louis-Ulysse Chopard決心向外發展,他的精密鐘錶在東歐的波蘭、匈牙利,與俄羅斯等地大受歡迎,包括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是他的顧客,之後由他的兒子Paul-Louis Chopard接手,並持續以精準的懷錶保持名聲不墜,到了第三代Paul-André Chopard,決定於1937年搬遷至日內瓦拓展商機,員工數也增加到150名,成為蕭邦的全盛時期,但二次大戰之後產量開始減少,Paul-André的兒子們也沒有接管蕭邦錶廠的意願,當時唯一的解決之道便是將公司出售,因此他們開始物色合適的買主,終於在日內瓦遇到了來自德國的Karl Scheufele家族。

CHOPARD蕭邦目前的經營者Scheufele家族

Karl Scheufele家族的企業從1904年起,也以生產鑲嵌寶石的腕錶與手鐲起家,到了1930年,Karl Scheufele的第二代接手,帶著裝滿產品的大箱子,積極的向外開發事業,擴及俄國、中國、美國、東歐各國和其他地區的市場,當時公司擁有超過百名員工,不過因戰爭破壞了位於德國Pforzheim的工廠,於是Scheufele家族自1950年起,開始重建先人留下的事業,直到第三代時面臨機芯製造商的束縛,極力想購買屬於自己的企業,而Paul-Andre Chopard在經濟考量之餘,也正好需要一位可信賴,並將蕭邦品牌發揚光大的繼承者,兩大家族在品質至上的相同觀念下一拍即合,蕭邦錶在1963年由Scheufele家族接管,且積極的以現代化的行銷方式發展,也保持著品牌的製作水準。

CHOPARD蕭邦L.U.C系列

在Karl Scheufele及其妻子Karen共同執掌下,他們的一對子女Karl-Friedrich Scheufele和Caroline Gruosi-Scheufele也一同協助公司業務,陸續開發出許多具代表性的腕錶與高級珠寶等,尤其是1976年推出的Happy Diamonds腕錶,不但受到國際大獎肯定,如今依舊是最熱門的系列,之後Karl-Friedrich Scheufele和Caroline Gruosi-Scheufele成為公司的副總裁,Caroline在1993年的Happy Sport系列上嶄露才華,隔年的Imperiale系列更將法國皇室的帝王風格帶進腕錶設計,奢華的材質加上大尺寸錶殼,突顯出如同拿破崙時期的氣派,之後的Ice Cubes、Happy Spirit,到Two O Ten等腕錶系列,還有高級訂製珠寶,甚至是坎城影展最新的獎座設計都由Caroline包辦,當然Caroline也與兄長Karl合作無間,如同蕭邦在Pforzheim和Geneva兩地的公司各有獨到長處,Pforzheim工廠擅長的是珠寶設計,而Geneva工廠則以製錶著稱,兩者相輔相成才有如今的成績。

CHOPARD蕭邦錶廠

Karl早就看出機械錶的發展潛力,也很在意機芯的製造與研發,為了重振品牌最初的製錶名聲,因此在1993年開始進行建廠的計畫,並在1996年回到蕭邦的發源地Jura區,在Fleurier建立了自家錶廠,採用創辦人Louis-Ulysse Chopard的名字,生產以L.U.C為名的機芯,隔年推出的L.U.C 1.96機芯有特殊的偏心微型自動盤,並同時獲得日內瓦印記與瑞士天文台認證,高品質自然不在話下,在2000年推出的第二枚L.U.C 1.98機芯,在動力上則有驚人的進展,專利的四個發條盒設計提供長達216小時的超長動力,也是當時的一大話題,往後推出桶型機芯、陀飛輪裝置、萬年曆功能、新一代計時碼錶機制,到問錶等複雜功能,每一項研發成果都使蕭邦錶的機械成就更輝煌,此外近來在2008年新成立的Fleurier Ebauches S.A.錶廠,也是蕭邦初階與中階機械錶的未來,在垂直整合的基礎下,不僅自有機芯的產能大增,同時再次向世人宣誓更具規模的製錶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