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MILLE RM 74自動上鍊陀飛輪腕錶

以創新賦予時間個性 RICHARD MILLE RM 74自動上鍊陀飛輪系列

Apr 11, 2025

RICHARD MILLE RM 74自動上鍊陀飛輪腕錶
風格各異的RM 74-02。白色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與黑色Carbon TPT®金箔碳纖維賦予兩款RM 74-02不同的個性,這兩種獨特物料是RICHARD MILLE專用的製錶材質,別無分號。

首次亮相的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是尖端科技的美學應用,內在的自製陀飛輪機芯則是傳統卓越製錶技術的當代詮釋。綜觀現有的三款RM 74系列腕錶,都帶來嶄新且雋永的美感體驗。年初,瑞士鐘錶產業顧問公司LuxeConsult和金融機構摩根史坦利照例公布了瑞士鐘錶產業年度報告,其中產量極少的RICHARD MILLE,營業額仍高居第六,短短20多年(2001創立)已成績斐然,簡直不可思議。然而,成功不是偶然,每一款旗下腕錶都透露出致勝的DNA,我們就從新登場的RM74-02金箔石英纖維款一窺端倪。

創辦人Richard Mille先生在20世紀末就已經知道:頂尖機械錶的未來不能只講傳統,而應該善用高科技重新定義奢華製錶工藝,藉此達到更好的性能,並打造21世紀的製錶美學。

RICHARD MILLE RM 74自動上鍊陀飛輪腕錶
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工藝。將絲狀的石英纖維平行排列製成石英薄層,堆疊約600層後即成塊狀,其間夾入22K金箔,經加熱、加壓成形後,才變成供錶殼加工的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塊。

新款RM 74-02所用的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就是科技結晶,也是RICHARD MILLE專用的製錶材質,因而更顯得稀有珍貴。它用於錶圈與底蓋上,創造出前所未見的視覺效果。不僅如此,這種材料還有很好的物理特性,諸如耐衝擊、抗紫外線、不受化學物質影響等等,既能應付各種極端環境,更不用說在日常生活中游刃有餘。而輕盈、不引發過敏的特性則強化了佩戴的舒適感。

TPT是英文薄層技術的縮寫,簡單說明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的製程,是先將石英(二氧化矽)以將近攝氏2,000度的高溫熔融後,經拉絲工藝變成纖維狀,再將石英纖維平行排列製成厚度僅有0.045mm的薄層備用,接著浸泡特定樹脂後,逐層旋轉45度堆疊起來,其間夾入22K金箔即可增加層次變化,最後在攝氏120度和六倍大氣壓力的環境中固化,才能做成RICHARD MILLE錶殼的物料。

RICHARD MILLE RM 74自動上鍊陀飛輪腕錶
RM 74-01陀飛輪腕錶。52.63 x 34.40mm灰色金屬陶瓷與鈦合金錶殼/時間顯示,陀飛輪/CRMT6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50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

所有薄層都要均勻貼合,不能出現任何間隙,每項工序必須精準執行;這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工藝將絲狀的石英纖維平行排列製成石英薄層,堆疊約600層後即成塊狀,其間夾入22K金箔,經加熱、加壓成形後,才變成供錶殼加工的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塊。是非常專業的技術,研發與製造、加工成本很高,只有RICHARD MILLE才願意做這樣的投資。

RM 74-02還有Carbon TPT®金箔碳纖維的版本,一白一黑各有千秋。Carbon TPT®金箔碳纖維的製程和金箔石英纖維相同,只是碳與石英的差別。值得特別一提的還有RM74-01陀飛輪腕錶所用的灰色金屬陶瓷,透過當年創新的瞬閃燒結(Flash Sintering)技術,將氧化鋯基體與高性能陶瓷強化材料均勻融合,打造出比鈦金屬輕,且高達2,360 HV維氏硬度的灰色金屬陶瓷,硬度與藍寶石水晶同級,僅次於鑽石。

RICHARD MILLE RM 74自動上鍊陀飛輪腕錶
RM 74-02金箔石英纖維款。52.63 x 34.40mm Gold Quartz TPT®金箔石英纖維與18K 5N紅金錶殼/時間顯示,陀飛輪/CRMT5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50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

高級製錶品牌如果用上這些特殊材質,幾乎肯定會以限量錶的形式銷售。不過,對RICHARD MILLE來說,這只是常態,所以上述三款RM 74系列腕錶都是常規版本。話說回來,它們的產量非常稀少,就算是常規版本也是很罕見。至於限量錶款會有多特別,請上RICHARD MILLE官網查看就可略知一二。

高科技不僅用在錶殼材質,機芯也隱含了許多科學優化的細節,像是發條盒、齒輪、擺輪及可變幾何自動盤……等等,都採用提升性能的新設計。不過,最具視覺吸引力的,除了陀飛輪之外,就是鏤空的機芯了。鏤空雖美,製作成本卻高出很多,剔除不必要的部分就是件工程,鏤空後需要打磨倒角的邊緣增加,手工修飾的時間多出好幾倍;但這方面從沒考慮過以機器代勞,因為手工做得更好。由此可知,RICHARD MILLE不是一味追求科技,而是讓科技與手工各自發揮所長,這才是頂尖機械錶的未來。

文/編輯部  資料提供/RICHARD MILLE(02)2718-9218   157–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