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雙陀飛輪 卡地亞 Rotonde de Cartier Mysterious Double Tourbillon神秘雙陀飛輪腕錶
Jun 23, 2013
早在1839年製造出第一座神祕鐘以來,神祕鐘就變成卡地亞最具代表性的功能,2013年更達到了絕無僅有的里程碑,不僅移植至微型腕錶上,還結合陀飛輪概念,一舉成為可公轉、自轉的神祕雙陀飛輪。
唯一公轉自轉的神祕雙陀飛輪
眼見為憑,人們總以親眼所見為真,當真實被隱藏,許多事情就宛如夢境般美好。
神祕鐘一如字面所言,顯示時間的方式很神祕,無論是漂浮的指針、消失的機芯,一切就是為了騙過我們的眼睛,沒有經過解釋,你絕對搞不清楚它是怎麼運作。但說穿了,神祕鐘其實是把機械機芯跟時間顯示分離,時、分指針會以透明玻璃取代,使指針看起來像漂浮一般,再藉著隱藏在外殼下的齒輪系達成連結,如同一座無任何動力與輔助,就能逕自運作的時鐘。
神祕鐘就像魔術,一旦揭穿了就不稀奇,但其結構與設計仍然令人讚嘆。卡地亞早在1839年就推出了第一座神祕鐘,至今,卡地亞雖不再量產神祕鐘,僅以客訂的方式製作非常稀少的數量。但神祕鐘卻成為卡地亞非常具有象徵性的一種複雜功能,尤其當卡地亞全面進軍自製複雜領域後,神祕鐘必然也成為一項不得不去思考如何重新詮釋的功能表現。
要把龐大的座鐘機芯移植到腕錶上,是一項挑戰,不過要把神祕鐘做得更複雜,更是難上加難。事實上,在2006年卡地亞就曾推出過Santos 100神祕錶,僅是一般的時、分顯示,巧合的是,當時負責的就是卡地亞現任首席設計師Carole Forestier-Kasapi。此次卡地亞選擇更艱難的道路,不再於時間顯示動手腳,反把陀飛輪與神祕鐘結合,甚至是一枚公轉、自轉運作的雙陀飛輪。
從腕錶正面觀察,其直徑35mm的神祕陀飛輪視窗,總體佔整個面盤達47%,陀飛輪裝置本身每分鐘自轉一次,速度與一般陀飛輪無異,更厲害的是,陀飛輪是像飄浮在空中一樣,以每五分鐘旋轉一圈的速度,公轉於整個透明視窗中,故是為一枚名符其實的雙陀飛輪。
設計上,卡地亞同樣利用了兩片藍寶石水晶玻璃,第一片是上方厚度僅0.5mm的藍寶石水晶玻璃,中央挖出一塊與陀飛輪底座相稱的孔洞,用以固定陀飛輪裝置,此片藍寶石水晶玻璃以五分鐘一週的速度轉動,並帶動陀飛輪裝置進行公轉。至於下方第二片厚度1mm的藍寶石水晶玻璃,則用來連結陀飛輪裝置的軸心與機芯本體,此片藍寶石水晶玻璃替代了一般的四番車齒輪,使陀飛輪能得到自轉的動力。
卡地亞解釋,因為神祕雙陀飛輪的動力輸出極大,故降低整個裝置的重量為優先目標,共有12個零件使用鈦合金材質,最終使得陀飛輪裝置加上周邊神祕鐘結構僅1.35g,為求藍寶石水晶玻璃的尺寸精準,卡地亞採用獨家DRIE技術進行切割,降低周邊齒輪囓合的摩擦力、減少已經呈現緊繃的動力需求。組裝方面,卡地亞將神祕雙陀飛輪裝置完全獨立於機芯之外,呈現一個附加模組的狀態,當整個機芯組裝完成後,才把神祕雙陀飛輪置入於機芯裡,這也是卡地亞獲得的其中一項專利設計,同時神祕雙陀飛輪更通過卡地亞自身的安全測試,包括500次的連續撞擊與一公尺墜落測試,確認神祕雙陀飛輪雖然複雜,卻能符合日常生活需求。
神祕鐘的設計從問世兩百多年以來,嘗試革新者眾、成功顛覆者寡,將神祕鐘以陀飛輪來表現,比起單純的時、分顯示,不僅技術上更顯困難,也讓卡地亞宣告自己才是神祕鐘的原創本家。儘管本刊揭露神祕雙陀飛輪的原理,但相信絕不會讓人好奇減退,因為看到那種漂浮陀飛輪技術實在震驚!
文/劉必祥 攝影/劉信佑 資料提供/CARTIER 0800-373-888 www.cartier.com 封–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