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卡地亞Maison des Métiers d’Art製錶工坊

CARTIER傳承與創新的藝術堡壘 Maison des Métiers d’Art製錶工坊

Mar 14, 2025

CARTIER卡地亞Maison des Métiers d’Art製錶工坊
Maison des Métiers d’Art。此棟建築為卡地亞的藝術基地,匯聚各種裝飾技術工藝,甚至是古老瀕臨失傳的珍罕技法。

致力於保存罕見的工藝技法,不畏探索全新的創新領域,卡地亞以廣納百川的姿態打造藝術之城,為品牌製錶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意能量。卡地亞腕錶工作坊分別設立於瑞士五大地點,包括位於納沙泰爾州的拉夏德芳腕錶工作坊和庫韋(Couvet)腕錶工作坊、位於汝拉州的格洛韋利耶(Glovelier)腕錶工作坊以及位於弗里堡州的格拉訥河畔維拉爾(Villarssur-Glâne)腕錶工作坊。

毗鄰拉夏德芳製錶工作坊的Maison des Métiers d’Art製錶工坊負責品牌旗下製錶所需的各種藝術工藝,其不僅致力於保存世界上的古老珍稀工藝、僅在師徒之間口耳相傳的傳統技法,也運用系統式的研發摸索,尋回一些曾經失傳的珍罕工藝。及至今日,甚至還開發出不少創新技藝,極具啟發性。卡地亞運用這些特殊技法製作出無數令人驚豔的藝術腕錶,在以極致的美感征服世人同時,也完好地保護了這些寶貴的技術資產。現在,我們就帶你走進充滿創作能量的藝術之城吧!

CARTIER卡地亞Maison des Métiers d’Art製錶工坊
古典的空間氛圍。保留過去農舍的建築風格與陳設,許多家具與裝潢都是當時既有的物件,時間彷彿在此靜止。

Maison des Métiers d’Art坐落於一幢經過徹底翻新的17世紀伯恩風格農舍。卡地亞在2011年收購這棟建築,經過建築師斯特凡納·霍尼(Stéphane Horni,Cabinet A&A建築師事務所)和老式農舍翻修專家吉勒・蒂索(Gilles Tissot)的改造,整棟建築保留了原始的外形結構,團隊還運用當地的建築材料重建內部,使之保留了傳統風格的質樸氣氛。而在其佔地1500平方米,共四層樓的空間內,用於製錶所需的天然光線尤為重要,建築中特別設計了一個貫穿各個樓層的豎井,讓光線最大程度地照進室內,打造出方便製錶師和工藝師工作,亮度充足的舒適環境。

CARTIER卡地亞Maison des Métiers d’Art製錶工坊
琺瑯對照用色彩表。工坊內有一片牆上標示了琺瑯燒製後的色彩對照表,按顏色排列並用數字標示該色彩的編號,凸顯工坊作為重心的藝術工藝面向。

這座工坊於2014年落成啟用,至今已經超越十年光陰。其作為品牌研發和製作超凡腕錶系列的專門場所,集結了各種專業領域的菁英工匠匯聚在此。他們於這一方天地裡中埋首工作,或者學習獨特的技藝工法,或者將大師們口頭相傳的工藝世代延續。有時也會透過大量的研究,重現塵封時光的某種技術或處理工藝,或令古老工藝適應現代創作手法。目前工坊團隊由約50位專業人士組成,不同領域的專家間也會相互交流,博采眾長,嘗試前所未見的工藝作法和美感呈現。為了製作部分作品,工坊甚至會邀請工匠大師到內部專屬空間進行聯合創作。正是這極為開放的創作空間,令卡地亞逐漸掌握越來越多的珍貴技術,每年都能推陳出新,不斷打造出絕美的藝術鐘錶作品。

CARTIER卡地亞Maison des Métiers d’Art製錶工坊
開放環境便於交流。工坊團隊由約50位專業人士組成,室內設施先進完備,便於不同領域的專家自由交流,讓工作更流暢。

目前,卡地亞已經擁有超過三十項專利技術,為精密製錶錦上添花。以大師工藝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火之藝術、金屬藝術與構圖藝術。此外,憑藉珠寶業務起家的卡地亞自然也將其所掌握的絕妙珠寶工藝與製錶結合,製作許多迷人的珠寶腕錶。隨著工坊不斷開發出嶄新的創新技術,融合這些專利設計的工藝錶款也時常在亮相之初便驚艷世人,大展卡地亞蓬勃的創作能量。

CARTIER卡地亞工藝
美麗色澤的琺瑯技法。琺瑯是一種考驗色彩和溫度的裝飾技法,而卡地亞已掌握多樣類型的琺瑯工藝,如彩繪琺瑯、內填琺瑯、掐絲琺瑯,或罕見的鎏金填彩單色琺瑯。

火的藝術

火焰之藝所指的是各類型的琺瑯工藝。在此範疇也有各式各樣的不同變化,比如彩繪琺瑯、掐絲琺瑯、內填琺瑯、單色琺瑯、鎏金填彩單色琺瑯與鏤空琺瑯等。其中鎏金填彩單色琺瑯工藝曾經失傳,2015年卡地亞復興了這項絕美工藝,打造出一款美洲豹回眸的精彩之作。由於琺瑯上釉須進行多次的燒製,以精確的高溫狀態掌握美麗的色彩呈現,因此很講究工夫。

CARTIER卡地亞工藝
獨特的漸變色調。Crash Tigrée腕錶使用了多種琺瑯工藝來做混合使用,錶圈和面盤上的條紋都使用內填琺瑯製成,搭配銀粉琺瑯,同時採用不透明、半透明和漸變色調。

2022年推出的Crash Tigrée腕錶結合變形藝術,金屬雕刻和珠寶裝飾將琺瑯技法表現至極致。其錶圈和面盤上宛如斑馬紋路的條紋圖案以內填琺瑯工藝製成,迷幻般的漸變色澤增加了製作上的困難度。以此作品來說,需要將溫度控制在750度至700度之間,進出烤箱多達10次以上,才能獲得精確的色彩。具體的溫度取決於所需的顏色,燒製工序則由高至低的順序進行,以逐步獲得色彩,先是海軍藍,然後是藍綠色,最後是半透明綠。

CARTIER卡地亞工藝
金銀絲細工工藝

金屬藝術

金屬藝術具代表性的有珠粒工藝和金銀絲細工工藝。金屬珠粒工藝可以回溯到西元前3000年,而卡地亞在2013年初次嘗試這項古老工藝,製作方法是手工製作大小不一的金質圓珠,這些金珠被逐一置入凹陷圖案中,之後須以鐳射熔接,一枚面盤就需要經過2,000次到3,000次火焰加熱處理,而熔化剛剛好的金屬量同時不破壞圓珠的完整性是最困難的步驟。

CARTIER卡地亞工藝
靈活運用珠粒工藝。Ronde Louis Cartier Zèbre et Girafe腕錶精彩融合細工鑲嵌與金屬珠粒兩種珍稀工藝。珠粒工藝是相當古老的珍稀工藝。此錶運用6種合金圓珠描繪長頸鹿的斑點圖案。

2022年推出的Ronde Louis Cartier Zèbre et Girafe腕錶就運用了6種合金圓珠來描繪面盤上長頸鹿概念的斑點細節。至於金銀絲細工則是曾經失傳的珍稀工藝,其最早出現於埃及王朝的珠寶上,可惜後來失傳,在卡地亞的努力下,將之重現在2015年打造的Ronde Louis Cartier美洲豹腕錶上。其製作方式是透過焊接金絲或銀絲來製作裝飾圖案的鏤空框架,而卡地亞將此工藝運用在方寸間的腕錶面盤,並不容易,透過金、鉑金和鑽石等珍貴材質的結合,更將其美感呈現提升至更高的藝術水平。

CARTIER卡地亞工藝
鐳射熔接工序。珠粒工藝的具體作法是將大小不一的金質圓珠逐一置入凹陷圖案中,然後以鐳射進行熔接固定。

構圖藝術

Maison des Métiers d’Art所展現的構圖藝術,乃是將珍木、麥稈,甚至是玫瑰花瓣等材質巧妙組合,以構成面盤上的精美圖案。根據圖案的精細程度,一枚面盤上裝飾的鑲片可達到400枚之多!2022年推出的Ronde Louis Cartier Éclats de Panthère腕錶就是將124枚麥稈、珍木、水晶、藍寶石、金和珍珠母貝碎片裝飾於金屬底板上。要實現如此高精準的組裝工序,工匠須先依據設計手繪稿對其進行預切割。之後耗費長時間耐心的組合,才在面盤上製作出馬賽克式的豹面圖騰。

CARTIER卡地亞工藝
細工鑲嵌繁複圖案。此工藝乃是將珍木、麥稈、寶石,甚至花瓣等材質巧妙組合,構成方寸間的精美圖案。
CARTIER卡地亞工藝
Ronde Louis Cartier Éclats de Panthère腕錶

2014年卡地亞還曾完成過運用花卉細工鑲嵌工藝,在面盤上細工鑲嵌出精美圖案的創舉。其過程相當繁複,必須先挑選花瓣,收集花瓣,經過著色後用專用的鋸子逐片切割,之後鑲貼於薄木片。當時的成品是一只鸚鵡圖案的Ballon Bleu de Cartier,這種以花為材的作法,目前在錶壇上依然罕見。另外,卡地亞也曾運用縮小的寶石方塊或不規則的碎片來拼貼面盤圖案。2012年問世的的Santos Dumont XL的駿馬面盤就是以寶石鑲嵌馬賽克工藝完成。

CARTIER卡地亞工藝
1847年卡地亞創立之初就是以珠寶業務起家,現今品牌在製作高級腕錶時也經常將珠寶工藝相容其中。

相容珠寶藝術

卡地亞自1847年創立之初就是以珠寶業務起家,在珠寶的設計和工藝上早已擁有非常純熟的技術。現今品牌在製作高級腕錶時也經常將珠寶工藝相容其中。在製作這些作品時,會由珠寶工匠負責雕刻和打造珠寶結構,統籌每道製作工序,指導金屬工序妥善完成。之後會再由拉夏德芳的卡地亞製錶工作坊負責製作高級腕錶機芯部件並完成各項裝飾工藝,比如環狀打磨處理等。其後,這些部件就會被送往Maison des Métiers d’Art進行組裝、裝配和檢測。

CARTIER卡地亞工藝
歷史悠久的珠寶工藝。卡地亞早已擁有純熟的珠寶工藝,其也將之與高級製錶結合,打造無數華麗耀彩的精彩珠寶腕錶。

而Maison des Métiers d’Art和品牌巴黎珠寶工作坊的鑲嵌師掌握了共同的精湛珠寶工藝,比如粒面鑲嵌、亭部倒置鑲嵌和品牌獨有的毛皮鑲嵌工藝等。這些絕妙複雜的珠寶工藝,賦予了卡地亞腕錶迷人且獨特的華麗風采。許多人應該都對品牌珠寶和腕錶上姿態靈動美洲豹頗有印象,此類型的作品結合金雕工藝和毛皮鑲嵌工藝,讓作品上的美洲豹呈現流暢的肌理和逼真的毛皮效果,其生動又華麗的樣貌建構了卡地亞世界中生動的動物形象。

CARTIER卡地亞工藝
獨家毛皮鑲嵌工藝。卡地亞運用品牌獨有的毛皮鑲嵌工藝,結合金雕打造立體呈現的美洲豹,不僅華麗非凡,也讓其身姿更加靈活逼真。

創新技術

不僅回顧過去歷史上的古老珍稀工藝,非常難得的是,卡地亞也放眼未來,不斷將尖端科技加入製錶,以打造前所未見的新奇藝術腕錶!Maison des Métiers d’Art的研究室擁有一個由工程師、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他們不斷研發出先進的尖端技術,再將之與傳統工藝結合,如今已有不少驚豔成果。比方說,微流體、機械或磁力相關技術,以及金質或鐳射3D列印等相關科技。

CARTIER卡地亞工藝
舞動鑲嵌工藝。源自19世紀的顫動式珠寶工藝,卡地亞的舞動鑲嵌除了讓底座幾近隱形,還讓鑲嵌其上的鑽石隨手腕晃動而擺動。

2018年問世的Révélation d’une Panthère美洲豹腕錶就是將珠粒工藝與先進科技結合的具體表現。此錶面盤上散落了無數靈動的K金圓珠,這些圓珠會隨著配戴者手部的動作,緩緩在面盤上排列出美洲豹的面部輪廓,當面盤直立時,則會滑落於底部,露出面盤指針。這沙漏般的設計概念就蘊含了卡地亞研發的兩項專利,其中一項涉及調整圓珠速度的流暢性、另一項則與完全隱匿的透明玻璃相關。

CARTIER卡地亞工藝
古老工藝與先進技術。以金屬珠粒為介質,Révélation d’une Panthère美洲豹腕錶使用品牌全新的專利技術,在面盤上裝置隱形軌道,並可控制珠粒於軌道中的流動速度。

另一件帶來滿滿驚喜的作品是使用en tremblant鑲嵌這項古老工藝所打造,讓華美鑽石在面盤上「舞動」的Ballon Bleu de Cartier舞動鑲嵌腕錶。這種珠寶工藝自19世紀末出現,能夠讓鑽石擺脫鑲座的束縛,看起來就像在顫動一樣,呈現搖曳生姿的動態美感,視覺感相當強烈。卡地亞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最初的作品,其面盤上滿佈的華麗鑽石隨著顫動姿態更顯閃耀光輝,如今看來依然是很具新意的創新設計。

文/黃品瑄   資料提供/CARTIER 0800-373-888   封–156

延伸閱讀:不懈追求的設計名家CARTIER 探索永恆的藝術力量

延伸閱讀:卡地亞Metier D'art大師工藝系列 奇趣動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