錶界的「浪子回頭效應」
Nov 29, 2024
記得十幾年前曾經讀過一位前輩在談到某個重塑品牌形象的錶廠時說到,有時候一個牌子擺爛了太久,一旦有天改過自新重新振作往往會格外令人有感(大概是這個意思);之後我在業內也見證了不少牌子從谷底翻身的例子,套用當時前輩那篇文章下的標我都稱之為「浪子回頭效應」。
嚴格來說我所謂的浪子回頭效應比那篇文章的論述稍微延伸了一點,這裡指涉的不只是表現不佳的品牌幡然悔悟後讓人刮目相看,重點是因為它過去的「不佳」實在太令人失望了,導致今日的悔悟其實不必真的多出色,只要達到正常(或是稍高)水準我們就很感動了,簡單來說就是一般常講的「進步空間很大」。
近年市場上也出了很多浪子回頭的牌子,這些牌子在沉寂多年後重返,再次出現時卻一掃記憶中的負面印象,搖身一變換上了一副討喜賣相。首先市面上多了一家好錶可買當然是件好事,玩家們包含我自己在內也都給了這些牌子高度評價,不過靜下心來想想他們到底做對了什麼,你會發現他們好像也只是複製了別人的成功模式——比如說復古風格(有的甚至不是復刻自家的老錶,而是籠統地攫取了同時代的代表性元素),同樣的事情別人也在做,但結果只有他們家特別成功。
以復古為例,雖然市場上玩這招的牌子很多,但執行的精準度、選擇的古典元素卻有高下之別,那些成功翻紅的也許在這一塊確實做得比較好,但平心而論浪子回頭效應在這裡肯定也為它加了不少分,同樣的產品由另一家長期表現平穩的牌子來執行未必有有效。
這是浪子回頭品牌的優勢,但同時也是它們後續發展的隱憂所在,因為一旦大家接納了你的回歸、慢慢習慣了你的存在以後浪子回頭效應會逐漸消退,接下來你也會成為另一個「長期表現平穩的牌子」,大家會開始用正常的標準來要求你,這個時候如果你仍舊停留在當初賴以翻紅的那招的話很有可能會被看破手腳,想要守住重獲的第二次機會勢必得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價值,不然就得不斷翻新花樣讓人無暇感到煩膩。
最近還有一種現象跟浪子回頭效應有點像又不太一樣;隨著Neo Vintage的流行許多品牌都開始挖掘自家1980、90年代的作品,這些作品當時未必成功,甚至到了2000年代以後一度成了老氣的象徵,然而隨著它們(因為不受歡迎)逐漸淡出市場以後我們忽然又開始懷念起來,如今再復刻重出反而引起了一陣風潮。這種現象我姑且稱之為「懷舊濾鏡」,一旦戴上了懷舊的玫瑰色眼鏡以後我們慣常的審美觀多少都會被模糊,當年不覺得好看的錶如今也都變得可愛了起來,像這種錶一開始看了會覺得懷念甚至喜歡,但要真心說它好看?冷靜想想後你可能會用別的形容詞。
就跟浪子回頭效應一樣,懷舊濾鏡也只能偶一為之,久了以後市場的審美標準還是會回歸正常,想延續這種風格勢必得融入時下的設計方法,就像1980年代的大墊肩回歸後也是經歷了反覆的調整才終於符合現在的時尚品味,品牌在出奇制勝後還是要回歸正道才能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