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 Seiko Spring Drive

Grand Seiko匠技的百年執著PART3――精工技術奧義II-Spring Drive複雜功能 20年間寧靜攻頂

Jan 14, 2013

CREDOR Spring Drive 三問錶
CREDOR Spring Drive 三問錶。直徑42.8mm 18K玫瑰金材質/時間指示、動力儲存顯示與三問報時/7R11 Spring Drive手動上鍊機芯/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年度限量3只/參考價34,650,000日圓

Spring Drive是精工全球獨佔的專利設計,基於過去石英領域的雄厚知識,再用純機械錶的傳統邏輯開發而成,一路從計時、小自鳴到三問,20年之間,精工在流暢寧靜之中完成攻頂立碑的任務。

仍是機械錶的本質

或許有人會對Spring Drive(以下簡稱SD)有所質疑,特別是瑞士製錶工業,總認為SD不是純種機械錶,因為關鍵的擒縱系統被集成電路所取代。不過,根據1997年SSC(Societe Suisse de Chronometrie)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為了解決傳統擒縱系統的問題,隸屬ETA的Asulab SA其實曾嘗試類似SD的設計,之後卻毫無動靜,而精工卻已經在1977年就開始發展SD的概念、並於1999年成功量產,看來瑞士製錶與精工的思考方向,可說英雄所見略同,只是最後抵達終點的只有精工。

Spring Drive
Spring Drive結構示意圖。

SD最初是由精工EPSON的工程師赤羽好和,從腳踏車上、下坡要保持均速的簡單概念開始,儘管精工當時已經以石英技術顛覆鐘錶工業,赤羽好和卻認為可以用機械錶的上鍊動力來取代電池。簡單來說,SD就是以集成電路線圈取代傳統擒縱系統,如此便能各取兩種系統的優點,是再完美不過的結果。

精工表示,除了擒縱系統之外,SD整體根本與機械錶無異,研發中最困難的部份就是保持發條盒與集成電路之間的動力平衡,過去ETA失敗的原因,猜測應該就是無法解決動力問題,但畢竟精工擁有雄厚的電路背景與資源,卻也整整花費22年時間、600多枚試作品,最後才藉著自家半導體部門的技術協助,開發出現今SD使用的三能整律器,不僅體積小、耗電低、效能高,同時完全解決傳統擒縱系統左右精準度的許多問題,一舉提昇至一般機械錶決無可能達到的月差正負15秒,而且安靜無聲,秒針運作如流水般在面盤上順暢轉動,這也是SD的最大特點。

Seiko精工Spring Drive
1999年Spring Drive 手上鍊機芯。首枚手上鍊Spring Drive在1999年正式量產,代表精工在1977年開始的概念,以三能整律器取代傳統擒縱、達成更加精準的目標,經過22年終於得以實現。

至今SD所擁有的複雜功能,包括從計時碼錶一直到最高端的小自鳴,乃至2011年的三問,所有機械結構都是由精工根據古典鐘錶書籍自行開發出來,甚至製錶師還必須具備機械機芯與石英裝配測試的雙重知識、技術才足完成,甚至SD更能提供與聲音相關的問錶功能,最強的設計優勢:「安靜」。當問到在SD機芯內,可否以傳統擒縱系統直接取代三能整律器使用,精工表示:「當然可以,因為SD本來就是機械機芯。」但同時卻又大為不解的表示:「為什麼要換?」對精工而言,搭配三能整律器的SD,已經是未來精準機械錶的最佳答案之一。

CREDOR小自鳴 Spring Drive
2006年CREDOR小自鳴。SD計畫的第一枚複雜作品,直接挑戰自鳴,藉由SD的寧靜,成為問錶最需要的清澈聲音平台,並依據日本特有文化,製作微型的「磬」置入機芯,使其聲音清亮、持續性強。

日式聲學的獨特性

要來談三問錶之前,就得先從小自鳴說起。精工在2006年推出CREDOR Spring Drive小自鳴錶時,著實撼動了瑞士整個高級製錶工業,因為這是日本首次達成自製高階複雜功能,更是自石英革命後,遠在東洋的精工向歐洲機械錶宣告實力的一項證明。當時小自鳴除了SD擒縱器之外,整個機芯是按照最傳統的結構設計,再加入精工獨創近乎無聲的空氣粘性式調速器,及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微型「磬」作為敲擊基礎,其音質的表現遠遠不同、甚至超越歐洲的自鳴錶。

但有趣的是,其實精工是先展開了三問錶的開發計畫,同時間才進行小自鳴的研發,因為小自鳴的結構相對三問錶要簡單,故先推出了小自鳴,直到2011年才推出三問錶。此三問錶設計上共具備三大特點。首先是使用日本著名鑄鋼大師明珍宗道鍛煉的特殊鋼材做為音簧,明珍家族的鋼鐵鍛造歷史,可追溯到平安時代為武士製造甲胄,數百年中發展出不同領域的鋼鐵產品,其中包括了「火箸」,也就是風鈴,其盛名使精工前往相求合作。明珍宗道與精工共同研究,特別製作出整塊鋼板,再由精工自行切割出一圈橫剖面為方形的音簧,使其增加敲擊面積與音量。

Grand Seiko Spring Drive計時碼錶
2007年SD計時碼錶。身在歐洲之外,開發出專屬自己的計時碼錶機芯,精工的技術能力無需贅言,採用了高級的導柱輪及垂直離合機制,加上SD順暢的等時頻率輸出,大幅提昇了計時精度的規格。

再來,精工利用一層鋼質內殼,將機芯罩住,與音簧、錶殼隔開,故音鎚還必須再透過一枚傳遞敲擊的零件來間接敲擊音簧,精工表示,除了是為了增加共鳴空間,亦減低機芯外型不規則線條對音波的干擾,這是連歐洲都相當罕見的複雜結構設計。

最後是採用十進位的報時方式。自古歐洲大部分的三問錶都採用傳統的小時、刻、分的方式順序報時,但SD三問錶卻使用十進位制,也就是在原來「刻」的部份,兩個音錘敲擊發聲是以十分鐘為一個單位計算。因此,例如在一點五十九分時,小時報時會敲響一次、十分鐘報時聲敲響五次、分鐘報時聲敲響九次;精工表示這樣更易計算也更貼近現代人使用習慣。

CREDOR SD三問錶Spring Drive
2011年CREDOR SD三問錶。從小自鳴的研發後再次提昇,延續SD與獨家空氣粘性式調速器的寧靜,同時與風鈴名家「明珍宗道」合作製作三問音簧,聲音悠久綿長、頻率恰到好處,表現甚已超越歐洲一級錶廠。

 負責機芯設計的茂木正俊表示,在開發初期,他並未拆解任何現今瑞士高級品牌的三問機芯,而是直接參考機械錶的教科書籍,希望以最傳統的規格製作,同時能加入精工的設計,尤其零件數量龐大,安排與配置上最為困難;至於最重要的聲音測試,會先以人耳辨識節奏、音調與音量,再使用電腦測試,最後再進行調整,正因為這是有史以來精工最複雜的款式,廠內只有最高階的Micro Artist的兩位製錶師能夠組裝,每年僅能製作三隻。

文/劉必祥  部分攝影/劉信佑  資料提供/SEIKO 0800-221-585   特-55

延伸閱讀:Grand Seiko匠技的百年執著PART1–精工社長 服部真二訪談 創新為存在的首要

延伸閱讀:Grand Seiko匠技的百年執著PART2 精工技術奧義 I-Grand Seiko Hi-Beat完美機械極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