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UBEL FORSEY雙體陀飛輪打江山
Aug 6, 2024
30度雙體陀飛輪是GF最鮮明的特徵,其實是主張著,錶款更複雜的目的是要讓它更精準,也因為所有的理論都圍繞著精準的主題,讓GF以單一複雜機構打下十年江山。
GREUBEL FORSEY在今日是一個極其小眾、卻又極其重要的獨立製錶師品牌,因為他們在過去複雜功能做到滿天神佛之時,卻能以單一複雜機構──30度傾斜雙體陀飛輪攻城掠地,並強調複雜功能不只是炫技、更強調精準的精神,整只腕錶投注最高階的手工製程、年產量低於100只、所有錶款均價超過30萬瑞士法郎,他們能穩定的走過十年歲月,可見GF的定位在收藏家之間備受認同。
品牌由Robert Greubel與Stephen Forsey一同成立,兩人過去在Renaud et Papi共事,經歷過各式各樣的研發計畫。1999年兩人從Renaud et Papi獨立出來,兩年後成立了CompliTime工坊,開始了他們自己的事業。
2009年之前,GF的根據地都在瑞士Neuchutel納沙泰爾的一棟百年建築中;2009年GF遷往目前位在La Chaux-de-Fonds拉紹德封的新廠,主要是因為GF意圖全面整合包括研發的EWT實驗室、精密微型零件的生產設備、以及負責零件打磨、機芯組裝等等部門還有出廠前的品管測試。
建築設計由瑞士設計師Pierre Studer操刀,該建物分成兩個部分,作為錶廠入口的部分是一棟17世紀的農舍,幾乎完整保留了它原始的樣貌,其中甚至還包含了一座1668年的日晷,在錶廠中有座日晷,說來也相當具有傳承意味的象徵。主建物本身是一座極其前衛的建築,具備濃厚的現代主義,外觀就像一棟房子斜斜地從地底拔地衝出,以三面採光的玻璃帷幕,傾斜屋頂上也開了天窗,確保室內光線充足,此外它還利用雙層玻璃的阻絕及引導熱氣,再加上建材本身,減少室內對空調的依賴。
GF的成名作30度雙體陀飛輪是在2004年發表的,其概念從他們1999年獨立以後就開始發展了,之所以花了五年才推出,是因為他們在精度和品質上進行了反覆的詳細測試;直到今日,GF的所有錶款都經歷過相當冗長的研發時間,原因就是他們認為,製作一枚「時計」,無論複雜與否,精準是一種基本再不過的條件。
最薄最經典的嘗試
GF除了用30度傾斜雙體陀飛輪以一擋百的做為技術基礎,日後創造市場知名度的一著好棋,莫過於2006年跟HARRY WINSTON合作,以30度雙體陀飛輪為基礎打造了Opus 6,此項合作等於是給予GF品牌莫大的肯定,在此之後GF持續發展他們對複雜功能的想像。
2007年將陀飛輪的轉速提升到24秒一圈,傾斜角度也因為加速而變強的離心力,稍微扶正到25度,2008年將兩枚30度雙體陀飛輪裝置互相正時的四體陀飛輪正式投產,加上2013年Double Balancier 35度的雙傾斜擒縱系統,這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研發,讓GF來到身為收藏級錶款的高度。
然而GF腕錶擁有如此驚人的價值,甚至還是一個獨立製錶師品牌,不只是因為他們能夠製作罕見的複雜功能,更是因為在製程乃至本身對高級錶的理念上,有著他們執著追求傳統的一面,尤其Robert來自法國、Stephen來自英國,兩個時計起源的國度,他們對「什麼才是一枚高級腕錶」的信念,有著如強迫症般的執著。所有GF的機芯都經過重度手工打磨的,目前GF廠內人數最多的部門就是打磨部門,每一枚機芯至少需要上百小時的工時,除了光可鑑人的邊緣及銳角作工完全無可挑剔,甚至連機板看不到的部分,也同樣佈滿密集的珍珠圓點裝飾。
在不同的零件使用不同的打磨方式,不光只是為了好看,其實更增加了藝術的價值與美感,其中基板使用的「Jade Gold」打磨技法更是幾乎失傳的古法,這一種只有在過去懷錶機板上才會出現的質感,至今也僅有極少數高階錶廠能夠製作,然而GF卻全面應用於所有機芯上,甚至發展出自己獨有的工具與流程,只要進了GF的製錶師,都需要從頭開始學起,因此他們的機芯結構儘管看似高科技,但外觀的作工,卻是絲毫不馬虎的純傳統手工。
為了保留傳統,GF還跟Philippe Dufour、Vianney Halter、Kari Voutilainen這些大師創辦了「Time Aeon Alliance」,也和Philippe Dufour開始「Le Garde Temps, la Naissance d'une Montre」等計劃,目的就是希望透過保存加上教育的方式,讓傳統製錶的技巧,不會被快速的CNC設備製錶取代。
Tourbillon 24 Secondes Vision最薄最經典的嘗試
如果你看到GF曾經推出的腕錶,應該會覺得這個品牌的視覺設計比較偏向科技感,尤其錶殼直徑多在45mm以上,一般人還真難駕馭這些錶款(從配戴到口袋都是)不過GF決定改變這個刻板印象,2015年的Tourbillon 24 Secondes Vision是GF有史以來最薄、尺寸最小、形象最經典的款式。
GF腕錶之所以有著較大的體積,是因為從一開始,傾斜式的雙體陀飛輪需要較多的垂直空間,所以讓其他的零件都必須配合它的設計,然而GF在Vision上進行了調整,除了機芯變小成為36.4mm、裝入43.5mm的錶殼中,另外機芯厚度也降為7.09mm、錶殼則為13.65mm,這讓許多視GF為龐然巨物的藏家們,終於有了較為適中的尺寸。
不過有趣的是,25度傾斜的24秒陀飛輪裝置結構保持不變,依然需要較大的垂直空間,於是,GF在透明錶背加入了一個透明凸鏡,讓陀飛輪可以突出於背面,不受錶殼降低厚度的影響,但所有的人都在問:「這樣戴起來不會卡卡的嗎?」當實際戴上後,這個疑問就解開了,甚至絕大多數的人還會感到相當神奇,因為一點都感覺不到凸鏡的存在,Stephen表示,一開始他們就決定設計在背面的三點鐘位置,因為凸鏡會剛好落在手腕骨的凹陷處,所以不會造成任何配戴時的異物感。
Vision的正面,除了九點鐘有著重度反光的陀飛輪錶橋,其他皆以最簡單的線條標示刻度、品牌LOGO,銀灰色金質面盤的小時刻度均以琺瑯製作,如此深層不張揚的製作細節,想來也是GF改變風格的一個開始。
文/劉必祥、林慶煇 攝影/劉信佑 資料提供/GREUBEL FORSEY 特–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