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GMT指針設計方法

Jul 29, 2024

ROLEX勞力士GMT-Master 探二GMT指針
GMT-Master和探二的GMT指針非常好認,不太會跟面盤上的其他指針搞錯。不過是哪些元素將它們跟時分秒針區隔開來?是顏色、粗細還是造型?

我個人對兩地時間錶款的GMT指針有些設計方法上的偏好。首先界定一下,這裡講的GMT指針專指與時分針同軸的中置形式,另闢子面盤額外顯示的姑且按下不表,那跟我這次想談的重點不同。邏輯上最合理的GMT指針我認為應該是時針的分身,因為它指涉的是跟時針對等的資訊(本地時間 vs. 第二地時間),所以設計上也應該保持一致,只需要做出足以區隔的辨識即可——比如說採用不同的顏色,或是將中間鏤空等等,如果機芯的兩地時間是12小時制的話這種設計還可以將GMT指針完全隱藏到時針底下偽裝成time-only的錶款,對於極簡主義的人來說又是另一項優點。

PP算是這種設計最著名的擁護者之一,從經典的Ref. 5164到去年的5224都維持了這樣的形式,但事實是如果你直接上網搜尋GMT Watch的話,你會發現這裡我所謂邏輯上最合理的GMT指針其實很少人做,更多人採用的是勞力士GMT-Master或是Explorer II的作法。

Patek Philippe百達翁麗GMT指針
PP的兩地時間錶款幾乎都將GMT指針做成時針的樣式,僅用顏色或鏤空來區隔。

不論是GMT-Master還是探二,勞力士的作法簡單來說就是儘可能地「異化」GMT指針,讓它跟錶面上的任何一根指針都長得不一樣,由此在視認時突顯出來。這種設計可以說是將第二地時間極大化,讓使用者在閱讀時能夠一眼就找到它,儘管和PP相比這裡捨棄了邏輯上跟時針的一致性,但就實用性來說它的確是讓兩地時間的功能變得更有存在感。

不過就我的見聞所及,很多錶款在運用GMT-Master或探二的設計方法時並沒有獲致同等的效果,有的甚至造成了若干混淆。勞力士的設計重點是要儘可能地突顯GMT指針,問題是有些錶款的GMT針跟分針或秒針長得太像,乍看之下並不足以辨識。一般來說樣式造型是我們區隔GMT針最主要的辨識,GMT-Master和探二指針末端的箭頭就起到這樣的作用(尤其是現行的探二),相對地如果這裡把箭頭做得太小、太不起眼,實務上它就有可能被誤認成是秒針。

指針的長度也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這個問題。GMT-Master和探二系統的兩地時間錶款通常都會把GMT針做得很長,這是因為它們的第二地時標做在錶圈上(不論能不能轉),針要夠長才指得到,然而這麼長的針又不能做得太粗,因為它橫跨錶面的範圍太大,做粗了也會影響判讀,如此一來這樣一根又長又細的指針如果沒有其他特徵的話(像是末端箭頭)自然就有可能被當成是秒針——有些錶款試圖光靠顏色來強調GMT針,但就我個人經驗,如果不能同時在外型和長度上做出區隔的話效果終究有限。

Grand Seiko GMT指針 時針
將第二地的時標做在面盤內圈可以省去不少麻煩,但這時要如何區隔GMT指針和時針又成了另一個課題。

或許就是出於這些考量,有些錶款索性放棄錶圈上的時標,反而將第二地的小時標示在面盤內圈,這麼一來就可以縮短GMT針的長度,迴避掉跟秒針或分針的混淆——只是這麼一來它被搞錯的對象就有可能變成時針了。不過走到這一步就又回到「PP式」設計的概念,考慮到本地跟第二地時間原本就是處於對等的地位,這裡與其說是「混淆」不如說是「並立」,跟把GMT針當成秒針是不同的情況。

雖然PP也是要想辦法將時針和GMT針做出區隔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