錶款的規格中還少列了哪些資訊?
Nov 17, 2023
很久以前——明確來說是十年前,我在這邊討論過所謂「好年鑑的條件」,裡頭提出了幾個我認為錶款規格中應該要註明的項目,比如說初出年份、厚度、同頁的錶圖要等比例等等。如今十年過去了,瀏覽品牌官方的型錄和媒體編輯的報導,發現業界對於規格中應該包含什麼資訊的想法的確不同了;厚度現在幾乎大家都會寫了,不過初出年份還是沒什麼人標示(仔細想想有些人可能不想讓人家知道這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當初連我都沒想到需要提供——比如說lug to lug,透過這些變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錶界某些觀念的轉變。
先來看看lug to lug。增列這一條應該是大家已經意識到光看錶徑並不足以判斷一支錶的大小適不適合自己,大錶配上短錶耳或是小錶配上長錶耳都有可能明顯地影響配戴體驗,另行加註上下錶耳兩端之間的距離確實有助於我們想像錶款真的戴在自己手上的情形。倒是”lug to lug”這個講法有時會造成混淆,我就碰過有人把它跟lug width搞錯的(雖然看到數字就能釐清了),而且中文該怎麼翻也有點微妙:相較於「錶耳寬度」把它翻成「錶耳距離」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光看這個詞的話說不定又有人會把它理解成「左右錶耳之間的距離」,或許囉唆一點翻成「上下錶耳距離」可以減少一些誤解。
話說回來實際上的錶耳寬度現在也已經是大家都會標出來的基本資訊了,不過有鑒於近年開始流行從錶耳端到錶扣端大幅收窄的老式錶帶做法,或許接下來錶廠也開始需要提供錶扣的寬度了。
既然頭尾的寬度都有了,其實我認為品牌可以索性把錶帶的長度也標出來。正確來說這裡我想知道的是「錶款適用的手圍範圍」,而這項參數其實綜合了lug to lug再加上錶帶最長到最短的長度變化(皮帶的話是第一個孔到最後一個,鍊帶的話就是鍊節全裝到全拆,甚至還要把錶扣微調的伸縮量也算進去),實務上你也可以直接告訴我適用手圍就可以了(附帶一提,以上提到的這些資訊其實很多第三方錶帶廠都會提供)。
最後一點是重量。相較於尺寸,一般我們在討論錶款的時候似乎很少提到具體的重量(除非是那種主打超輕的),充其量就是用「戴起來很重」、「實際上比看起來輕」之類籠統的說法在形容,如果今天有人跟你說這支錶150克我想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揣摩出那戴起來會有多重(分享一點個人經驗,裝通用計時機芯的42mm鋼殼錶頭差不多100克,加鍊帶大概150克,這是我自己在判斷錶款輕重時的基準值)。話雖如此我還是希望錶廠可以主動提供錶款的重量,因為它的確是有意義的資訊,尤其是碰到貴金屬或是鈦合金這類重量特徵很明顯、或是超過44mm以上的超大錶款時,得知具體重量絕對有助於我們揣摩實際的配戴感受。
就像之前談到錶廠該不該提供機芯精準度的時候一樣,官方不願意提供太細的規格數據有可能是為了迴避爭議,但老實說以現在什麼都要求公開透明的風氣品牌恐怕也必須要放下過去那種明哲保身的心態了,真的怕有爭議就把品管做得嚴一些,老實說以現代製造業的標準而言這是基本常識,消費者提出這種要求並不過分。