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動盤變為主角 PERRELET環形動力雙時區腕錶
Jul 2, 2024
自動上鍊是出於便利,讓錶主跳脫每日例行上鍊公事的結構。不少品牌會透過形象設計,讓自動盤成為特別的符號象徵。但對於自動上鍊、自動盤,PERRELET沛力錶則顯然有不同的觀點。
提到腕錶史上的開創人物,有幾位亞伯拉罕Abraham該要知道,首先自然是名聲如雷貫耳的寶璣大師Abraham-Louis Beruget。而對腕錶史更瞭解的,該還要知道Abraham-Louis Perrelet(1729-1826)。他是與寶璣大師同時期的18世紀製錶大師。出身鐘錶世家,也曾被任命為法國皇家製錶師。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1777年時,研發出史上首個自動上鍊系統,將之用於懷錶販售。結構原理與現代自動上鍊系統類似,也被公認是目前最早的自動上鍊機構。
雖說如今PERRELET沛力錶是1995年重建的品牌,在血脈上與Perrelet本人也沒有關聯。不過品牌特別以他為名,就是希望能向他的功業致敬,並奉為精神導師。為此,自動上鍊結構成為沛力錶重要的發展特色,也陸續發表許多獨特的上鍊、或者以此延伸的旋轉機制。強調自動上鍊在日常實用的便利性,也進一步將自動盤的轉動形式融入設計,展現設計玩心。
強調自動盤賞玩性
近年品牌重整,將旗下系列的形象區分更清楚,而這次討論的The Lab Peripheral環形動力實驗室系列環形動力雙時區腕錶,在品牌旗下系列中屬於中庸現代款。相較品牌目前形象最鮮明,具備旋轉面盤的Turbine系列,The Lab Peripheral風格相對「安分」些,但比起典雅路線的Weekend則更為運動些。直徑42mm的厚實殼身,具有豐富的裝飾線條增加視覺豐富。兩端磨砂拋光錶耳,殼身側緣則有垂直條紋裝飾,圓形錶圈加上緞面磨砂和拋光輪廓的八角型襯底等設計細節,都建構出系列現代、運動、鮮明的性格。此款加入兩地時間功能,對於如今國際商務溝通往來日漸頻繁的日常來說,也格外合用。
面盤佈局清晰明確,各顯示條理邏輯有序。中央時間指示、12點位置雙格型的大日期窗、6點鐘位置小錶盤為12小時制第二地時間指示,以完整的時分指示提供更明確的判讀。而小錶盤11點位置的圓形視窗,則會透過黑白變色表示日夜。手動協助上鍊、時間時區的設定、大日期設定,所有操作都可透過錶冠不同段位不同方向調整,操作上算是直覺便利。時標、所在地與第二地的時分指針都也有夜光塗料,盡可能讓腕錶能在不同環境狀況下保有良好的判讀性,種種設計都說明這款腕錶更著重的是務實的日常使用。
自家機芯更升級
沛力錶創辦初期受限資源,主要以ETA通用機芯為基礎改造。隨著品牌2004年被Festina-Lotus集團收購,受集團資源共享的好處,獲得同集團機芯廠Soprod技術支援,研發與自製實力大幅提升。此款所裝載的P-421自動上鍊機芯便是。單純從透明底蓋欣賞,一時間會以為是手上鍊,還會覺得有點大殼裝小機芯的錯覺。但其實這都是品牌玩的小障眼法。為了強調對自動上鍊的堅持,沛力錶將環形自動盤的運轉姿態移到正面,設置在架空的時標下方,當自動盤通過時標下方,彷彿電車通過隧道一般頗有趣味。也因為這樣的設計,所以從背面看會有機芯偏小的錯覺。
此外,自動盤的設計也暗藏了錯視設計。自動盤一半拋光打磨,另一端則刻上帶有工業風格的放射紋路。初看以為這是凸起的自動盤前置配重塊,運作時形成前文描述的「電車過隧道」的樣貌,除了強化速度感,也讓面盤的層次感更上一層次。但看似前置自動盤機制,實為雙層結構。下層是實際連動發條盒,上鍊效率更好的環形自動盤。上層則偏向裝飾,將自動盤固定在面盤軌道,使其順暢運作的設計。確保上鍊效率的配重塊則夾在雙環之間(大致在刻紋區塊下方),放大近看便能發現最初以為的立體層次,實則都是平面。品牌兼具實用與趣味的設計方針由此可見。
編輯評語
提到沛力錶大多數人可能直覺會聯想的是風格強烈,旋轉面盤的Turbine系列。相比起來The Lab Peripheral系列則更顯得務實,此款環形動力雙時區腕錶更毫無疑問是出於日常而造。
指示清晰,操作直覺單純,強調日常使用的便利。自動上鍊,動力儲存42小時,初始設定便是作為錶主的日常配錶。而圍繞面盤運轉的環形自動盤,則是錶款賞玩重點。對於品牌歷史有所認識的,該會想起品牌早年前置自動盤或雙自動盤等作品。對歷史無涉的人也能感受運作時的純然趣味。目前系列推出基礎三針與雙時區款式,多少也讓人期待未來品牌是否會針對前置環繞自動盤有更多趣味設計,例如新配色、新紋路之類。
如今沛力錶旗下分三系列,每個系列都有明確定位與設計調性。The Lab Peripheral是以正面能看到自動盤運作,強調品牌堅持自動上鍊的設計態度,進一步表達奉Abraham-Louis Perrelet為精神導師的初心。
文/黃兆慶 攝影/劉信佑 資料提供/PERRELET (02)2712-7178 名–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