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柏表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 所向披靡,勢不可擋
Mar 20, 2024
芝柏表榮幸推出新作,全新演繹品牌1975年問世的標誌性表款。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將桂冠系列考究的錶殼設計與備受青睞的5級鈦金屬巧妙融合。鈦金屬非常堅固,兼具輕盈、耐腐蝕和低致敏性的優勢。這是經典桂冠系列首次將鈦金屬應用於其表款。
讓-佛朗西斯・布特(Jean-Francois Bautte 1772-1837) 幼年成為孤兒,在逆境中不得不迅速成長。他很早就當上了學徒,因此積累了豐富的製錶知識,也熟悉了若干相關工種,例如錶殼製作、璣鏤飾紋和金匠工藝。1791年,年僅19歲的布特在瑞士製錶業的搖籃--日內瓦打造出了自己第一批署名時計,為日後舉世聞名的GP芝柏表,拉開歷史大幕。
就在布特推出自己首批署名時計的同一年,一位英國牧師在英格蘭康沃爾郡(Cornwall)發現了鈦金屬。 這位牧師名叫威廉 格雷戈爾(William Gregor 1761-1817),他癡迷於各種礦物,並在馬納坎山谷(Manaccan Valley)花時間研究砂礦。在他通過礦物加熱工藝分離出了生石灰的反應過程中,誕生了一種作為中間產物的未知金屬。格雷戈爾將這種沉積金屬材質命名為「鈦鐵砂(Manaccanite)」,該金屬後來被確定為「鈦」,其名稱靈感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泰坦巨神(Great titans)。布特和格列戈爾都不約而同地懷揣著探索、發明和學習熱忱,潛心研究,砥礪前行。
鈦金屬(Ti)在化學元素週期表中位於第4週期。當時,為了分離出純鈦,各種工藝應運問世,包括1910年誕生的亨特法(Hunter),還有後來在1930年代問世的克勞爾法(Kroll)至今仍在使用。
多年來,大量專業人士打造出各種等級的鈦金屬,將純鈦與其他元素融合,得到具有多種優勢的合金。1951年,斯坦・阿布科維茨(Stan Abkowotz)教授發明鈦合金6-4,即5級鈦金屬,這種合金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包括化學、醫療、海事、火器、航空航太等,也用於製作高端時計。5級鈦金屬包含近90%的鈦、6%的鋁、4%的釩以及微量的鐵和氧。該金屬輕盈、堅固、韌性強、耐腐蝕、抗磁且低致敏性,這些特性都恰好符合製錶所需。
此外,5級鈦金屬可經拋光呈現出明亮光澤,這種極具魅力的特性在GP芝柏表全新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上得以充分彰顯。
5級鈦金屬不同於其他價格更為低廉的鈦金屬類型,其加工難度大且成本高昂;亦如高級製錶理念,不 斷致力於為佩戴者提升佩戴體驗。因此,如今越來越多的鐘錶品牌視這種合金如黃金和鉑金等傳統貴金 屬同樣重要,由此打造而成的錶殼和錶鍊外觀上色調溫暖並時髦有型。
桂冠系列名稱的含義
於1975年問世的首款腕表一開始被稱為「石英天文臺表(Quartz Chronometer)」 。不久,該表便風靡鐘錶行家圈並有了新的名號「GP芝柏表的畢業生(義大利語Laureato)」。這個昵稱也體現了對該表款作為 獲獎佳作的褒獎和精湛技藝的認可。最終,這個名字被品牌正式採用。而巧合的是,八角形表圈位於錶殼之上,正如獲獎者頭上的一頂桂冠。
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採用42毫米錶殼,承襲了1957年初款的標誌性設計語言。八角形表圈置於酒桶形錶殼上方的圓形底座上。精緻考究的錶殼輪廓通過眾多表面和角度與光線自由交織,由此生成光影 交錯的效果。經典桂冠系列首次為其表款使用了5級鈦金屬,進一步突顯桂冠系列表圈、錶殼和錶鍊製 造的複雜程度。
5級鈦金屬賦予腕表色調溫暖的外觀。此外,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整體採用優雅細膩且對比鮮明的 兩種表面修飾拋光和緞面磨砂交替修飾,令腕表的圓形底座、精美考究的錶殼邊緣、計時按鈕以及 錶鍊的中央鍊節都呈現出明亮光澤。
芝柏表通過各種單色調的運用突顯鈦金屬的灰色調。灰色錶盤飾以巴黎釘飾紋,灰色PVD鍍層巴頓式時針和分針搭配巴頓式時標。指針和時標都塗覆有白色夜光材料,在昏暗的光線下散發白光。
這款腕表設有三個蝸形紋計時盤:30分鐘計時盤、12小時計時盤,以及小秒針盤。4時和5時之間設有日期顯示。GP芝柏表品牌標識、名稱、分鐘刻度以及各個計時盤內的時標全部採用白色,與灰色錶 盤形成鮮明反差,提升腕表易讀性。
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搭載品牌自製的GP03300機芯。這款自動上鍊機芯包含419個零件,經過精美的盤面工藝處理,修飾豐富,包括圓環形和直線形日內瓦紋、珍珠圓紋、緞面磨砂、倒角、鏡面拋光、蝸形紋、鐫刻以及太陽紋,此外還嵌有藍鋼螺絲。所有工藝處理均出自品牌技藝精湛的工匠和製錶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